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言语的应用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中介文化的产物也是一种言语的应用,要遵守其相关的原则。翻译的进程就是译者选择翻译形式、翻译策略以实现交际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翻译方式之一的女性主义翻译正是女性适应社会、影响环境的表达方式之一。归因于女性主义的女性身份及视角,女性主义翻译形成了许多具有共通性质的原则或规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分析其翻译规律及趋势,总结三大方面,以期对女性主义翻译领域有所帮助。
关键词:翻译 女性主义 语言特点 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西文化相同的一点就是妇女都被认为处于低等的社会阶层。在西方文化中,《圣经》提到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造就的,即女人只是男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男人的所有物。亚里士多德曾说:“雄性天生出于优势,雌性天生出于劣势,一个是领导者,一个被领导”。在中国孔子思想的长时间影响下,妇女一直被认为在私人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皆出于低等地位,或者说次级地位。对女性的偏见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女性往往是易变的,软弱的,温柔的。女人是水,男人是山。男人往往是力量、坚韧、权利的象征。这种对女性的偏见根深蒂固,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毫不质疑。
随着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浪潮席卷西方,女性认识到仅仅从法律上规定女性的地位是远远不够的,父系社会才是性别歧视的根源。
社会的规则在父系社会永远是有失公正的,而语言正是其传播的工具。妇女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学习,被教育并接受其次级社会地位,这也正是父系语言的重要影响之一。但是,一旦当妇女意识到语言正是最好的传播途径时,就会充分利用语言的美丽在男性统治下寻找新的平衡。这种创新首先显示在女性作品中,女性翻译紧随其后。
作为女性主义中的一员,女性主义译者也常常拥有相同的经历和遭遇。她们想为女性发声的愿望最终会在她们的翻译作品中体现。对于女性主义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倾向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二 女性主义翻译特点
1 性别歧视的偏移
性别歧视是父系社会典型的外在表现之一。其影响就是妇女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限制。性别歧视反映在语言领域就是语言词汇的运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圣经》。在《圣经》中“他”(he)既指男性,又指女性。例如: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 h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 and h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he who comes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女性主义译者认为在文字中掩盖女性场景是不公平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把所有具有男性色彩的词汇重新选择,上句可以改为: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anyon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and anyon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those who comes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相似的改写也在《圣经》的其他部分出现:
原文:
If your brother sins against you,go and show him his fault,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If he listens to you,you have won your brother over.
原文可以改写为:
If a brother or sister sins,go ad point out the fault,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 alone.If they listen to you,you have won them over.
2 摒弃对女性有消极影响的成分
在父系社会中,人们常用与女性相关的词汇形容含有辱骂意义的话语,或对女性使用不敬语。当女性译者进行翻译时常会有意识地删掉或替换掉这种不友好语言。例如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的翻译:
Her present countenance had a wild vindictiveness in its white cheek,and a bloodless lip and scintillating eye….
这里,女性译者杨苡的翻译:
在她现在的面容上,那白白的双颊,没有血色的唇,以及闪烁的眼睛都显出一种狂野的要复仇的心情。
在本翻译中,具有消极意义的词汇“vindictiveness”(邪恶)转换翻译成为更中性化的词汇“心情”,以不破坏女性的形象。
再如The Color Purple《紫色》中的一句:
Annie Julia was a nasty woman to bout the house.
在小说The Color Purple中,主人公Annie Julia在男权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在女性翻译者陶洁的笔下,译者有意识地避开了“nasty”(令人厌恶的)一词,表达出对角色的同情。其翻译为“安妮·茱莉亚实在是个不会持家过日子的女人”。相反,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安妮·茱莉亚是个不会管家的丑女人”则充满了歧视色彩。
3 女性主义翻译对忠诚度的展现
完全遵照原文不再是客观真理,对原文忠诚度的追求也不再是翻译最大目标的实现,译者也不再仅仅扮演传播工具的角色。从女性译者的角度观察,对原文的忠实度绝对维护是男权统治的体现,由此,女性译者有意识地调整原文内容。通过改变性别歧视语言,植入干预翻译,译者改变了原文的展现方式,凸显女性主体地位。
法国翻译家,哲学家Antoine Berman就强调了翻译者的翻译创造角作用。Berman认为,译者的功能不仅仅是将其理解的文化通过翻译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译者的主体性更加复杂,翻译质量的体现由译者的创造性来决定。例如对Vanity Fair《名利场》的翻译:
原文:and whether she was to have that honor:to the Lord. Mayor’s ball she know she was to go.
