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建筑工程具有影响因素多、投资规模大、施工工期长以及工程量较大的特点,在具体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何优化施工管理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给予我国建筑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以及复杂性的工作,其涉及到施工的多个环节和领域,如果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容易对施工造成误导,进而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实现建筑企业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对施工管理存在认识偏差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谋求生存与发展,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在设备和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但是当前,很多企业都将自身注意力集中于工程的经济效益方面,而没有对施工管理进行充分重视,进而对施工质量和效率带来直接影响。
  1.2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缺乏一个明确而科学的管理机制下,想要明确具体责任,进而确保施工安全是比较困难的。而完善和健全的管理机制需要具有专业的机构以及专业的人员,但是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投入,大量消减管理开支,致使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进而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直接影响。
  1.3忽视安全管理
  安全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仅关乎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当前,一些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安全管理以充分重视,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十分淡薄,为施工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质量管理涉及到众多领域,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案等。同时,每道施工工序之间都具有密切联系,如果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就会对下道工序带来影响。当前,建筑企业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难以发现工程项目中潜存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隐患。
  2、優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2.1优化管理意识
  正确的、科学的管理意识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正确认识施工管理的关键性,将其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同时,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保证管理各项工作的充分落实,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
  2.2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严把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关口,进而保证管理质量的提高。首先,企业要做好工程审批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在没有获取有关部门批准之前,不能擅自开工。其次,建筑企业要科学设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且根据施工需求,选择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再次,完善责任制度,将施工管理相关工作科学分解,进一步明确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经理的责任,加强检查与监督工作,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最后,要严把工程验收工作,成立专业的质量验收机构,将质量优异的建筑交给业主。
  2.3重视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在施工中全面落实相关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消除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并且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施工,杜绝出现违规操作。再次,建筑企业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管理,对防护设备开展检查,保证其可以充分起到防护作用。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要设置警示标牌,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后,要佩戴规范的防护设施,在开展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施工项目中,要做好安全管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最后,要临时性设置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临时电力设置,需要合理布置电线,防止出现随意拉扯的情况,做好电线绝缘工作。
  2.4强化质量管理
  施工管理的重点是质量管理,工程质量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实现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业主来说,质量更是关系到自身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首先,建筑企业要建立以及完善质量责任制度,将其落实到每一位现场人员中,引导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工作负责认真,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其次,建筑企业要做好材料质量检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进场材料质量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再次,在每个施工项目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先进行自检,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开展下一工序。最后,建筑企业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对各个工序开展质量控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进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针对施工管理的现状,建筑企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符帆.论施工企业如何优化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9:28-29.
  [2]黄豫川,王向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196-197.
  [3]唐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4,12:93-94.
  [4]胡丽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6,10:283.
  [5]王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门窗,2016,05:120+132.
其他文献
2008年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对原再生资源回收政策进行了调整,新政策规定: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废旧物资回收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建筑行业也获得蓬勃发展,施工管理逐渐受到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关注以及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优化手段,希望给予我国建筑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素;优化手段;分析  新时期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显著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质量也提出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施工管理逐渐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但是当前
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化学实验室课程资源,已成为新课改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开放化学实验室,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使其成为  学生实验探究的“乐园”  对广大农村初中学校而言,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定期开放实验室。  1.明确活动时间和组织形式  利用课外活动课和周六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兴趣
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8月5日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四场报告。国家
在目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千差万别和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达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性的目标将是一个漫长过程.应以公平为基础,完善基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各地、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作为向高中、大学等高级教育过渡的初中阶段,其英语词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词汇教学的
摘要:随着测绘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近年来“3s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逐渐与各行各业融合,所谓“3s技术”是指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本文研究分析了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测绘工程技术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设计方法  建筑工
对中国来说,在信息技术发力制造业的时候,中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制造强国的路上,不仅要往信息技术同步发展,还要补工业化的课  大数据这几年非常热门,俨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热词,什么是大数据?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对它定义无外乎两面,一个方面我们通过内涵,另外一个通过外征,对大数据我们对它实在没办法定义,有点类似商业社会的负面清单管理,不是被处理好的数据就叫大数据。尽管如
摘要: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公认的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占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突围。而专利保护是清洁能源技术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必须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加强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专利保护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民创业浪潮,对于我国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言,其创业面对诸多挑战,其中具有中国情境的“关系”是流动人口创业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