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各大院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教材选用、教学环境、学习方法、考核方法等教学环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以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教师在交通运输经济系列教学中运用项目导向法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可作为相近专业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关 键 词] 项目导向教学法;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04-02
一、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内容为中心,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教學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改革尝试。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概述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单向的交流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突出知识性,以完成任务后所得的分数作为外在的激励手段。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双向的交流方式运用知识和技能。突出实践性,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从不会到会的心理愉悦作为内在的激励手段。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模式,使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逐步具备实施该类项目所需要的关键能力。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协调以及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构建
(一)基于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特点,确定能力培养导向的目标方案
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运输经济理论与生产设计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内容具有理论系统、实践性强等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常缺少活力,学得既枯燥又辛苦。项目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向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
根据课程特点,我们将工厂总图运输、运输组织学和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及课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过程围绕“建昌物流园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展开。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知识点,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分析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新思路
“项目为导向”的新思路不再是传统形式上的教师将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讨论、答疑等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引入课堂。运输经济系列课程项目内容设置如下:
课程一:工厂总图运输,项目任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及总图布置);
课程二:运输组织学,项目任务(项目工艺流程设计);
课程三:运输技术经济学,项目任务(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不确定性分析);
课程四: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项目任务(项目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
四、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一)实施方案
项目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围绕内容、活动、情境、结果四大要素,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突出学生主体能力,使教学和学习模式实现方向性转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法教学应用,由教师将项目任务书下发给学生,给学生布置典型的项目任务,讲授项目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及具体要求,然后由各学习小组分别讨论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与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确定最实用的实施方案;教师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点进行演示,学生最终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方案。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答辩,汇报项目实施过程,教师制定考核标准,最后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方式综合确定考核成绩。
(二)教学组织形式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是按照一个完整项目的实际操作流程来进行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多方合作形成项目学习共同体,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发现和发展个人能力和才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将学习变成创造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的新思路设计课程项目。项目教学的实施,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在项目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发散性思维,激发学习自主性。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后,各小组按照已确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项目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对项目工作成果进行演绎展示,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师生共同讨论;评判指导教师点拨指导,修改后审核通过;归档或应用。
以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式,能发挥学生在项目导向教学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专业知识,体验项目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是向导和顾问。在学生独立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完成项目,引导学生向独立研究的道路前行。 (三)项目导向法的运用实例
下面通过“项目财务评价”来说明项目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下发项目任务书
确定项目目标:根据运输项目交通量、投资与运营计划等资料进行运输项目财务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定项目任务:结合课堂讲授的知识,讲解可行性研究中的数据调查方法及工程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等原理。结合实际数据,引导学生应用已学方法进行运输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财务评价。
(二)讲授项目任务
项目财务评价的思路及方法;财务评价运用的指标与主要标准以及评价所依据的基础数据和条件。
关键任务点:掌握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估算、营运总成本估算、利润估算、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定制、实施项目方案
学生接到各自的项目任务后,首先制定项目财务评价方案,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如财务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等,最后做出评价。教师进行全程指导。
(四)讨论与考核
先由学生对本组的项目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各小组进行讨论、互评;根据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项目完成情况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成绩作为项目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五、项目导向教学法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形式及内容,开创了新型教学模式。考核内容不再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积极性,注重的不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同时,通过建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将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考核。考核方式是通过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实际贡献,全面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工作态度与团队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终结性考核是对项目完成效果的考核。此项考核将项目成果与项目答辩评审相结合,项目成果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检验教学效果、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通用能力成果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沟通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等能力的考核。这些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积累的,是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
六、总结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优势明显。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尊重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在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开展探索活动,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为高等院校多数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也可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秀丽.任务导向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14):249.
[2]张学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90-91.
[3]彭金华.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6(19):215.
[4]单培凤.关于项目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115-117.
[5]徐学红.“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EDA技術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108-109.
