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的“肠胃”是否是最坚固的防线?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目前全球化经济活动给人们提供的案例来看,尽管国际工商界内部存在理性的组织与个人,他们的努力会发挥全球化的正面影响力,不至于使其走上扭曲之路。但是一些跨国公司的活动将会造成单一化商业模式及文化的危险性可能还是存在的——比如美国一些生物公司的基因工程有可能会垄断并控制全球的农业和人们的食物的生产。
  确实有极大的可能性,特别是当人们认为市场就是商业组织的独角戏时,这种可能性就更加确定。
  然而市场并不是商业组织的独角戏。
  人类历史中任何阶段的商业活动,本质上都是商业组织和消费者(广泛的个人和团体)互动博弈的过程。消费者的个性选择常常造成商业组织的失望甚至失败。
  如果兼顾到消费者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巨大影响力——他们常常会被一些商业组织假定为没有分辨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弱势群体而大肆忽悠——那么,消费者的配合在多大程度上推进全球化的速度,也同样可以相同的能量抑制其速度。因为他们不同意自己的利益受到过度伤害。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全球产业竞争的影响力,可以提供一个来自餐饮服务行业的观察报告。
  我曾经和北方人在南方的城市里满街寻找地道的“面条和馒头”,也和南方的朋友在北方的城市里到处搜索原汁原味的“菜盖饭”。
  中国是个饮食大国,但围绕着“面食”和“米饭”的特色餐厅并不总是能安慰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异乡奔波时那特别挑剔的“肠胃”。
  这种由幼年成长起来的,来自一个人肠胃中对某种食物的信仰,分化出来汉人中的“面食”派和“米饭”派,扩而大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也首先表现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上。
  对于食物的信仰及其发展出来的文化,也滋生出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因此当人们被一种流行的时尚和趋势牵扯到很远的地方时,坚固的肠胃会把他们拉回到原来的地方。
  关于目前依然更多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我们从那些最早的经济学奠基者那里可以找到朴素的启示。亚当·斯密在完成他影响深远的《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后,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又写了《道德情操论》,他一生的经济学主张是不脱离道德原则的。另一位英国的经济学家——阿费里德·马歇尔坚持同样的原则,它在自己的《经济学原理》中开宗明义地说: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
  这些经济学家遥远的声音,揭示了商业组织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和“天花板”——它不可能脱离全社会的道德诉求——无论从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还是正义原则上。
  如今的全球化也是一样,在经济领域之外,它不可能抹平政治、文化和信仰的差异性。甚至在纯经济和商业领域,全球化超趋势也无法抹平多样化模式的共存。
  我观察到的近在身边的“商业肠胃”的交锋可以说明这一点。
  走出白广路北口,沿着广安门内大街向左或向右各走不到500米的范围内,有众多的餐馆。
  如果是在晚上的任何时候出来,我会有多种选择:
  我可以到毗邻而居的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去吃一份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外加一杯咖啡,如果是这样,我通常要付出20-30元的代价。
  除了麦当劳和肯德基,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可以到宏良粥店喝一碗粥,那里还有不错的咖啡供应。
  我可以到“永和大王”要一杯热腾腾的豆浆,还有别的点心。
  我可以到“城一锅”要一盘饺子,或者别的菜。
  我可以到“陈阿婆重庆绿色火锅店”去吃火锅。
  我还可以到对面的那家“韩国烧烤店”去吃烧烤……
  这些餐厅都是24小时营业的,我一个人在任何处的花费都不会比麦当劳或者肯德基更多,而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的口味让我这个中国人沮丧,在其他地方我会更愉快。如果是在白天,我的选择就更多了,我竟然可以在对面的小店里吃到3元钱一碗的牛肉拉面,4元钱的一碗的山西刀削面,它们的价格在北京的建外SOHO或者SOHO现代城是6—8元钱一碗,那里是北京有名的商业区。
  我的体会说明了什么?
