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围墙 满台生辉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1日至4月14日,尚在“婴儿期”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祸》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闯入了表演艺术的大码头——上海滩,闯进了京剧少有问津的上海大剧院。
  创作繁荣、演出活跃的上海创作群体对此极为关注。4场演出不仅接受了上海市民的热情“审视”,而且“聚焦”了戏剧圈、文学圈内的专业目光。4月14日在由上海作协与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研讨会上,上海作家对“刘罗锅”一剧创作观念、舞台呈现等诸多话题,热烈研讨,直抒观感。
  一言其创作观念新。京剧《宰相刘罗锅》“好听、好看、好玩”,其艺术定位首先在于“刘罗锅”心里有观众。上海师大教授王纪人说:关注观众、注意剧场效果这些曾经是海派京剧的优长,后来京剧演出对此越来越忽视。“刘罗锅”一剧把现代影视观念引进了舞台演出非常成功。戏增加了可看性,较之从前京朝派戏曲重听不重看的倾向有了很大的改进。打破了原来一本正经的表演模式,使人看起来很放松。作家蒋丽萍认为:刘罗锅是通过电视剧普及了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京剧中加以表现,使观众看戏时没有历史障碍,这个创意很巧妙。著名评论家徐俊西直抒胸臆:这个戏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的民俗取向。京剧本身是民间的,在表现民俗上有一定基础。“刘罗锅”以京剧的形式表现一个民俗话题是很巧妙的,同时能够吸引对京剧本体不是很熟悉的观众。
  《上海戏剧》副主编邹平说看了“刘罗锅”感到戏剧如办刊一样也在破“围墙”。它的主体是京剧的程式在起作用,但它吸收了现代舞等因素,舞台创作的综合性很强。
  二言其舞台呈现美。在合理继承京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功的变革和创新。上海作协影视创作中心专业作家谷白求恩直率地讲,全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剧中剔除了旧有的表演,增加了龙套的表演空间,使龙套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从小看戏,与京剧有不解之缘”的上海《文学报》副主编田永昌激动地说:刘罗锅满台生辉。音乐设计青彩众长,戏中流派纷呈;不仅有昆曲,有麒派、余派、梅派等各种流派,而且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音乐上加入了山东吕剧及扬州的音乐成分,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体现了京剧作为兼容艺术的特点。华东师大教授、有“票友”美誉的张德林先生说:戏很有现代意识,有新意。以麒派音乐为主体又吸收了北方小调等,唱腔达到了相当水平,京剧节奏的运用比较到位。陈少云的表演很见功力。蒋丽萍讲,这个戏在京剧改革上很用心,乐队很舒服。
  著名作家王安忆认为第二本《夜审》比第一本《初试》更好看,戏剧冲突结构得更好。
  上海作协专业作家沈善增曾经著文呼吁京剧要“多点陶器”,意在批评京剧进京后增加了典雅,定该戏积极观照现代生活的做法并说上朝舞是戏中的一笔亮色。他说八大臣上朝时的舞蹈具有讽刺意味,那种“女性化”的台步、表演,体现了他们的奴性。
  三言其在京剧改编历史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徐俊西认为“刘罗锅”一剧既有生活意蕴又有现代观念,它把历史题材、剧情与现代人的审美情感找到了结合、沟通的点。张德林进,它是喜欢,同所有的因素——表演、服装、舞蹈等等都抓住了喜剧特点,确实好看、好听、好玩。作家沈善增讲,改编历史剧不一定都是一种模式,不一定都是靠近政治的模式,戏说和娱乐性也同样有很好的效果。在剧本的文学性上,大多数作家更为肯定第二本《夜审》并认为《夜审》代表这个戏的水平,其对电视剧的改编相当成功。作家谷白认为,两本戏分别塑造了两个非常精彩的“小人物”——六王和张成。他们不畏权势,生动可爱,特别是张成身上有着很强的人民性。
  作家们纷纷表示:看了京剧《宰相刘罗锅》第一本和第二本很兴奋、很满足,对北京搞出这么好的连台本戏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对接下来的第三本、第四本充满了期待(笔者在上海看戏时发现,这个戏的幽默、调侃以及现代语汇的使用在上海演出时更有收效,每到一处,观众必报以会心的笔声)。
  “刘罗锅”申城之行的主帅——“刘罗锅”总策划人、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在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后讲话:这个戏是在京剧拥有200年历史这个背景下进行动作的,目的就果为老百姓推出一台好听、好看、好玩的戏,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能够留得住。戏立在舞台上才刚过“满月”,有如新生儿般有着许多不成熟之处。在上海滩上摔打摔打,将有助于它的成长。
  刘罗锅挑战上海,是京沪文化交流的需要,同时更是向自我挑战。“刘罗锅”赴沪之前,剧组同志曾经表示充满忐忑。
  忐忑有三:第一,上海是海派京剧的代表。以旧时发生在京城的刘罗锅故事为题材,以浓郁的北京地域风格和麒派唱腔为主要特色的刘罗锅能否受到上海观众的喜爱?第二,4月初适逢上海京剧院建院45周年演出,上海的京剧观众面对着京派、海派不同风格流派的京剧演出是否会一视同仁或是情有独钟?“刘罗锅”能否成为“外来的和尚”受到偏爱?第三,上海大剧院是目前国内演出设施最先进、演出环境一流的场所。从1998年8月开业以来,接待的大多是世界级的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艺术表演团体。除上海京剧院的《贞观盛世》曾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之外,外省市京剧进入上海大剧院,《宰相刘罗锅》是第一个。
