元青花鉴定现象之面面观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2005年7月12日的英国伦敦佳士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故事纹大罐以2.35亿人民币的拍卖天价,创下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瓷器中的新高,这说明中国元青花在国际上的地位及价值与日俱增,深为大家所喜爱。同时也体现了元代青花瓷的珍贵与无穷的魅力。
  在这一拍卖记录的影响下,国人都疯了。于是,一场国内寻找与收藏元青花的活动迅速展开。一些人出于好奇,一些人为了发财,梦想找到元青花就能一夜暴富,大家到处寻求元青花,把它当成瓷器中的极品。元青花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存世量有多少?上哪去找?却很少有人知道。
  由于元青花的名气大增,以景德镇为主的各地窑场也迅速开始仿制。在大家的需求和高利润的驱使下,仿品元青花大量涌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及地摊上,通过一系列作旧手段,冒充古物。一些人信以为真,毫不犹豫地将这类仿品当真,自以为找到了宝,将其买回了家。一时间真真假假,谁也搞不清。于是对于元青花的研究与争论开始了。
  对于元青花的出现其实一开始大家都并不熟悉,很多人以前都没见过元青花瓷到底是什么样,有何特征。大家都在摸索,在研究,其中有藏家也有专家。这是瓷器中一门新的课题,很多人一开始并不了解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真在哪里,假在何处。
  
  二
  元青花的收藏热至今不减,为此对于元代瓷的真伪识别与鉴定已成当务之急。从五年前济南召开第一届民间元青花研讨会开始,泰安、青岛、景德镇、上海等地也陆续召开了全国性的元青花研讨活动,反响强烈。
  从这几次全国性元青花鉴定与研讨会上看,专家与藏家成了真正的对立面,双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越演越烈。有的专家固执己见,固步自封,始终认为民间很少有真品,有的说全世界元青花不过三百来件,国内仅存一百多件。而广大手中拥有元青花藏品的都不服气,向专家提出很多质疑。一些关键的带研究性的问题,有的专家也无法自圆其说。
  2006年10月,笔者亲自参加了景德镇召开的元青花研讨会。4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与藏友们到场,场面十分火暴。主办方与代表方对于元青花的存世量、鉴定标准、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但观点始终无法统一。会议中多次出现哄场现象,并在10月22日晩现场鉴定会上出演了口水战,使这次鉴定分歧达到高潮。一些藏友代表对元青花的存世量以及鉴定手法等问题与专家们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迫使部分专家第二天就离开景德镇,打道回府。
  专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为他们毕竟在科研单位或博物馆内工作多年,接触不少东西,参加过考古挖掘,写过一些论文,有一定经验。但是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精。有些专家只研究高古瓷,有的专家对明清瓷有一套,但对于元青花这一门瓷学不一定很懂,因为这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三
  我们对于元青花的认定,还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由一位名叫霍布逊的英国人,他当时发现在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内藏有一对元青花龙纹象耳瓶,于是就在《老家具》杂志上撰文向世人介绍,开始引起了人们对元代瓷器的重视。这对有铭文记载的青花云龙象耳瓶,被收藏界视为至正型元青花标准件的参照品。
  在国内真正开始研究元代青花也仅仅几十年功夫,因为少有实物,缺乏有关资料,研究进展较慢。国内各大博物馆现存元青花可以认定的也寥寥无几。因为它们必须是考古发掘,现场确认,有墓志铭。这些条件具备,也就无所怀疑了。那么现今在藏友们手中的这些元青花又来自何方?这个问题所在的焦点,那就是存世量。
  在历届元青花研讨会中,有关存世量为一大焦点。有专家扬言全世界加起来也不过三四百件,其他不可能是真的,就这个问题笔者谈一下个人看法。
  元朝在历史上也纵横近百年(公元1279-1368年),当时生产元青花主要窑场在江西景德镇。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元代景德镇周围地区有窑场百十座,有的说近千座。其中有大窑,也有小窑,有浮梁瓷局管理下的大窑,也有专门烧制外销瓷的精窑以及许多生产民间日用品的小窑。
  与此同时,在云南玉溪、建水、福建德化、崇安、广东饶平等地也都烧制青花瓷,但在质量、造型、画工、数量各方面都比不上景德镇。
  景德镇在元朝是生产外销瓷的主要产地,无论工艺、画工、器物造型都多少带有一点异域的风格。有些青花流传有绪,漂洋过海到了国外,这些典型的青花就是当时在景德镇烧制的,而且保存相当完好。此类元青花是经典,也是样板,再不会有专家说它是假?换一句说法,假如在国内也出现某几件同类产品,纹饰与造型相同,又有几个人敢承认?