翻译一:她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宫,不过市长开的舞会她一定会有请帖的。
翻译二:她不知道是不是有幸出席那类活动。她知道她会应邀出席市长老爷举行的舞会。
在翻译一中,译者将“whether she was to have that honor”看作为一种男性主导的场景,为什么一个女孩子一定要有“荣幸”才能参加舞会呢?这是对女性人物的一种潜意识的歧视。所以,译者有意识地将“honor”(荣幸)换做了“chance”(机会),使翻译文字更易接受,消除了对女性的歧视因素,这就使第一种翻译充分展现了翻译的自由性和女性翻译特点。
4 展现翻译痕迹
女性主义翻译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积极作用的体现。与隐藏翻译身份的传统不同,女性主义译者更倾向于在文中展现女性翻译的痕迹。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体现文字作者表达的完整性,译者往往选择隐藏自己的翻译痕迹,即隐藏自己的翻译特性,完全忠于原著。然而,女性主义译者认为此种做法是完全不必要的。更甚者,一些译者希望保持住自己的性别区别,充分展现身为女性的自豪感,消除文字性别歧视,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译文中去。
(1)情感词汇
女性主义翻译与其用词紧密相连,特别是一些生理学相关词汇。与男性译者的翻译手法相比较,女性的语言缺少逻辑性、理性和等级性。女性选用的词汇更多为情感词汇,用语更加温和、生动,甚至有时在表达和用词上有所欠缺。通过使用典型的女性用语,女性主义译者以此展现其身份特征。作为作家及翻译家,冰心就在其翻译作品中选用女性特点词汇。在Gitanjili《吉檀迦利》中:
The morning time is past,and the noon.In the shade of evening my eyes are drowsy with sleep.Men going home glance at me and smile and fill me with shame.I sit like a beggar maid,drawing my skirt over my face,and when they ask me,when it is I want, I drop my eyes and answer them not.
冰心译:清晨,中午都过去了。暮色中,我倦眼朦胧。回家的人们瞟着我微笑,使我满心羞愧。我像女乞丐一般地坐着,拉起裙儿盖上脸,当他们问我要什么的时候,我垂目没有回答。
在汉语翻译中,冰心使用了很多情感词汇如“倦眼朦胧”、“满心羞愧”来表现女孩子的害羞、矜持。整段翻译有明显的女性色彩。可见,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情感词汇。
(2)程度词汇
女性译者也采用表达强烈感情的程度词汇。在英语中,很多如“so”,“much”,“terribly”,“absolutely”等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当此种词汇翻译为汉语时,男性译员常常采取慎重的态度,而女性译者习惯使用表达强烈情感的副词以强调情感及环境,偏向于直接翻译出此等强烈程度词汇。如:
I am no angel.
字面可译为“我不是个天使”。但在女性译者的笔下,就常会被译为“我可不是个天使”。一个“可”字强调了说话人不仅不是个天使,而且表达了说话人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的原则。“可”是中国女性语言中十分常见的程度词汇,用以加重情感的表达。
(3)正式语的使用
在翻译形式上,女性译者多选用正式语,男性则常选用非正式语。女性通过正式语的使用,表达出女性对较高社会地位及反对社会等级的追求及展现。
“How little did I dream that Hindley would ever make me cry so?”she wrote. “My head aches,till I cannot keep it on the pillow;and still I can’t give over and he says,he and I must not play together,and threatens to turn him out of the house if we break his orders.He has been blaming our father(how dared he)for treating H too liberally and swears he will reduce him to right place.”
