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走访调查,研究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问题,揭示当前大学生就业严峻,主要表现在体育生就业率低及不均衡;分析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体育生就业市场供需错位,就业渠道狭窄,专业教育缺乏特色及个人能力不强等因素;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教育与就业环境下,只有通过体育专业改革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拓就业渠道及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专业 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b)-0076-02
  在前两年《现代快报》头版报道:建国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最多一年已达699万人,就业情形是中国教育改革扩招后最严峻的一年。伴随着2000年中国高校扩招,众多高校体育专业也有很大的扩招,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上涨,而社会需求及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却没有跟上,特别是相应岗位的数量的限制,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需要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开拓学生的就业面,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学校加强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以缓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1 就业率下降
  近年来,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大学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却成为不争的事实,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更为严重。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多,体育专业就业人数也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在校大学生有40 000余名,毕业学生高达10 000多人,有190多个体育教育专业,54个运动训练专业,106个社会体育专业,24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以及33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专业就业口径相对别的专业更小,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专业性较强等因素,造成社会对体育事业的整体重视低下;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应聘时的可选择空间有限,就业岗位奇缺,造成就业率低下。
  1.2 就业不均衡
  首先从学校层面上分析,国家重点985、211等名牌大学及体育院校,就业率高达75%,别的学校只在60%以下,从地区分布上分析,经济水平较高或东部发达城市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较好,能吸纳较多的体育专业学生,当地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63.8%,而中西部欠发达城市,提供给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极少,低于其他专业的就业岗位。这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与经济发达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经济水平越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越高,促使对体育需求越高,提高了体育专业的就业率。
  2 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
  自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2003年,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2005年达338万,2009年高达611万,2013年突破近700万,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将要求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然而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中小型公司的破产倒闭,大型公司降薪裁员,社会待就业人员大大增加。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7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并且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有持续下降趋势,造成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2.2 体育专业社会就业渠道狭窄
  近年来国家提倡“健康中国”,但全民健身意识相对很弱,特别是在劳动力密集的城市,人们对运动或健康的概念薄弱。社会对体育的投入及人们对体育的消费不足;社会提供的体育场所设施相对较少;在社会公众对体育的观注更少,这样社会对体育专业学生需求更少,据相关研究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主要在体育教师、健身房及相关的培训行业、自主创业及考公务员等,就业渠道非常窄。
  2.3 学校实践教育不足及学科设置缺乏特色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国很多大学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时,缺乏实践教育,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理论与实践不能衔接;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更为明显,没能加强素质教育而是沿袭应试教学的传统模式。各体育专业培养学生时,适当减少理论或增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开拓体育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针对社会用人单位着重培养,迎合市场需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对市场对体育专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而合理规则课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另外,部分高校课程设置陈旧不堪,不符合社会潮流,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没有开设新专业或新课程,脱离了社会的需求,造成后果是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4 体育专业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及观念缺陷
  个人能力是影响就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体现。但是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就业口径小,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以及相对其学科学生基础文化较为薄弱等因素的原因,造成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低,能力相对单一。加上体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太强,对自己认识不足,实践能力差,文化基礎低等因素,将大大影响其就业效果。
  同时,社会对体育生的认识偏差,认为体育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学生素养低,在同等条件下,不愿意用体育生,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另外,大学教育已是“大众教育”,而体育生却没随着社会形势做出调整,在就业选择上还处于理想化,不能认清现状,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现象。
  3 改善体育专业就业率的具体措施
  3.1 扩大就业渠道
  政府搭建平台,扩大就业渠道,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并加大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投入,举办专项招聘面;开拓就业方向,除了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师,还有现在流行的健身俱乐部教员、服务型的体育产业公司都是就业方向,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继续深造,鼓励开办小型体育产业公司,促进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等,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有效缓解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各大学院建立与健全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就业指导工作,收集招聘信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3.2 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与学院协调配合,做好课程专业调查分析,调整培养方向,修整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去培养学生。以“一专多能”目标,培养出扎实基本功,专长的专项体育技能。学生一进校就选专项,让学生大学4年主要训练一个专项,如网球、高尔夫球、跆拳道等,这些专项社会需求量很大;同时学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如到健身房去做兼职教练、社区从事体育指导工作义工、进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等。这些社会工作经历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尽快适应社会,尽快融入社会工作。此外,通过具体社会实践工作,培养体育生的实践能力的适应能力,在突出“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开拓就业方向,突破体育就业的局限。
  3.3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夯实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重视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扩大学生知识面,广泛猎取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新生入校后,协助学生分析自我,规划职业目标,尽早为职业目标努力,在学科选择上与设置相协调,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培养有较强的专业水平,通过教学改革,以一主多辅的专项技术,在专项运动能力上,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的水平,要求学生课后参加训练队,由专业教师指导训练,寒暑假学生也要参加训练,切实提高专项水平,提高就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引导学生继续深造。
  4 结语
  就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表现在就业率低及就业不均衡等现象,需要学生自身提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观;需要学校推进教育改革,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同时学校与政府协同合作,扩大就业渠道,扭转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悲观局面。
  参考文献
  [1] 郝鑫.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08(14):117-118.
  [2] 李春梅,颜春元.浅谈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J].湘潮月刊,2011(1):140.
  [3] 房晋.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81-83.
  [4] 肖辉赞.大学毕业生择业意识培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6):661-662.
  [5] 王贤国.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就业的法律意识[J].大连大学学报,2002,23(5):106-108.
  [6] 刘伟春.对21世纪体育院系大学生培养就业意识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107-109.
  [7] 李旺,羅斌.紧跟新时代,培育新理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3):126-128.
  [8] 柳明旺.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的探索[J].教书育人,2002(2):30-32.
  [9] 王征.德法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3):90-92.
  [10] 金蕾莅,樊富珉.北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队伍现状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2(1):31-33.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分析了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副攻快攻技术的得分情况、落点情况以及进攻特点。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女排相比较,中国女排副攻快攻技术运用次数比较多,得分比率较高;1号位和6号位是中国队的快攻扣球的主要落点;中国女排副攻快攻特点主要是以背飞、短平快为主,背快、前快、背溜等其他扣球为辅。  关键词:女排大奖赛 中国女排 副攻快攻技术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在高校中推广排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为国家排球运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运动人才。但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的今天,排球运动却在许多高校遭受到了冷遇,究其主要原因,既有我国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存在,也与社会态度、学生兴趣以及教学方法有着直接关系。该文对高校排球运动课程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我国高校排球运动课程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
创伤性膈疝是由于各种胸腹部损伤使腹内脏器经由膈肌的薄弱裂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脱位进入胸腔所致。我院于2000年7月~2005年11月成功实施15例创伤性膈疝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现
摘 要:通过介绍桑给巴尔广播孔子课堂的武术教学概况和教学中的问题,该文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结合当地文化提出了“康噶太极”的概念。同时,从教学器材的准备、教学项目的选取和功夫教师的本土化对当地的武术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伊斯兰教地区 对外武术教学 斯瓦西里语 康噶太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c)-0239-02  The Gong F
摘 要: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本文将我国近十年关于2型糖尿病大鼠运动疗法的文章从运动对血糖水平、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效果和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干预效果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 运动疗法 血糖 瘦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 要:随着中长跑竞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成績的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包括绝对速度和专项速度,并在中长跑竞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长跑速度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希望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长跑 速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a)-0035-02 
目的探讨区域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gional retrograd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RRLC)的操作方法、意义与合理性。方法2001年6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RR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3月,353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恶性肿瘤者进行452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