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患者静脉血管穿刺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yh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血管护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科室6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后,神经内科患者穿刺时减少了痛苦,同事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本文提出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关键词】神经内科;静脉血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8-01
  神经内科病人由于疾病所致的血管条件差,再加上老年患者居多,住院时间长,反复穿刺,可伴有意识障碍等原因,导致穿刺难,穿刺成功率低,使患者痛苦增加,情绪急躁,常常会引发护理纠纷,因此加强对患者血管的护理,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尤为重要,现浅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神经内科60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80例。
  1.2 神经内科患者的血管特点
  1.2.1 脑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居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逐渐减退,大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大,皮肤组织松弛等问题。
  1.2.2 长期卧床的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血管位置浅,暴露充分,但血管管壁脆,易滑动,且皮肤松弛,握拳后指掌关节明显高于手背肌层组织。
  1.2.3疾病导致的全身浮肿患者。
  1.2.4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常见因素,此类患者皮下脂肪丰满,血管通常不隆出皮肤。
  1.2.5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严冬或天气多变的季节,此时的血管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而不充盈。
  1.2.6 疾病反复发作住院时间长,穿刺次数多,对血管的伤害大。
  2 护理措施
  2.1 日常护理
  2.1.1多吃能够软化血管的食物,如黑木耳、香菇、蜂蜜、枣等。
  2.1.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运动,提高血管充盈度。
  2.1.3戒烟限酒,减少血管的硬化。
  2.2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2.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常是多次住院的患者,经常惧怕穿刺,因此穿刺要求高,作为护士须保持愉快的心情,不急不躁,增加自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治疗目的,取得合作是操作成功的第一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2.2.2穿刺前血管的准备
  (1)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患者采用热敷法依然很难让手背静脉充盈,此时可让老年患者双手放入温水中浸泡10min左右,也可使手背静脉完全充盈,血管扩张。另外,还可用盐水瓶或热水袋灌开水暖手,也可使手背静脉网增加血流量,以达到血管扩张的目的。【1】
  2.2.3穿刺时的注意事项
  (1)穿刺时嘱患者勿握拳 握拳可导致血管变扁平,使血管充盈不够,造成穿刺失败,穿刺者用左手握其并拢的五指,使手背皮肤绷紧形成自然斜面,左手大拇指固定血管,常规消毒后,针头与皮肤成15-30°沿血管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固定。【3】
  (2)直接或间接穿刺血管 对于一般患者的血管而言,穿刺时使针头与皮肤呈30°角,快速直接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针,达到进入血管的需要长度。如对高热、脱水的患者因血管充盈度不够,采用直接穿刺法,就很容易使针头压迫本身不够充盈的血管腔而刺穿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对于此类血管,应采取间接穿刺法,即先穿入皮肤,再沿血管侧面刺入血管腔效果会更好些。【2】
  (3)部分患者血流速度慢,穿刺时由于回血慢,就会误以为穿刺失败,此时穿刺速度宜慢,可以边穿刺边捏回血,同时护士平时要勤于练习,以培养自己进针的良好感觉,对于穿刺是否成功做到心中有数。
  (4)逆行穿刺: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其优点是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可以弥补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缺点,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
  (5)对浮肿患者,可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事先用手向四周挤压穿刺部位,暂时驱散皮下水分至水肿消失,即可显示静脉血管,消毒后在静脉上方做直接穿刺。对血管较细的患者,穿刺前选择小号输液针头,穿刺时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以防刺穿血管。末梢循环差的患者,穿刺前先用热毛巾热敷穿刺部位,等局部血管充盈后再进行穿刺。
  2.3妥善固定 特别是老年患者及意识不清患者应固定牢固。
  2.4拔针的护理
  2.4.1老年患者或者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者,不宜自己按压穿刺,应帮助其按压,以避免因按压不正确导致皮下淤血。
  2.4.2正确拔针的方法:拔针时应先将手指腹顺静脉走行平压在覆盖穿刺部位的小敷料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而且要大于两个穿刺点,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2min~5min,一般不致皮下淤血。
  2.5经常巡视病房
  2.5.1如遇有液体渗出现象,应及时拔除针头,重新穿刺,同时对渗出部位采取措施,预防组织坏死保护血管,可选用土豆切成薄片敷于肿胀处,定时更换,同时抬高肿胀患肢。
  3 结果
  减少病患的痛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经过以上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一方面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增强了成就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惧怕穿刺的心情,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科室满意度也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纪宏菊.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6.2
  [2] 殷磊.基础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2
  [3] 陈娟萍,范子英.握拳及不握拳手势在手背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56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84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根据术前压痛点、局部封闭疗效和跟骨骨刺情况综
【摘要】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展开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6例采用通心络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符合小儿高热的门诊留观患儿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和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各112例。疗程均5d。期间定时记录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评价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各时段体温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67
期刊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社区服务站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 结果 本组研究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进行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治愈为28例,显效为32例,有效为23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6.5%。 结论 应用中医骨伤疗法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