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牛津
在英国,我们学习的地方是牛津大学的布鲁克斯学院(Brookes University),其与众不同的是: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从校园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甚至连正式招牌也没有。在这个多雨的城市,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葱茏的绿叶中绽放着娇艳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带着几百年斑斓文化积淀的历史厚重感。
起先有些埋怨寄宿家庭不接送我们去学校,後来却是庆幸。每日清晨搭乘十二号车,到女王街,坐上只有在英语课本封面上才看得到的双层巴士五号车,上二楼,第一排靠右的位置。看清晨的牛津被笼罩在朦胧的雨中,或是缕缕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干净的街道上,撒下片片美丽的光晕。
入学第一天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分班测试,我所在的班级有四个中国同学和七个西班牙同学,巴西和俄罗斯各一个还有两名意大利同学,共十五人,我们组成了妙趣横生的国际课堂。刚开始,还不太适应地道的英式发音,但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频繁的互动交流,我们逐渐被这种轻松愉快的开放式教学深深吸引。在课堂上除了被要求必须说英文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行为上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肢体上的行动也不会被约束,甚至老师有时候也会坐在桌子上盘着腿跟我们交流所以毫无压力。然而最有趣的是跟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大家都带着自己国家的口音,都听得似懂非懂,却用会说话的眼睛和甜美的微笑彼此传递着心中的想法和快乐。
另外,在运动场上,其他国家的孩子们生龙活虎,排球、篮球样样拿手,快速列好队伍,摆好姿势火力全开。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显得很不自然,运动技术也确实不高,在场上乱跑,排球棒球之类的运动更是根本没有接触。
瞧这可爱的一家子
刚到英国的时候已经是黄昏,还没下车就被寄宿家庭人群中唯一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儿所吸引了,心里默念到她们家里吧,到她们家里吧。那个女孩叫做Alice,後来我们真的被分在了一起。她家里共六口人,一直负责我们生活的是她妈妈Linda,一位胖胖的可爱的女士,同时还有Linda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女朋友,同住在这幢三层楼的房子里。对这家的认知,要先从Linda说起。我们去的第一个晚上Linda就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地图,钉在一起的还有张告诉我们怎么找到学校以及怎样返回家里的单子,而且,上面还写有她家庭电话和住址。起初我们总是会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安排活动而困扰,找不到什么事情干,後来才知道,他们是为了给我们自己足够的空间。并且,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晚餐,都是Linda精心烹饪的。
Alice是家中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成员,这个七岁的小女孩儿非常可爱也很聪明。我们离开牛津的前两天才彻底地玩在一起,虽然有些晚,但是我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没有太多的顾虑和烦恼,我们一起抓住猫的尾巴,一起在房间里捉迷藏,也一起玩我教她的瞎子摸鱼,还有寻宝游戏,在草地上打滚做动作,还有一起画画,帮她想少得可怜的家庭作业。走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多,她还没有起床,我也没有跟她说再见,但是在心底默默祝福:好好地长大,快乐地长大,无忧地长大。那样快乐的天使会一直快乐下去的,对吧。
一个月前,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任何的交集,一个月後我们为彼此留下短暂的美好回忆,带着对彼此的祝福,微笑着祝对方好运,说:再见。
在英国,我们学习的地方是牛津大学的布鲁克斯学院(Brookes University),其与众不同的是: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从校园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甚至连正式招牌也没有。在这个多雨的城市,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葱茏的绿叶中绽放着娇艳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带着几百年斑斓文化积淀的历史厚重感。
起先有些埋怨寄宿家庭不接送我们去学校,後来却是庆幸。每日清晨搭乘十二号车,到女王街,坐上只有在英语课本封面上才看得到的双层巴士五号车,上二楼,第一排靠右的位置。看清晨的牛津被笼罩在朦胧的雨中,或是缕缕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干净的街道上,撒下片片美丽的光晕。
入学第一天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分班测试,我所在的班级有四个中国同学和七个西班牙同学,巴西和俄罗斯各一个还有两名意大利同学,共十五人,我们组成了妙趣横生的国际课堂。刚开始,还不太适应地道的英式发音,但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频繁的互动交流,我们逐渐被这种轻松愉快的开放式教学深深吸引。在课堂上除了被要求必须说英文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行为上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肢体上的行动也不会被约束,甚至老师有时候也会坐在桌子上盘着腿跟我们交流所以毫无压力。然而最有趣的是跟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大家都带着自己国家的口音,都听得似懂非懂,却用会说话的眼睛和甜美的微笑彼此传递着心中的想法和快乐。
另外,在运动场上,其他国家的孩子们生龙活虎,排球、篮球样样拿手,快速列好队伍,摆好姿势火力全开。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显得很不自然,运动技术也确实不高,在场上乱跑,排球棒球之类的运动更是根本没有接触。
瞧这可爱的一家子
刚到英国的时候已经是黄昏,还没下车就被寄宿家庭人群中唯一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儿所吸引了,心里默念到她们家里吧,到她们家里吧。那个女孩叫做Alice,後来我们真的被分在了一起。她家里共六口人,一直负责我们生活的是她妈妈Linda,一位胖胖的可爱的女士,同时还有Linda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女朋友,同住在这幢三层楼的房子里。对这家的认知,要先从Linda说起。我们去的第一个晚上Linda就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地图,钉在一起的还有张告诉我们怎么找到学校以及怎样返回家里的单子,而且,上面还写有她家庭电话和住址。起初我们总是会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安排活动而困扰,找不到什么事情干,後来才知道,他们是为了给我们自己足够的空间。并且,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晚餐,都是Linda精心烹饪的。
Alice是家中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成员,这个七岁的小女孩儿非常可爱也很聪明。我们离开牛津的前两天才彻底地玩在一起,虽然有些晚,但是我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没有太多的顾虑和烦恼,我们一起抓住猫的尾巴,一起在房间里捉迷藏,也一起玩我教她的瞎子摸鱼,还有寻宝游戏,在草地上打滚做动作,还有一起画画,帮她想少得可怜的家庭作业。走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多,她还没有起床,我也没有跟她说再见,但是在心底默默祝福:好好地长大,快乐地长大,无忧地长大。那样快乐的天使会一直快乐下去的,对吧。
一个月前,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任何的交集,一个月後我们为彼此留下短暂的美好回忆,带着对彼此的祝福,微笑着祝对方好运,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