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脑技术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也实现了质的跨越,依托其创作、演奏、合成等功能优势被更广泛的应用于音乐领域中,受到了业界人士一致好评。鉴于此,本文对如何将先进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用于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以期能为现代化音乐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理论支持,深化教学成效。
【关键词】音乐理论课;教学;电脑音乐制作
近年来,如何通过选求更优质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潜力,培养音乐情操,以成为众多学者及教师们探讨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从实践中不难看出,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功能优势在广播、电影等商业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如将其巧妙运用于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弥补传统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为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创造出意义非凡的重要价值。
一、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价值分析
(一)深化音乐教育改革,推进音乐知识层次
多年来,我国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多数仍采用的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虽然该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能发挥一定程度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2]。以理论课教学实践为例,音乐作品往往具有抽象性及艺术性等特征,如单纯性的凭借教师对曲谱进行讲解,在无合适音乐教材及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时,显然学生很难对音乐作品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教学成效可想而知。如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电脑应用制作技术,通过利用软件帮助制作相应的音乐课件,准备所需的音响资料,将提前制备好的课件范例在课堂中随时播放,让学生能切实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不仅能利于打消学生对枯燥理论讲解的乏味情绪,同时也能减少传统理论中讲解中抄写曲谱的时间,全面推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层次。
(二)便于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配合大量的音乐作业来完善巩固,但学生的书写音符的方法及习惯会因人而异略有不同,因而教师则需要面对形态各异的音符作业,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批改难度,同时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3]。而通过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制作出的线谱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标准的音符类型参考,同时还能将音符准确的定位在线谱软件中的任意间线上,避免出现书写误差的尴尬局面,教师也能通过利用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减轻了批阅难度。此外,学生在进行音符书写时,不但能很便捷的浏览阅谱,还能听到软件为学生提供的音响效果,促使学生能依据音响角度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实践检验
音乐配器课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课程之一,一般在学习配前学生都需要了解乐器的音域及熟悉乐器的演奏方法,是学习配器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4]。但在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及学生个人能力等方面有限,往往学生在短时间或特定周期内向系统的学习每种乐器的音域及演奏方式存在难度。而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如通过配器学习软件将每个乐器的构造及名称都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音响将演奏效果播放出来,不仅能达到视听统一的效果,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能弥补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此外,学生还可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创作出一系列的音乐作品,对理论学习知识进行检验。
二、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具体应用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音乐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用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不仅能创造出重要作用,且对推进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为此,本文对实践中和声、曲式及复调等音乐理论课的具体应用展开如下论述:以和声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打谱软件上制作好相应谱例及音响,在课中,可先在电脑屏幕上播放谱例进行讲解,然后在依据课堂需要利用音源设备播放音响,让学生能即看到谱例又听到音响,达到视听同步的效果,增强乐理认知;以曲式分析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将重点讲解的谱例提前通过软件制备好,并在音乐软件的协助下,向学生有机的拆分及展示谱例中所需讲解的部分,可以从某一小下节开始,并在某一节拍点停止进行将阶段性讲解,也可针对某一节拍点采取卡点的方式,让学生听到某一件乐器的独奏,从而来对所学谱例进行完整且详细的剖析讲解,增强学生对谱例的深度认知;以复调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中通过随时播放课前制备好的谱例,利用软件对不同排列声部进行修改,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不同的复调音响效果,让学生感受不同排列所呈现的不同的风格,通过这种形式丰富的谱例讲解,让学生能尽可能的接触更多的谱例,进而对复调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乐感体验。
三、小结及展望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也暴露出了其弊端。为了满足现代化音乐教育要求,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采取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改良武装自己,选求新的突破。通过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不仅能深化音乐教育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值得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广泛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将能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全面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日.浅谈电脑音乐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4):171-172.
[2]贺馨瑶.高校作曲理论课中运用电脑音乐技术的重要性[J].东方教育,2014,(1):14-14..
