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大赛的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应用型本专科院校教育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突出实践能力的、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专业化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对网络专业人才需求的日益强烈,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专业实用型人才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首要教育目标,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我国于2010年正式列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后,更是成为了教学当中的突破点。在技能大赛的影响下,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本专科院校办学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相关专业也成为了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而其中网络专业课程更是核心科目。然而受到师资力量与设备投入的局限,学生在网络专业课程方面的实践性往往不足。技能大赛的开展,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一、技能大赛的基本概况
  我国于2008年引入技能大赛机制,正式举办了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比赛项目,随后各省市区也纷纷举办了本区域范围内的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立,是在与用人单位充分调研后开设的,因此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密切挂钩,可以说,技能大赛的开设就是为了将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真实需求无缝对接。通过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对接,将积极引导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向着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向的目标前进,并促使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1、知识缺乏系统化
  网络专业技术的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加上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使得网络专业知识显得庞大而杂乱。在此情况下,编辑统一适用的教材,对于计算机教育而言并不现实。在此情况下,教师为了适应网络专业技术知识涌现的状况,只得随时补充教学资料、课外资源,直接导致了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的繁多而杂乱,使知识教学缺乏系统化。不仅如此,受到师资力量和设备投入的局限,网络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条件差、课时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迅速增长,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以口头讲授为主,偶尔间有多媒体演示,但很少安排实操课程。在有限的实操课程上,教师也多以模拟器、仿真设备等进行实践教学,这些设备本身与真实的网络专业设备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不能够通过实操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专业技术,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真正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难以对网络专业工作轻松上手。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网络专业知识只能形成理性认识,而难以形成只有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建立起来的感性认识,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产生了脱节,不利于社会化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对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与交换机的配置等有一些直观的印象,但毕竟与真正的实操相比效果远远不如,而且多媒体演示本身也只是课堂讲授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很易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3、教学内容不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教学内容繁多而杂乱,加上相关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使得当前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显得与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有些脱节。此外,由于在教学中不能够时刻了解当前社会上的企业对于网络构建与维护技术的需求变化,也使得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够及时更新,与当前社会需求保持同步。从而导致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在毕业后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三、技能大赛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1、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技能大赛要求网络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将学习、工作与个人能力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受到技能大赛的影响,传统以完整学科为主的课程设置方式将向以完整工作过程为主的方向转变。从竞赛的项目设置看,网络组建、服务器配置与应用、网络安全与维护,这些内容既是比赛项目,同时也是社会最主要的就业岗位。因此对于应用型本专科院校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方向的课程设置而言,就必须参照技能大赛的项目进行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内容,将使学生的日常所学与个人能力的提升向着与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技能大赛的获奖者在未来就业时将更具备竞争力,这使得技能大赛无疑成为了应用型本专科院校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从竞赛内容来看,基本上涵盖了网络专业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但技能竞赛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有知识,而且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种导向下,原有的网络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而混乱、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必须得到纠正,要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实现模块化组合,方便学生选择,并且要加大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训。
  3、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技能大赛当中,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考察是以其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综合素质的考察为主要内容的,在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实践能力方面的考察是最为主要的。在这种导向下,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摆脱以口头传授为主的模式,而要转向以实践操作、实训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在技能大赛中更能取得好的成绩,并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4、对课程评价体系的影响
  在传统的网络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中,以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是最为常用的方式,通过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判定教学任务是否顺利完成、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是主要的评价体系。然而在技能大赛的影响下,这种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落伍。技能大赛注重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实际运用与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评价,这与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学任务的考核也应当以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为主,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打破期末考试以分数来衡量教学效果的单一、死板的评价方式。   四、技能大赛带动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1、重塑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专科院校要实现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理念,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目标,以技能大赛的要求为指向,树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从职业能力的培养出发来全面重新构建网络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技能大赛的考察内容,网络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也应当划分为知识技能目标与综合素质目标两个模块。其中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应当使学生不仅掌握局域网组建、服务器构建、交换机安装高度、网络安全维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的综合运用能力;而素质培养目标,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组织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上述培养目标是完全按照社会需求的实际来设计的,也是技能大赛最主要的考察内容。
  2、重组教学内容
  技能大赛对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为基础的。从企业的实际需要与技能大赛的要求出发来设置课程内容,可以采用逆向工程原理,即以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为起点,进而确定不同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再根据工作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模块。这样设置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既具有了针对性,同时也便于学生选课。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实训的效果。
  3、提升自主学习条件
  在以技能提升为培养方向的网络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是主动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完全有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一是确定方向、二是加以引导、三是答疑解惑,而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此时,必要的学习条件就成为开展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一方面要根据技能大赛竞赛设置的要求,配置与竞赛相同的实训环境,以此来代替以往的仿真器、虚拟机教学;另一方面还要主动与企业增强联系,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以此来加强校企合作,密切联系社会需求变动。
  4、转变教学方法
  将传统的课堂转移到实训室当中,将实训课程与知识传授一体化完成,其中实训课程应当占到整个教学过程的60%以上。在实训课程当中,教师除必要的知识传授外,只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按照既定的实训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实践经验。
  5、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以实训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中,考核评价应当是以职业技能水平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应当将教学过程的评价划分为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的三层体系,既不能忽视理论考核、更要充分注重实践考核,既要注重技能考核、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使学生不断的调整自身学习方向,适应未来职业要求。
  结语
  技能大赛的引入,为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网络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指明的道路。在技能大赛指引下,网络专业课程应当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内容、学习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严格按照技能大赛的考察要求进行改革。改革后的网络专业课程,将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密切接轨,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领治等.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教学改[J].计算机教育,2010(23).
