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9例,女110例。年龄41~94岁,平均66岁。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分期Ta~T4,病理分级G1~G3。利用CKD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的计算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新发CKD定义为行根治术后1个月CKD-EPI GFR<60 ml/(min·1.73 m2),根据是否出现CKD将患者分为CKD+组和CKD-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术前患侧肾积水及术前CKD-EPI GFR等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有无CKD对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测根治术后发生CKD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239例患者随访3~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3个月。患者术前CKD-EPI GFR为65.2~108.7 ml/(min·1.73 m2)71.4 ml/(min·1.73 m2)。患者术后CKD-EPI GFR为37.6~93.8 ml/(min·1.73 m2)54.7ml/(min·1.73 m2)。术后1个月105例患者确诊为新发CKD。根治术后是否出现CKD对患者总生存期(P=0.137)和特异性生存期(P=0.190)无影响。年龄(HR=1.825,95%CI 1.203~2.768,P=0.017)、术前患侧肾积水(HR=0.243,95%CI 0.106~0.613,P=0.034)、术前CKD-EPI GFR(HR=0.237,95%CI 0.109~0.524,P=0.021)与根治术后新发CKD具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年龄、术前患侧肾积水、术前CKD-EPI GFR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淋巴瘤入院患者治疗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开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以"缩短入院患者治疗等候时间"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程序进行现况调查,并运用品管手法和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问题解析及真因验证,制定并实施相应整改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淋巴瘤入院患者治疗等候时间由活动前的(182.47±22.41)min缩短至活动后的(97.70±14.
目的观察早产儿经口喂养时的喂养表现,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从管饲转换到经口喂养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早产儿经口喂养观察表,并经过专家的修订,前瞻性观察并记录2015年7月—2016年1月温州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9例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速率和喂养成效。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医学指数早产儿
目的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2月公开发表于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文题、作者、发表年份、第一作者所在省份、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基金资助情况、引文情况、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4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76篇和硕士论文18篇,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作者来自我国16个省、3个直辖市及1
目的将一日病房形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旨在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抑郁状况及剖宫产率。方法将19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门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一日病房形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入院生产出院前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分娩方式、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
视网膜细胞发育障碍和眼部血管的病理性生长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已被证实参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无长突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Müller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等细胞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可以调控视网膜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并在眼部新生血管生成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从Hedgehog信号通路的组成、Hedg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通过对同一体素多次扫描信号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信息。OCTA因其无创、三维显示、分辨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眼底疾病的检查。OCTA能发现眼底疾病的血流改变,可以清晰显示正常眼底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疾病的视网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本文就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正常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
期刊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具有非接触性、可重复性好、获取眼部图像快等优点,随着OCT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从时域OCT(TD-OCT)到频域OCT(SD-OCT)的发展,使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原发性青光眼的诊断中,OCT从对视野出现损害的中晚期青光眼的诊断已经发展到可以对视野损害前的青光眼进行诊断,尤其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病程进展的随访检查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
Apelin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活性肽,是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天然配体。Apelin/APJ系统具有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正性肌力、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摄水、调节垂体激素释放和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从而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中显示出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研究发现,apelin/APJ系统通过对内皮细胞增生、迁移以及成管的诱导,可以调节
背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常见的眼部病变,预后较差,其早期诊断对视力预后至关重要。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能在活体实时显示视网膜组织的细微结构,可定量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及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厚度。以往的研究多用视盘RNFL厚度来评估AION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丢失情况,近期研究显示GCC厚度可检测出AION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但鲜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