  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并不像十几年前门所惊呼的那样,将会摧毁“民族的餐饮业”——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选择。正如同中餐馆在国外所做的那样。
  如此的商业现实是任何足够强大的商业机构不能抹平的,却被投机意识太强的中国企业家忽视了,人们想寻找别的东西。
其他文献
两盆钱刺激了我创业的念头    1960年,陕西先锋村,一个男孩降生了。    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个哥哥,大哥叫席余粮,二哥叫席增粮,于是这个刚出生的孩子被父母起名“席有粮”,也许,这样的名字是那个时代固有的特征,多年后,他将粮食的“粮”改成了优良的“良”。  18年后,席有良走进了高考的考场,那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时代,席有良不幸落榜回到家中务农。单调的生活让席有良开始反思,自己想要的究竟
期刊
三年打造新西电    今年以来,中国西电集团(以下简称“西电”)总经理张雅林心情一直很好。  由西电承担的三峡地下电站550kVGIS设备国产化技术刚刚通过国家评审。同时,西电研制的7种特高压产品和1项技术成果也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更让张雅林欣慰的还是西电与天水市政府的签约,西电重组天水长城电工器材厂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这是西电年初入主宝光股份公司以来张雅林的又一力作。  2009年年初,西电就为国
期刊
主持人:袁鸣  嘉宾:张朝阳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  观察员:熊晓鸽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人  周鸿一360安全卫士董事长  杨燕青第一财经日报编委    说出来的话都是我心里想的      主持人:做IT青年,你已经很成功,已经是我们的偶像了,去年为什么还要做主持人呢?奥运期间,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张朝阳。  张朝阳:我觉得奥运这件事,说重要也重要,但是我觉得全国人民整天都围着奥运转,其实应该
期刊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使中国的企业家与经理人在经受着暴风骤雨般的考验。泊来的文化、传统的文化、习惯的文化、自我的文化、人们都开始发生了新鲜感、怀疑和顾虑,思想上那种习惯性固化的东西和幼稚经济带来的愚昧的东西正在接受着科学与理性的检阅。如何摆脱幼稚,如何变得成熟,如何变得合理,如何变得默契,那些不规范、不科学、不清晰的文化糟粕,如何剃除,应是我们值得想想的时候了。  说说企业家
期刊
“老蜂农给了我一种健康的信心”,李瑞娥老师在陕西老蜂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蜂农”)官网上留言说。多年来咽炎久治不癒,给她的职业生涯带来诸多困扰,但使用老蜂农的蜂胶后,“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李瑞娥老师这样,由于种种机缘结识老蜂农,从而成为其忠实会员的消费者,遍布山南海北。给他们带来信心的,不只是老蜂农全天候的专业服务,更在于老蜂农的品牌信誉、蜂产品产业化经验和品质保障。    
期刊
拿到了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上面公布了2006年全球500强公司名单,粗粗研究了一下,发现变化还真是挺大的。大家也都知道,《财富》500强是按照营业收入排名的,是名副其实的“大”公司,2006年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的营业收入达到3511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中国GDP的13.6%,相当于印度GDP的45%,比很多小国家的GDP还要高,确实是“富可敌国”。   在最新的财富榜中,美国公司仍然占据了统治地位
期刊
当水泥和钢筋在中国大地上疯狂繁殖,大肆构筑单一化的中国城市表情时,蓝藻和水葫芦希望用它们的单一文化控制中国的水域。  每年定期跟蓝藻和水葫芦开战,已经成为南方中国人的昂贵传统。  持续升温的夏季会诱使蓝藻和水葫芦出现大面积的爆发性生长。蓝藻会在极短时间里把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水域变成其他生命的地狱,在陆地水域,蓝藻的“水华”形成“绿潮”,在海洋中则为“赤潮”,二者都是腥臭无比的。  水葫芦在生长阶段所
期刊
有人说产品的品质铸就品牌,情感的注入使之青春永驻,在小精品的世界就有一些走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明星一路闪耀一路辉煌:dilivilla帝利亚香精油、zippo火机、Victorinox瑞士军刀,他们以简约的设计理念,无可挑剔的品质、独特的设计和销售主张受到大众广泛的欢迎,共识为精品市场三剑客。  几乎所有拥有第一瓶dilivilla(帝利亚香精油)的车主,都会为她上乘的款式、迷人的芳香、浪漫的情调
期刊
杨涌泉,知名财经作家、旅行家,长期关注中国各地商人之生存状态及发展脉络,出版有《温州人生意经》、《温州商人》、《中国十大商帮探秘》、《新文化苦旅》等多部个人专著。日前,杨涌泉先生就陕商的历史与未来接受了本刊专访,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    中国商人:您认为陕西商帮最后衰落的主要原因何在?  杨涌泉:陕商在近代以后开始走向衰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循守旧,
期刊
如果你想在西安寻找这座老城的秦时明月汉时光,如果你不想在吃酒的时候因为太不了解老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的风情旧韵而被人骂,有一个人你就不能不结识,这个人就是以研究老西安文化、长于老西安文事的作家鹤坪先生。    或许心里装了太多老西安的人与事,爱与恨,衰与荣,沧海与桑田的悲欣交集,此公的命已经与老西安的命像打断骨头连着筋一般浓得化不开,没有人像他那样爱着老西安,又像他那样恨着老西安;也没有一个人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