  忐忑之中,刘罗锅最终选择了向自我挑战。这既是京沪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刘罗锅”一剧听取各方意见、修改提高的需要。研讨会上,张局长讲“呵护的声音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并表示:北京和上海将更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谋求戏剧的发展。在交流当中得到交融,在交融当中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4月22日——地球母亲的生日 请接受儿女的祝福    曾经在马路边的西式饼屋门前,看到一条广告:我们总是记住孩子的生日,忘却母亲的诞辰。4月22日,是什么日子?问问身边的人们,谁知道?谁记得?这一天是地球日,全世界将有168个国家的民众为我们共同的地球母亲祝寿。“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华夏儿女将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地齐唱“Happy birthday to Earth monther”。  
期刊
2000年5月8日,历时23天的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室落下帷幕。有关方面领导与参赛影片的主创人员代表,大学生电影节历届获奖导演、演员代表和首都各高校大学生代表出席了闭幕暨颁奖庆典。  电影节期间19个电影制作单位选送的18部故事片、1部纪录片、1部科教片在北京27所高校轮流放映105场,观众达十余万人次,大学生们看电影、评电影,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电影节的各项活动。  影
期刊
曾制作过陈淑桦、杨采妮、张惠妹等大明星们的幕后高手陶喆,近日带着他个人的第二张专辑《Im ok》来到北京。为此,记者进行了短暂的专访。  记:这张名叫《Im ok》专辑是属哪种类型的?  陶:第一张专辑的有好多人把它归成R&B类型,其实对于我来讲,重要的不是音乐是哪一种类别,我觉得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这种音乐好不好听,是否真诚才是我关注的重点。很多人会因为有第一张专辑而认为我是做R&B音乐的,我觉
期刊
4月20日,上海大剧院显得格外晶莹透亮,金碧辉煌,可容纳1800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总政歌舞团将一台在首都常演不衰的《永远的王洛宾与不朽的前苏联歌曲》合唱音乐会,同样引起了上海观念强烈的反响,至今还为上海市民津津乐道。  总政歌舞团此次的上海之行,是在南上沪浙基层部队慰问演出时,应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邀请赴沪演出的。为此,在歌舞团政治部主任张权民大校的率领下,派出了以著名歌唱家程志、王秀芬等75名
期刊
吉他是最富有浪漫气质的一种乐器,既有古典的优雅,又不失现代的自由。  5月19日,北京音乐厅将上演一台名为“阳光桑巴”吉他音乐会。曲目大部分以热情欢快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音乐为主。有威廉姆斯改编的一组西班牙民谣《塞维亚那斯》、《萨拉曼卡》、《山歌》、《古巴姑娘》。格拉那多斯的《间奏曲》、巴里奥斯《巴拉圭舞曲》和舒曼的《梦幻曲》。还有阿根廷现代作曲家何塞·露易斯·梅林的《回忆组曲》,这首作品包括回想曲
期刊
为排演好《长征组歌》,专门成立了一个导演小组。任务是使几十人的合唱队进行合情合理的队形变化。这个变化,有时是完全打乱了传统的三四排肃然而立的合唱队形的。原则是只要有助于演唱,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有助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甚至为了有助于让观众看清天幕。合唱队形以三排为主,而只在第四排的左右两端,各站三到四名演员,这样就可将中间大部空间留给观众的视线,使观众看清天幕,第四排两端的位置,我们起了个形象
期刊
美国华纳公司购并了英国EMI公司之后,使得英国的音乐制作界大感恐慌,担心中小型的音乐公司会逐渐地被淘汰出局,因此努力提升巩固音乐制作界的影响力,三月份公布的首届英国古典音乐奖入选名单,便是一个例子。  在此份入选名单中,最为读者所熟知的,就是保罗·麦卡尼。许多国内的音乐爱好者都知道麦卡尼在摇滚乐及流行音乐界的地位,但是了解他也从事古典音乐演奏的人则为数不多。在首届提名名单的四个奖项类别中,麦卡尼获
期刊
不来梅音乐教育见闻  初遇不来梅  星期天的不来梅非常安静,街道上竟然很难得发现一个行人。出奇的安静足以让你心中的所有浮躁和喧哗沉淀下来,也足以让你张口说话时,发现你必须先面对自己。古老的教堂和市政大厅,使人感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每一个街头雕塑都在告诉你一个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与之相反的是,市容并不奢华,更不时髦,小石块铺砌的路面让人感到城市的结实,似乎体现了这座城里的一切工作都为今后的百年大计或
期刊
本报记 火爆京城的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第一二本,日前在上海滩赢得一片赞誉之声,申城观众称《刘》剧是“一台大胆创新而又不失京剧原味的非常大气的好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炳华等领导出席观看演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新民专程赴沪陪同。  “刘罗锅”沪上之行,着实又火了一把。虽是一台京味十足的京派京剧,又来到连台本戏的发祥地上
期刊
1996年前后,北京的诗人们动辄谈“拉二”,我不以为然——文化时髦的东西总是不那么本质吧。直到较专业的发烧友也说:可以听,听霍洛维兹的版本。于是像读名著一般,在一初涉“发烧”的哥们儿家里听了,只觉得霍先生弹得不错——不可能错。在久仰的心情下,又有朋友旁边的督问:“怎么样?”我也附和说:“挺棒的,弹得真滑溜呀,这老霍好像每只手长了八个指头呀。”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其成名之作,得到了格林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