  
  四
  从目前国内所出现的元青花来看,几乎全是出土之物,这其中包括馆藏与大家手中的藏品,传世及流传有绪的几乎没有。至于专家所说旳的四五百件存世量,那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收集起来的统计数。
  元代厚葬成风,大批殉葬品陪同下葬,其中就有不少元代青花瓷。随着近几十年的国家基本建设,大批古墓被挖掘,于是大量陪葬品面世,这些古墓的发现是专家们所不知,也是无法顾及的,也不可能一个个亲临现场,参与考古挖掘。如今这批东西都落在民间,在一些藏友手中。正因为专家们没见到,也没上过手,仔细对照研究,只能说你是仿品,然而一些专家手中也许没有一件。
  从这些亊例中可以看出,元青花收藏阻力不小,因为它珍贵、量少、物美、价高,是众多收藏家追捧的目标之一。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件真元青花并为此而感到自豪,难怪大家要为自己的收藏品据理力争了。
  但是在收藏热的同时,我们作为一个收藏者一定要头脑清醒,以科学的态度对器物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对比。无需专家认可,自己就能鉴定。
  笔者从事收藏近半个世纪,对于元青花的专题研究也有十多年,手中有众多的系列品种。有青花、釉里红,有兰釉、卵白釉、褐釉,有贴花,有手绘,有雕塑。有瓶,有罐,有盘,有碗。其中很多都是大器,画工精良,器型规整,工艺特征明显。还有一部分带有异域的风格,无论纹饰,还是造型都不是国内的特点。在收藏的路上,就是从分析、对比、研究这条路上一步步走过来的。
  研究必须有实物,而且最好有系列,有同类品种。这样才能有所对比,有判别的基础。仅凭一二件是看不出什么的,那些仅看图片或找资料,只能作为参考,见不到东西就下定论,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五
  鉴定是一门学问,是对任何一件物品断定真伪的必经之路。中国已有近千年的收藏史,我们的先人在收藏、鉴赏、写书总结经验都是凭眼覌察,这就是眼学。眼学是鉴定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集审美、观察、经验于一体,是每一位专家与藏家必备的手段。
  眼有高有低,能看准,但也会走眼,这就是每个人的研究结果。经验的多少,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就不同,但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实物,而且要有系统性的比较,其中有真,也有假。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提高自身的判断与认定。
  没有实物上手,怎能断定你的东西是真呢?这也是在历次研讨会中,为什么某些专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无以对答、哑口无言的关键所在。
  至于元青花存世量究竟有多少,笔者认为无需争论,元代近百年历史,近千座窑场,当时所烧造的元瓷何止亿万计算?!尽管流传下来不多,但这些年来出土的不少,这批沉睡在地下七八百年的古物重新面世,只要各方面基本特征都对,符合鉴定要点,它也许就是真东西,这又有什么可争议的呢!
  一般有经验的专家与老玩家都明白,对于瓷器来讲,任何一件器物,它的造型和纹饰至关重要。它占整个鉴定真伪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如果器型怪异,比例不符,看去别扭,这类东西不是仿品,也是修补品。
  纹饰有它的时代性,各朝各代与现代的画法都有所不同,其画法、画风、笔触都是鉴定要点。有的人就疏忽了这方面,只看造型,釉水,发色。如果纹饰画法不对,人物造型有别,或用笔呆板不流畅,也必定为仿品无疑。只要上述特征中有几处不符,也没必要再研究其他了。
  搞鉴定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亊,必须理论联系实践,有实物上手,通过对比,研究,结合实情,给予一个正确的结论。对其中每个疑问都不要轻易放过,切莫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否则那是自欺欺人。
  笔者几十年的收藏告诉自己,搞收藏是一种乐趣,一项爱好,要坚持不懈,重实物,多研究,细分析。要互相交流,请教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与行内朋友。只有这样,才会有所提高。
  从目前来说,搞收藏也许是一种投资,但这是长线,也许哪一天你会发财。但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要计较得失,也别想一夜暴富,买错买对不要紧,最主要的要有一种平常心态。失手别灰心,获宝也无需太高兴,你的眼力到了,机会也就有了。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本文图片由徐文宁提供)
其他文献
<正> 陆文夫几乎是专写苏州、专写苏州小巷、专写苏州小巷人物的作家,被誉为文学上的“陆苏州”,这种殊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其他人所不曾有过的,在整个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但
CoerciveForceofγ-PhaseinWC-CoCementedCarbidesLiuShourongandSunJing(刘寿荣)(孙景)(TianjinInstituteofHardAlloys,Tianjin300222,Tianji...
陶器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烧的产物,瓷器则是中国创造且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西晋时期,越窑烧制的青瓷已接近现代瓷器的水平,到了唐代,北方邢窑的白瓷与南方越窑的青瓷代表了我国当时南北制瓷业的兴盛局面,被称为“南青北白”。然而就在青、白二色之间,地处淮河流域的寿州窑工匠们创烧了黄釉瓷,以独特、新颖以及代表皇权的尊贵颜色—金黄色,而博得人们的喜爱,之后它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名列唐代五大名窑。  安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的繁荣时期,各种超高层建筑、异型复杂地标建筑接踵而至。除建筑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与传统建筑有较大区别外,空间场所以及配套设施的复杂程度也
FractureCharacteristicsofSiC(p)/AlCompositesGuHongwei;CaoLi;YuanGuansen;LiuAnsheng;WuZiqinandChenLanfeng(古宏伟),(曹利),(袁冠森),(刘安生...
Based on a single ion model, Hamiltonian of the simplest form about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for Tb3+ ion was solved by using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rel
The extraction of TiO<sup>2+</sup>,VO<sup>2+</sup>,VO<sub>2</sub><sup>+</sup> and MoO<sub>2</sub><sup>2+</sup>by HDEHP,HEHEHP and HDTMPP was studiedrespectively
The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es of MOCVD technique used in the growth of group Ⅲ-V compound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devices in Hebei Se
The films of Ti(15 nm)/Ni(t nm)/Ti(15 nm)(t=20, 30, 40, 50) were prepared by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at 400 ℃ for
信号控制和交叉口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以满足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等需求。文中通过分析研究交叉口的车道、交通岛、交通标线、交通标志等组成交叉口的各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