女性译者翻译:“我做梦也没想到辛得雷会让我这么哭!”她写着,“我头痛,痛得我不能睡在枕头上。可是我还是不能不哭。而且他说,不许他和我一起玩,又吓唬说要是我们违背命令,就把他撵出去。还怪我们的父亲(他怎么敢啊)对待H太宽厚了,还发誓说要把他降到应有的地位上去。”
相对比女性翻译,男性翻译方式截然不同:
万想不到辛得雷能叫我哭成这个样儿!头好疼啊,疼得我没法把头放在枕头上。即使这样,我心里还是撇不下。他还说,再不许他跟我在一块儿玩。要是我们违背他的这个命令,他就要把他赶出去。他老是怪爸爸(他竟然敢怪起爸爸来!)说他太纵容H了,发誓说他可要叫H人清自己是什么东西。
读者可以从“这么哭”与“哭成这个样儿”、“我头痛”与“头好疼啊”、“不能不哭”与“撇不下”的翻译情感表达上,感受到女性译者翻译时的与男性译者截然不同的翻译趋势,前者更偏好于正式语的使用。
三 结语
语言的选择与翻译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为了翻译目的的实现,译者通常会将自己的翻译特色融入到翻译作品当中。女性主义的翻译正是将女性翻译人员的翻译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归类。其以女性独特的角度不断影响翻译语言的选择,以达到与性别歧视相抗争的目的。本文从性别歧视的偏移、摒弃对女性有消极影响的成分、展现翻译痕迹3大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最终认为女性主义翻译是不断顺应的过程,是将女性主义理论融入到语言翻译之中,不断调整语言选择的过程。女性主义翻译是翻译领域的女性思想、行为的解放。鉴于其相同的行为前提,最终总结出其独特的翻译特点。
参考文献:
[1] Bronte,Emily:Wuthering Heigh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 Godard,Barbara:Language and Sexual Difference:the Case of Translation,Atkinso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Fall-Winter,1984.
[3] 冰心:《冰心译文集》,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4]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 林树明:《多维视角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杨苡:《一枚酸果——漫谈四十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陈峥,女,1965—,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翻译 女性主义 语言特点 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西文化相同的一点就是妇女都被认为处于低等的社会阶层。在西方文化中,《圣经》提到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造就的,即女人只是男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男人的所有物。亚里士多德曾说:“雄性天生出于优势,雌性天生出于劣势,一个是领导者,一个被领导”。在中国孔子思想的长时间影响下,妇女一直被认为在私人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皆出于低等地位,或者说次级地位。对女性的偏见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女性往往是易变的,软弱的,温柔的。女人是水,男人是山。男人往往是力量、坚韧、权利的象征。这种对女性的偏见根深蒂固,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毫不质疑。
随着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浪潮席卷西方,女性认识到仅仅从法律上规定女性的地位是远远不够的,父系社会才是性别歧视的根源。
社会的规则在父系社会永远是有失公正的,而语言正是其传播的工具。妇女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学习,被教育并接受其次级社会地位,这也正是父系语言的重要影响之一。但是,一旦当妇女意识到语言正是最好的传播途径时,就会充分利用语言的美丽在男性统治下寻找新的平衡。这种创新首先显示在女性作品中,女性翻译紧随其后。
作为女性主义中的一员,女性主义译者也常常拥有相同的经历和遭遇。她们想为女性发声的愿望最终会在她们的翻译作品中体现。对于女性主义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倾向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二 女性主义翻译特点
1 性别歧视的偏移
性别歧视是父系社会典型的外在表现之一。其影响就是妇女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限制。性别歧视反映在语言领域就是语言词汇的运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圣经》。在《圣经》中“他”(he)既指男性,又指女性。例如: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 h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 and h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he who comes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女性主义译者认为在文字中掩盖女性场景是不公平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把所有具有男性色彩的词汇重新选择,上句可以改为:
Jesus said to them:“I am the bread of life,anyone who comes to me shall not hunger,and anyone who believes me shall never thirst…and those who comes to me I shall not cast out”
相似的改写也在《圣经》的其他部分出现:
原文:
If your brother sins against you,go and show him his fault,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If he listens to you,you have won your brother over.