[6]韩聪颖.应用型本科项目导向式教材的编写探索:以《交通运输规划实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88-189.
[关 键 词] 项目导向教学法;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04-02
一、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内容为中心,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教學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改革尝试。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概述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单向的交流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突出知识性,以完成任务后所得的分数作为外在的激励手段。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双向的交流方式运用知识和技能。突出实践性,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从不会到会的心理愉悦作为内在的激励手段。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模式,使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逐步具备实施该类项目所需要的关键能力。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协调以及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构建
(一)基于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特点,确定能力培养导向的目标方案
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运输经济理论与生产设计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内容具有理论系统、实践性强等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常缺少活力,学得既枯燥又辛苦。项目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向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
根据课程特点,我们将工厂总图运输、运输组织学和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及课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过程围绕“建昌物流园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展开。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知识点,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分析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新思路
“项目为导向”的新思路不再是传统形式上的教师将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讨论、答疑等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引入课堂。运输经济系列课程项目内容设置如下:
课程一:工厂总图运输,项目任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及总图布置);
课程二:运输组织学,项目任务(项目工艺流程设计);
课程三:运输技术经济学,项目任务(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不确定性分析);
课程四: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项目任务(项目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
四、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一)实施方案
项目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围绕内容、活动、情境、结果四大要素,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突出学生主体能力,使教学和学习模式实现方向性转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运输经济系列课程的项目导向法教学应用,由教师将项目任务书下发给学生,给学生布置典型的项目任务,讲授项目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及具体要求,然后由各学习小组分别讨论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与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确定最实用的实施方案;教师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点进行演示,学生最终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方案。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答辩,汇报项目实施过程,教师制定考核标准,最后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方式综合确定考核成绩。
(二)教学组织形式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是按照一个完整项目的实际操作流程来进行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多方合作形成项目学习共同体,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发现和发展个人能力和才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将学习变成创造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的新思路设计课程项目。项目教学的实施,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在项目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发散性思维,激发学习自主性。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后,各小组按照已确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项目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对项目工作成果进行演绎展示,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师生共同讨论;评判指导教师点拨指导,修改后审核通过;归档或应用。
以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式,能发挥学生在项目导向教学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专业知识,体验项目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是向导和顾问。在学生独立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完成项目,引导学生向独立研究的道路前行。 (三)项目导向法的运用实例
下面通过“项目财务评价”来说明项目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下发项目任务书
确定项目目标:根据运输项目交通量、投资与运营计划等资料进行运输项目财务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定项目任务:结合课堂讲授的知识,讲解可行性研究中的数据调查方法及工程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等原理。结合实际数据,引导学生应用已学方法进行运输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财务评价。
(二)讲授项目任务
项目财务评价的思路及方法;财务评价运用的指标与主要标准以及评价所依据的基础数据和条件。
关键任务点:掌握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估算、营运总成本估算、利润估算、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定制、实施项目方案
学生接到各自的项目任务后,首先制定项目财务评价方案,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如财务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等,最后做出评价。教师进行全程指导。
(四)讨论与考核
先由学生对本组的项目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各小组进行讨论、互评;根据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项目完成情况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成绩作为项目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五、项目导向教学法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形式及内容,开创了新型教学模式。考核内容不再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积极性,注重的不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同时,通过建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将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考核。考核方式是通过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实际贡献,全面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工作态度与团队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终结性考核是对项目完成效果的考核。此项考核将项目成果与项目答辩评审相结合,项目成果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检验教学效果、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通用能力成果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沟通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等能力的考核。这些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积累的,是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
六、总结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优势明显。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尊重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在运输经济系列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开展探索活动,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为高等院校多数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也可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秀丽.任务导向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14):249.
[2]张学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90-91.
[3]彭金华.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6(19):215.
[4]单培凤.关于项目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115-117.
[5]徐学红.“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EDA技術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108-109.
[6]韩聪颖.应用型本科项目导向式教材的编写探索:以《交通运输规划实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