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房建工程中,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裂缝的产生有着控制作用,提升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避免房屋形成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
  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房屋建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还能优化资源配制,在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最佳的建筑效果。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于裂缝的产生有着控制作用,提升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避免房屋形成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1. 各类建筑原材料的选择
  施工过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要把好质量关,不仅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更主要的是确保材料满足建筑需要。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1.1 水泥的选择。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导致水化热的原因是水泥水化,而水化热又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因而,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采用大厂水泥,确保证水泥的质量完整,对于低热水泥需要积极使用。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拍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对骨料(砂、石)总的要求应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其最大粒径因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县官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减少10Kg水泥,温度降低1℃。
  1.3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配合比设计出现问题,最终配制的混凝土将无法使用到施工过程中去。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最基本要求。在到达泵送混凝土流动性标注后,采用少量水泥、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以减少水泥水化热。
  1.4 外加剂的选择。选用适宜的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措施之一,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能够有效改善,还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活性剂,它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并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出现加气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加人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即木质素磺酸钙),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整体上降低水化热。
  2. 施工措施
  2.1 完善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事故。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施工技术,护筋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板筋的位移、松绑、踩筋,避免出现踩筋现象。施工管理还要对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工作进行加强,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强度、钢筋高度和锚固长度能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
  2.2 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须退回搅拌站。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也要准确把握,新一层的混凝土必须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提下才能浇筑,这样能将上下层浇筑间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范围内,防止因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施工裂缝。实施混凝土浇筑还要注意气象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好不要在天气剧烈变化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
  2.3 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位置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只有三道设置的位置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证振捣覆盖整个坡面,达到最终的效果.在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人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人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mm~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
  2.4 约束条件改善措施。为了使模板的周转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可能较早的拆模。如果混凝土温度大于气温,就要准确地把握好拆模时间,避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早期裂缝。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水化热的散发会在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就会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如果将模板拆除,就会大大降低表面的温度,让混凝土的表面附加拉应力,当水化热应力相互叠加后就会出现裂缝,这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泡沫海绵等保温材料,能够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大的拉应力。
  2.5 温度控制方法。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产生,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方法比较多,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具体做法为:选择干硬性混凝土,加入混合料,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除此措施外,在拌和混凝土时,采取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工作,创造更多的散热途径控制混凝土温度.例如:减少浇筑厚度,借助浇筑层面散热,埋设水管,通人冷水降温等等。
  2.6 敷设线管措施。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尽量使其从板件中部穿过,防止立体交叉穿越,采用线盒安装于交叉布线处。对于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使用放射形分布,最好不要采用紧密平行排列,这样对于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起到帮助作用。在实施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养护,让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养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屋面的养护,由于屋面板的表体比大,位置高,风速过大会加快水分蒸发,增大了浇筑早期的失水收缩。
  3. 结语
  总之,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因为施工技术、管理及材料等的因素,楼板裂缝导致渗漏是值得重视的建筑问题。裂缝产生并持续一段的时间后会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降低,对建筑的使用性能及用户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房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从而更好的防止裂缝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气候特点限制,供暖始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季的头等大事。但随着近年来“电荒”和“煤荒”的一次次集中爆发,节能这一老生常谈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在建筑施工领域内,对当今非常受欢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保温设计就具备了技术创新和节约能耗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外墙保温;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我国根据自身的气候特点对建筑工程进行了墙体传热系数的限值规定,即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气候特点考虑墙
期刊
【摘要】人们对建筑的外立面和造型的审美在提高,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现代住宅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造型;外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前提是必须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要从住宅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角度进行造型与立面设计,必须要认真考虑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所谓的实用性要求,指不
期刊
【摘要】近年来,沥青路面中的离析、平整度、接缝问题突出,是质量控制的难点。本文探讨了高级公路路面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对路面工程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级公路;路面;质量  1.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处理措施  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离析现象非常严重。沥青面层的离析是混合料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的不均匀,粗集料集中的部位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少,在运用阶段容易出
期刊
【摘要】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也是是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了危桥加固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结构性加固;碳纤维加固法;加固方案;承载能力  1. 概述  桥梁加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使构件乃至整个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满足其服役功能的要求。本文对于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旧桥加固方法进
期刊
【摘要】煤矿瓦斯爆炸会同时伴随着发生中毒、窒息、烧伤等事故,造成井下作业现场人员大量伤亡,设备、设施及巷道的严重毁损。瓦斯爆炸实质上是以沼气为主要成分的井下混合气体的爆炸。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沼气的形成、性质、存在状态,指出了瓦斯爆炸的客观因素,简要地提出了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瓦斯;爆炸;预防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探讨了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们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地下水  1. 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所属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1.1 自然地理条件:这里面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是属于亚热带还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地下水池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要点,阐述如何合理地施工,才能保证地下防水工程在施工中不出现渗漏。  【关键词】水池工程;混凝土防渗漏;措施要点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地下市政设施项目逐渐增多,相应地带来了一些施工方面的不便,如何组织地下水池工程的施工,采取那些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才能保证地下水池工程的施工不渗漏呢?现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浅议一下看法:地下水池工程设计一般都有防
期刊
【摘要】路基土体在实际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它受到土体含水量变化、土体膨胀特性、土体压缩固结特性、上体密实度、土体所受荷载情况以及土体化学特性的影响。影响路基长期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便要对这些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长期稳定性;影响因素  高速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路线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面广,影响路基长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利工程上的施工工艺也在与时俱进,特别是土挤密桩施工工艺在南水北调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在施工质量控制上相对简单,同时能满足工程基础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关键词】土挤密桩;控制要点;施工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现浇楼板早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现浇楼板早期裂缝防控措施,提出了现浇楼板早期裂缝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收缩变形;早期裂缝  1. 引言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泵送混凝土”和“免振混凝土”工艺的采用,房屋现浇混凝土楼板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早期裂缝,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难以避免的通病。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