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法对颈肩腰腿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颈肩腰腿痛病人46例,用中药熏蒸法治疗,依病人体质不同,治疗3~10次,每次时间为30~45min,温度设定为42~44℃。结果:有效率为8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肯定,熏蒸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多。
中药熏蒸是采用中药汽化装置,将中药医疗、热疗、中药离子渗透等功能集为一体,具有改善微循环、松筋活络及镇痛作用[1]。我中心自2009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颈肩腰腿痛病人46例,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中心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6例病人,男21例,女2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均以颈部、肩部、腰部或膝部疼痛为主诉,有CT或核磁片报告颈椎、腰椎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符合颈椎病、肩周炎及腰腿痛等病的诊断标准,病程1~24月。
1.2 治疗方法
采用河南省富瑞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FRD/XZ-Ⅱ型熏蒸机;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当归、红花、乳香、没药、赤芍、牛膝)、祛风除湿(独活、威灵仙、海桐皮、秦艽、桑寄生)、舒筋活络(伸筋草、透骨草)等作用的药物;熏蒸温度控制在41~44℃,时间为30~45min。依个人体质不同,熏蒸次数不少于3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2 治疗结果
46例病人中,治疗10次疼痛消失的有6例;治疗5次以上疼痛缓解或消失的有11例;治疗3次以上疼痛缓解的有20例;因出汗多、头晕,治疗不足3次而中断治疗者记为无效病例,计有11例,总有效率为80%。
3 讨论
中药熏蒸是将传统中医疗法中药外洗与现代科技手段熏蒸热疗和离子渗透等结合为一体[2],为慢性疼痛病人不适宜服药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3],具有操作简便、洁净舒适等优点,在社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提高了中医治疗的经济收益,提升了传统中医的形象。由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汗多,建议不要长期做。本组病例中,有11例病人因出汗多身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汗为人体津液,汗出过多则伤人体津液,因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亡阳。根据病人体质选择治疗次数,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当病人有头晕、胸闷不适时,可降低治疗温度,减少治疗时间,治疗完毕应嘱咐病人多喝水,必要时给予吸氧,以上不适症状即可消失。
参考文献
[1] 黄俊卿,薛继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22-23.
[2] 刘祥.中药熏蒸之我见[J].北京中医,2001,(6):33-37.
[3] 何启烽,戴卫波,梅全喜,等.中药熏蒸疗法的机理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2):0389-0390.
中药熏蒸是采用中药汽化装置,将中药医疗、热疗、中药离子渗透等功能集为一体,具有改善微循环、松筋活络及镇痛作用[1]。我中心自2009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颈肩腰腿痛病人46例,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中心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6例病人,男21例,女2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均以颈部、肩部、腰部或膝部疼痛为主诉,有CT或核磁片报告颈椎、腰椎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符合颈椎病、肩周炎及腰腿痛等病的诊断标准,病程1~24月。
1.2 治疗方法
采用河南省富瑞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FRD/XZ-Ⅱ型熏蒸机;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当归、红花、乳香、没药、赤芍、牛膝)、祛风除湿(独活、威灵仙、海桐皮、秦艽、桑寄生)、舒筋活络(伸筋草、透骨草)等作用的药物;熏蒸温度控制在41~44℃,时间为30~45min。依个人体质不同,熏蒸次数不少于3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2 治疗结果
46例病人中,治疗10次疼痛消失的有6例;治疗5次以上疼痛缓解或消失的有11例;治疗3次以上疼痛缓解的有20例;因出汗多、头晕,治疗不足3次而中断治疗者记为无效病例,计有11例,总有效率为80%。
3 讨论
中药熏蒸是将传统中医疗法中药外洗与现代科技手段熏蒸热疗和离子渗透等结合为一体[2],为慢性疼痛病人不适宜服药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3],具有操作简便、洁净舒适等优点,在社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提高了中医治疗的经济收益,提升了传统中医的形象。由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汗多,建议不要长期做。本组病例中,有11例病人因出汗多身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汗为人体津液,汗出过多则伤人体津液,因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亡阳。根据病人体质选择治疗次数,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当病人有头晕、胸闷不适时,可降低治疗温度,减少治疗时间,治疗完毕应嘱咐病人多喝水,必要时给予吸氧,以上不适症状即可消失。
参考文献
[1] 黄俊卿,薛继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机理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22-23.
[2] 刘祥.中药熏蒸之我见[J].北京中医,2001,(6):33-37.
[3] 何启烽,戴卫波,梅全喜,等.中药熏蒸疗法的机理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2):0389-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