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晋州市职业高中的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分析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关键词:职业高中生 英语学习策略 学习成绩
  一、引言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能促进理解,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的处理信息的方法。英语学习策略是影响英语学习的许多因素之一。国外学者Oxford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二语技能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修正和使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秋芳,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O’Malley&Chamot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以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把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职业高中生,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抽取了晋州市职教中心的26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Oxford设计的调查问卷———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为调查工具。该调查表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四个部分。调查采用的是2013年1月期末考试英语成绩,本次试卷严格按照高考要求出题,难度适中。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实际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4.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260名学生的英语期末成绩,将其分成高低两个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高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加强他们对英語的自我认识,使英语学习成为自学、能动的认知活动,适当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上无目的的学生,通常是不具备元认知学习方法的学生。通过调查也发现,由于学生没有充足的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学生很少使用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对老师组织的小组活动,没有坚持性,逐渐地就失去了兴趣。中职学生高考英语不包括口语,因此多用于口语中的交际策略就使用得最少。就情感策略而言,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态度,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存在厌学情绪,有放弃学习英语的消极行为;对学习勤奋的学生来说,也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这些情感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学习策略在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越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就越好。具体来说,高分组的学生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低分组的学生。在交际策略的使用上,两级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文科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远远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
  五、建议
  (一)通过诊断学生的先前知识和他们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教师可判断学生对训练指导的需求,可先通过对话和有趣事例的导入,也可让学生自发地完成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待其产生困惑或无力解决时,再呈现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处于一种渴求知识的积极情感状态,这样,教师的外在指导才能转化成内在需要。
  (二)教师要解释并举例说明某一项学习策略的特点、作用和方法。教师首先演示自己如何运用这一策略,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不断演练这一策略,从而达到学生心中有数,有效贯彻这一教学策略。
  (三)通过学生合作进行练习活动,也就是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最后达到独立运用,最终提高英语成绩的最佳效果。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要不断地训练完善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应该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Frederiksen, J & Collins, A.A System Approach to Learning Strategy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9).
  [3]韩宝成 外语教学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刘瑞清,胡壮麟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总结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引导阅读,唤起兴趣;强化词句训练,消除畏惧心理;不断充实生活,诱发写作兴趣;赏识鼓励,激发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兴趣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其原因就是找不到素材,费尽了力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想写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
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问题 创新 实践 自由空间 分层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而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
摘要: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参与,就不会形成合力:没有主动参与,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推进力、创造力。 “主动”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参与意识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学
摘要:随着教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教纠正了旧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推的严谨性,以及渲染辑推理的重要性,是提出了新的观点“合推理”是新教材的一大特。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做了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推理能力  长期来,中学数学教学一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事实上,数学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发现,除演绎推
目的: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的恶性肿瘤,临床上30%-40%的肾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约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不良。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