原文可以改写为:
If a brother or sister sins,go ad point out the fault,just between the two of you alone.If they listen to you,you have won them over.
2 摒弃对女性有消极影响的成分
在父系社会中,人们常用与女性相关的词汇形容含有辱骂意义的话语,或对女性使用不敬语。当女性译者进行翻译时常会有意识地删掉或替换掉这种不友好语言。例如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的翻译:
Her present countenance had a wild vindictiveness in its white cheek,and a bloodless lip and scintillating eye….
这里,女性译者杨苡的翻译:
在她现在的面容上,那白白的双颊,没有血色的唇,以及闪烁的眼睛都显出一种狂野的要复仇的心情。
在本翻译中,具有消极意义的词汇“vindictiveness”(邪恶)转换翻译成为更中性化的词汇“心情”,以不破坏女性的形象。
再如The Color Purple《紫色》中的一句:
Annie Julia was a nasty woman to bout the house.
在小说The Color Purple中,主人公Annie Julia在男权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在女性翻译者陶洁的笔下,译者有意识地避开了“nasty”(令人厌恶的)一词,表达出对角色的同情。其翻译为“安妮·茱莉亚实在是个不会持家过日子的女人”。相反,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安妮·茱莉亚是个不会管家的丑女人”则充满了歧视色彩。
3 女性主义翻译对忠诚度的展现
完全遵照原文不再是客观真理,对原文忠诚度的追求也不再是翻译最大目标的实现,译者也不再仅仅扮演传播工具的角色。从女性译者的角度观察,对原文的忠实度绝对维护是男权统治的体现,由此,女性译者有意识地调整原文内容。通过改变性别歧视语言,植入干预翻译,译者改变了原文的展现方式,凸显女性主体地位。
法国翻译家,哲学家Antoine Berman就强调了翻译者的翻译创造角作用。Berman认为,译者的功能不仅仅是将其理解的文化通过翻译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译者的主体性更加复杂,翻译质量的体现由译者的创造性来决定。例如对Vanity Fair《名利场》的翻译:
原文:and whether she was to have that honor:to the Lord. Mayor’s ball she know she was to go.
翻译一:她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宫,不过市长开的舞会她一定会有请帖的。
翻译二:她不知道是不是有幸出席那类活动。她知道她会应邀出席市长老爷举行的舞会。
在翻译一中,译者将“whether she was to have that honor”看作为一种男性主导的场景,为什么一个女孩子一定要有“荣幸”才能参加舞会呢?这是对女性人物的一种潜意识的歧视。所以,译者有意识地将“honor”(荣幸)换做了“chance”(机会),使翻译文字更易接受,消除了对女性的歧视因素,这就使第一种翻译充分展现了翻译的自由性和女性翻译特点。
4 展现翻译痕迹
女性主义翻译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积极作用的体现。与隐藏翻译身份的传统不同,女性主义译者更倾向于在文中展现女性翻译的痕迹。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体现文字作者表达的完整性,译者往往选择隐藏自己的翻译痕迹,即隐藏自己的翻译特性,完全忠于原著。然而,女性主义译者认为此种做法是完全不必要的。更甚者,一些译者希望保持住自己的性别区别,充分展现身为女性的自豪感,消除文字性别歧视,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译文中去。
(1)情感词汇
女性主义翻译与其用词紧密相连,特别是一些生理学相关词汇。与男性译者的翻译手法相比较,女性的语言缺少逻辑性、理性和等级性。女性选用的词汇更多为情感词汇,用语更加温和、生动,甚至有时在表达和用词上有所欠缺。通过使用典型的女性用语,女性主义译者以此展现其身份特征。作为作家及翻译家,冰心就在其翻译作品中选用女性特点词汇。在Gitanjili《吉檀迦利》中:
The morning time is past,and the noon.In the shade of evening my eyes are drowsy with sleep.Men going home glance at me and smile and fill me with shame.I sit like a beggar maid,drawing my skirt over my face,and when they ask me,when it is I want, I drop my eyes and answer them not.