[3]罗承松.浅析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J].艺术科技,2013,26(6):291..
[4]富全伟.电脑音乐对高校音乐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4,(18):175-175,183.
【关键词】音乐理论课;教学;电脑音乐制作
近年来,如何通过选求更优质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潜力,培养音乐情操,以成为众多学者及教师们探讨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从实践中不难看出,电子音乐制作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功能优势在广播、电影等商业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如将其巧妙运用于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弥补传统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为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创造出意义非凡的重要价值。
一、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价值分析
(一)深化音乐教育改革,推进音乐知识层次
多年来,我国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多数仍采用的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虽然该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能发挥一定程度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2]。以理论课教学实践为例,音乐作品往往具有抽象性及艺术性等特征,如单纯性的凭借教师对曲谱进行讲解,在无合适音乐教材及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时,显然学生很难对音乐作品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教学成效可想而知。如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电脑应用制作技术,通过利用软件帮助制作相应的音乐课件,准备所需的音响资料,将提前制备好的课件范例在课堂中随时播放,让学生能切实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不仅能利于打消学生对枯燥理论讲解的乏味情绪,同时也能减少传统理论中讲解中抄写曲谱的时间,全面推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层次。
(二)便于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配合大量的音乐作业来完善巩固,但学生的书写音符的方法及习惯会因人而异略有不同,因而教师则需要面对形态各异的音符作业,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批改难度,同时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3]。而通过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制作出的线谱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标准的音符类型参考,同时还能将音符准确的定位在线谱软件中的任意间线上,避免出现书写误差的尴尬局面,教师也能通过利用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减轻了批阅难度。此外,学生在进行音符书写时,不但能很便捷的浏览阅谱,还能听到软件为学生提供的音响效果,促使学生能依据音响角度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实践检验
音乐配器课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课程之一,一般在学习配前学生都需要了解乐器的音域及熟悉乐器的演奏方法,是学习配器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4]。但在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及学生个人能力等方面有限,往往学生在短时间或特定周期内向系统的学习每种乐器的音域及演奏方式存在难度。而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如通过配器学习软件将每个乐器的构造及名称都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音响将演奏效果播放出来,不仅能达到视听统一的效果,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能弥补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此外,学生还可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创作出一系列的音乐作品,对理论学习知识进行检验。
二、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具体应用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音乐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用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不仅能创造出重要作用,且对推进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为此,本文对实践中和声、曲式及复调等音乐理论课的具体应用展开如下论述:以和声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打谱软件上制作好相应谱例及音响,在课中,可先在电脑屏幕上播放谱例进行讲解,然后在依据课堂需要利用音源设备播放音响,让学生能即看到谱例又听到音响,达到视听同步的效果,增强乐理认知;以曲式分析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将重点讲解的谱例提前通过软件制备好,并在音乐软件的协助下,向学生有机的拆分及展示谱例中所需讲解的部分,可以从某一小下节开始,并在某一节拍点停止进行将阶段性讲解,也可针对某一节拍点采取卡点的方式,让学生听到某一件乐器的独奏,从而来对所学谱例进行完整且详细的剖析讲解,增强学生对谱例的深度认知;以复调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中通过随时播放课前制备好的谱例,利用软件对不同排列声部进行修改,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不同的复调音响效果,让学生感受不同排列所呈现的不同的风格,通过这种形式丰富的谱例讲解,让学生能尽可能的接触更多的谱例,进而对复调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乐感体验。
三、小结及展望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也暴露出了其弊端。为了满足现代化音乐教育要求,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采取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改良武装自己,选求新的突破。通过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不仅能深化音乐教育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值得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广泛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将能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全面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日.浅谈电脑音乐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4):171-172.
[2]贺馨瑶.高校作曲理论课中运用电脑音乐技术的重要性[J].东方教育,2014,(1):14-14..
[3]罗承松.浅析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J].艺术科技,2013,26(6):291..
[4]富全伟.电脑音乐对高校音乐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4,(18):175-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