  [2]曹庆旭、王贵生等.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
  [3]丁建石.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工学结合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0(11).
  [4]刘忠.技能大赛对应用型本专科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刘东菊、汤国明.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
  [6]邓兆虎.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分析[J].科教导刊,2011(8).
  [7]王丽华.技能大赛推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河北企业,2013(2).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引言:变压器的主保护主要是指瓦斯保护,这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本文从变压器瓦斯保护原理、瓦斯信号动作的主要原因着手,通过多年对电力系统变压器实际运行状况的总结,提出防止变压器瓦斯保护误动作的措施。  近几年来,各个电力企业常常发生由于变压器本体瓦斯保护误动而引起变压器跳闸的故障,致使电力系统和变压器可靠性运行水平以及电力用户供电可靠性都受到影响。瓦斯保护是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一种基本保护,
期刊
引言: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校园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要借助3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中的数字化,就目前而言,在校园建设的工作过程中,借助技术已经成了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此,本文将针对3G移动通信下的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进行相关探究。  传统模式下的数字化校园网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在过程中通过对PC机的应用,并将其作为其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以便
期刊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发展模式不断升级。“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概念,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参与到这场建设之中。随着这个工程从概念落实为实际进程,所有的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线城市都参与到这场建设之中。  “智慧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城市各种活动的智能化管理,进而使相关工作的进行
期刊
引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在线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互联网金融当中。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当前深化金融创新的突破点,本文我们将以此为中心论题展开分析与探究。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并为互联网平台提供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对以电脑网络为技术支撑的金融活动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
期刊
引言:移动通信网络肩负着沟通人与人的任务,在近年来发展迅猛,3G技术刚获得普及,4G时代就已经到来。因为其意义重大,且用户基数极为庞大,我们必须对通信网络进行充分的优化。路测数据采集分析,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路测数据的抽样与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到了聚类分析方法、整群抽样、二阶段抽样等技术,关键论点仅供参考。  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一般均需要进行路测
期刊
引言: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有其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从电子信息工程含义、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重要性、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快速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作为集电子、通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专业在现代化信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也能和其他产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如何使电子信息工程的现
期刊
引言:处在信息时代,计算思维和信息能力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计算思维与信息能力的分析,用计算思维来设计信息技术的课程达到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目的。  面对海量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当前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信息能力简而言之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
期刊
引言:为了弥补基于Web Service的交互协作模型框架的不足,提高多Agent系统对任务求解的能力,最大发挥系统中Agent的能力,在此设计了基于黑板的多Agent系统交互协作框架。  单一的基于Web Service的多Agent系统交互协作框架,不能充分发挥多Agent系统中每个Agent的能力,也不利于系统Agent熟人总线的维护。基于黑板的多Agent系统交互协作框架,打破了这种局限。
期刊
引言:当今社会,电能成为了世界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有关电能的生产和消费影响着整个经济市场,其中,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是确保电能生产和消费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电能作为一项日常消耗品也逐渐的进入并推广于整个经济市场。然而,当下电能的生产、消费等环节都存在着一些不足,电能的采集和计费作为保证电能生产
期刊
引言: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明确了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并且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通过对于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和具体架构。最后文章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优势。  一、物联网相关理论  (一)物联网定义与基本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anjey Sarma和David Brock教授19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