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网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网络媒体的发展又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明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导向,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建设的基础,都是网络文化传播中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33-03
  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当前,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子系统成为社会文化和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着特殊内容的文化形式,它是指建立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人们创造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形成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使得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方式,及其这些活动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既具有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一般特性,同时又显示出网络时代文化子系统的特殊性。网络文化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的开放性。网络因其运作模式的特殊性使得地球上的人们不再局限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方便快捷地接触所有最新信息和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也就是说,借助网络,人类把自身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扩展到全球,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了自我个性的提升。(2)存在的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里,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就某个真实或虚假的事件进行自我表现和交流沟通,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关系,极大扩大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度,满足了人们内在发展的欲望。(3)操作的交互性。在网络中,任何个体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的单向流动,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表现出信息双向流动的特征,使人与人的交流呈多角度、 大范围、 深层次,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4)网络文化的极化性。网络因其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任何现实中有关善和恶的热点事件往往能通过网络在极短时间内引起数量巨大的人的关注,使得个体行为能量聚合、个体行为影响放大,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这种强大的辐射和催化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迅速把善放到最大,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也有可能夸大丑恶现象,使得人们出现信念和意识上的混乱和动摇。网络的极化效应使得控制和引导网络文化成为一大难题,这也是网络文化在现实中受到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网络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即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项新生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意识形态性与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矛盾。尽管双方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但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却又是彼此融合、彼此需要的。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网络文化的支撑。成长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群体,对时代特征反映最灵敏、对社会信息捕捉最及时,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文化形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发挥网络手段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致力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发展。人类文化承载着人类基本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网络文化同样承载着追求更美好、更和谐、更高尚生活的文化使命。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从教育内容看,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影响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意识形态性与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是一对尖锐的矛盾,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流文化的认可提出严峻的挑战。
  首先,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渗透色彩,网络的多元政治主张容易引起人们信念的混乱。当代青年大学生尽管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但往往欠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清晰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很容易受到巨大的冲击。
  其次,我国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其千百年来形成的公德、法制、秩序、责任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人文精神支柱。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主流文化,正以一种非凡的渗透力不断弱化着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人文精神。现在,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其价值选择、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趋向多元化。一些学生表现出追求感性而忽视理性、追求平俗而拒绝高雅、追求实际而反对高尚的特征;一些学生对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和责任的束缚和制约嗤之以鼻;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成灾,以致思想教育失灵和道德失范案例频频见诸报端。网络文化成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涣散力量,其结果必将削弱我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必将使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弱化和边缘化。
  (二)从教育模式看,网络文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冲击
  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课堂讲授、还是校内外实践教育,都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面对面的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教育优势,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保持着尊重和信赖;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经过长期试验证明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保持着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可控性。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的特性让大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感受。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室里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倾向于在没有界限的网络空间中获取更多信息;网络的虚拟性让大学生以匿名方式自由地发表意见,他们可以凭借多重身份自由发表言论和进行思想交流;网络操作的交互性不仅使交流方式新奇有趣,更使人与人的交流双向直接有效;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关注的社会、政治、文化等事件中去,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欲望。网络的这些优势使得相对单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以往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中总结出的经典的预防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在网络优势面前黯然失色。可见,在现代网络科技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观念、方法、手段还是效果上,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了。   (三)从教育实施主体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网络技术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首先,网络管理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从小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在掌握信息来源、交流信息速度方面能力较强,而学校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控制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网络技能相对落后。其次,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极化性的特征,加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表现出复杂性和突发性,这对学校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个挑战。青年人往往富有激情,但又不够理智。网络的介入使得舆情更加难以控制和复杂,而一些高职教师处理事情的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欠缺。教育主客体掌握网络技术的不对等性和教育工作者控制舆情的经验和能力的缺乏,大大制约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体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弘扬主旋律文化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导向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学生;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引大学生前进的方向;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真正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富于民族特色、时代气息,更易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同时要利用信息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融导向性、知识性和直观性于一体的网页和媒体手段,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普及活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和感悟。
  (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在现代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淡化学生的被动色彩,大力探索、开拓创新。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各项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育主体要树立平等、包容的观念。网络社会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平等的,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包容意识,要用宽容的胸怀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诚恳相待,真诚交流。再次,利用网络本身得天独厚的吸引力调整以往灌输性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变为渗透性为主的新型网络教育。要革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论坛、博客、留言簿、聊天室等各种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论坛交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针对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和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价活动,不回避、不隐讳。
  (三)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建设,夯实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利用网络。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网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网络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满足学生实现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诉求,提高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公信力。其次,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为学生打造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唱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高尚高雅的精品文化;要发挥网络的互动交流功能,建立飞信、微博、QQ群等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次,要培养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建设一支包含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网络技术人员、学生干部在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参考文献:
  [1]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林壹.网络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现代远距离育,2009(2).
  [3]李德敏.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4]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5]陈宏建,周建华.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6](美)阿尔温·托夫勒,(美)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办公室组织的节能建材与应用赴英、法、瑞考察团的考察内容,本刊已经连续刊登了3期,题目分别为"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与示范"、"可持续建筑认证与标识"及"建材产品
自我监控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比赛水平的重要因素。以440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董奇的“学生
第十四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将于2015年在北京举办。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以下简称“胡风事件”或“胡风案”)是建国后文艺界最早、最大的政治案件。史学界和文学界对“胡风事件”的理解一般是:胡风从“左联”时期开始就因文艺论
摘要:梁启超是教育思想家,同时也是教育实践者。他在19世纪末所上的《请变通科举折》中,率先提出“智农工商”的思想;他提倡女子教育并试办女学堂;他提出设立职教团体并成为由黄炎培发起创建中华职教社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他还积极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演讲,1922年,应中华职教社举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邀请,他以《敬业与乐业》为题发表演说,提倡将趣味主义教育应用于职业教育以发展人的个性。  关键词:梁启超;职业
分别从盲童学校和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盲生、低视力学生、明眼学生各26人,共78人,通过测试指导语将被试分为动作内隐学习组和外显学习组。实验结果表明:视障学生的动作内隐学习进
摘要:清末朝廷实行“新政”,直隶总督袁世凯积极推行落实,兴办了一批包括医学职业教育在内的新式学堂,在倡导近代文明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时值西风东渐,新旧交融,在办学实践中仍带有某些旧时代的色彩。  关键词:北洋新政;医学职业教育;新式学堂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92-05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大清王朝,为挽救衰败的国运,实行了倡导“
高强度混凝土电杆对新建电力线路工程和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15m高强度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产品形式、技术关键、力学性能及相关技术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
缺乳或无乳是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多是由于母畜体质瘦弱,气血双虚;或由于喂养太盛,体肥膘满,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对于缺乳或无乳的疗法很多,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多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