冰心译:清晨,中午都过去了。暮色中,我倦眼朦胧。回家的人们瞟着我微笑,使我满心羞愧。我像女乞丐一般地坐着,拉起裙儿盖上脸,当他们问我要什么的时候,我垂目没有回答。
在汉语翻译中,冰心使用了很多情感词汇如“倦眼朦胧”、“满心羞愧”来表现女孩子的害羞、矜持。整段翻译有明显的女性色彩。可见,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情感词汇。
(2)程度词汇
女性译者也采用表达强烈感情的程度词汇。在英语中,很多如“so”,“much”,“terribly”,“absolutely”等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当此种词汇翻译为汉语时,男性译员常常采取慎重的态度,而女性译者习惯使用表达强烈情感的副词以强调情感及环境,偏向于直接翻译出此等强烈程度词汇。如:
I am no angel.
字面可译为“我不是个天使”。但在女性译者的笔下,就常会被译为“我可不是个天使”。一个“可”字强调了说话人不仅不是个天使,而且表达了说话人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的原则。“可”是中国女性语言中十分常见的程度词汇,用以加重情感的表达。
(3)正式语的使用
在翻译形式上,女性译者多选用正式语,男性则常选用非正式语。女性通过正式语的使用,表达出女性对较高社会地位及反对社会等级的追求及展现。
“How little did I dream that Hindley would ever make me cry so?”she wrote. “My head aches,till I cannot keep it on the pillow;and still I can’t give over and he says,he and I must not play together,and threatens to turn him out of the house if we break his orders.He has been blaming our father(how dared he)for treating H too liberally and swears he will reduce him to right place.”
女性译者翻译:“我做梦也没想到辛得雷会让我这么哭!”她写着,“我头痛,痛得我不能睡在枕头上。可是我还是不能不哭。而且他说,不许他和我一起玩,又吓唬说要是我们违背命令,就把他撵出去。还怪我们的父亲(他怎么敢啊)对待H太宽厚了,还发誓说要把他降到应有的地位上去。”
相对比女性翻译,男性翻译方式截然不同:
万想不到辛得雷能叫我哭成这个样儿!头好疼啊,疼得我没法把头放在枕头上。即使这样,我心里还是撇不下。他还说,再不许他跟我在一块儿玩。要是我们违背他的这个命令,他就要把他赶出去。他老是怪爸爸(他竟然敢怪起爸爸来!)说他太纵容H了,发誓说他可要叫H人清自己是什么东西。
读者可以从“这么哭”与“哭成这个样儿”、“我头痛”与“头好疼啊”、“不能不哭”与“撇不下”的翻译情感表达上,感受到女性译者翻译时的与男性译者截然不同的翻译趋势,前者更偏好于正式语的使用。
三 结语
语言的选择与翻译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为了翻译目的的实现,译者通常会将自己的翻译特色融入到翻译作品当中。女性主义的翻译正是将女性翻译人员的翻译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归类。其以女性独特的角度不断影响翻译语言的选择,以达到与性别歧视相抗争的目的。本文从性别歧视的偏移、摒弃对女性有消极影响的成分、展现翻译痕迹3大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最终认为女性主义翻译是不断顺应的过程,是将女性主义理论融入到语言翻译之中,不断调整语言选择的过程。女性主义翻译是翻译领域的女性思想、行为的解放。鉴于其相同的行为前提,最终总结出其独特的翻译特点。
参考文献:
[1] Bronte,Emily:Wuthering Heigh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 Godard,Barbara:Language and Sexual Difference:the Case of Translation,Atkinso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Fall-Winter,1984.
[3] 冰心:《冰心译文集》,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4]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 林树明:《多维视角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杨苡:《一枚酸果——漫谈四十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陈峥,女,1965—,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