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CFO如何规避个人风险?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企的CFO确实难做。
  仅牢狱之灾就足够吓退所有的CFO——老板出事了,CFO跟着进去的屡见不鲜。
  那么作为CFO,该如何在民企做事呢?
  
  不要抱怨民企太乱
  
  民企发展从注册公司,到一天天长大,有其艰辛复杂的过程。老板从最初的一人,逐步发展到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的规模,营收也从千元、万元、亿元逐步发展起来,不可能像外企、国企那样一开始就有明细规范的账目。
  民企一定是从记流水账开始,甚至流水账都不全。随着企业规模的日渐成长壮大,才逐渐聘请得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等到发展壮大后才聘请得较知名的CFO,帮助理账、理财。有人会说:一开始就规范起来不更好吗?到后来再理账的成本太大了吧?这话有道理但不现实,是书生之见。民企头几年生存问题还没解决,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理账?那些创业伊始就规范的民企几乎全死掉了。要求刚出生的婴儿就长好一口牙,是絕对不现实的。
  在美国,每年有4000万家新企业诞生,其中35万家能够破壳成长,概率是8.75‰,最后能站住脚跟的只有四万家左右,也就是说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1‰。用我的话说,是每年新诞生的企业,能够活过婴儿期进入成长期的不到百分之一,能够进入成熟期的只有千分之一。在目前的中国,创业机会也许比美国多,但企业生存环境可比美国差多了。在这种为生存而战的道路上,不要苛求民企有完整规范的明细账目,就像不要批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丢失很多档案一样,能活命就是奇迹。有命了,才能逐渐整理仪容,才谈得上规范。
  所以,那些在大企业、成熟的品牌企业做过CFO,空降到民企后一定会感觉到企业财务账目及管理很乱。很乱是现实,怎么办?只有一种答案:日渐规范。最近我推荐了一位CFO到正在快速成长的有近千人的民企。老板第一次见CFO,就直言说:“我们这里的管理很乱,您要有思想准备。正是因为乱才请您来。要啥都规范好了,还请您干什么。”后来这位CFO对我说:“确实很乱,慢慢理顺,我一定把CFO做好!不负老板和您的期望。”
  
  获取老板的信任
  
  民企的CFO是为老板管钱的,也是经营钱的,这是企业最核心的东西,是老板最私密的东西。那么该如何获得老板的信任呢?
  职业操守是第一位的,在过往的从业经历中,没有任何不良记录。我们曾对一位CFO做职业背景调查时,发现他有利用掌握企业财务信息,威胁老板给自己涨工资的行为,我们就放弃了推荐。
  入职后,CFO还要经得起老板的考验,这些考验有很多。但无论如何考验,作为一名CFO,只要没有任何自肥行为,身正不怕影子斜,总能经得起考验。当然老板对CFO的考验,不是考验完就了事,这种考验是长期的,不定时的,在遇到重大利益、重大变故面前考验你。
  CFO要想获得老板的信任,还要经得起专业能力的考验。这种专业能力体现在日常疑难财务问题的处理上。俗话讲:“扛活不看东,累死也无功。”作为CFO应该知道老板最关注哪些问题,哪些是老板的疑难财务问题。尤其上任之初,如能解决老板最关心的一两件不大不小的疑难问题,会立即获得老板对你专业能力的认可。为此你需要做一个有心人。
  
  让老板摆脱杂事
  
  民企老板在创业初期,肯定要自己处理财务杂事。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杂事肯定越来越多,但老板也有越来越多的重要事情办,这常让老板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如果此时CFO能够及时替老板处理些杂事,比如:日常与工商、税务、银行等方面打交道的事情,老板必然会轻松许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经营方面的事情。作为CFO,应该是应付对外专业沟通方面的高手。如果企业规模更大时,应对这些杂事可以安排具体专人来处理,形成常规机制,这样可以把小问题化解在日常的工作中,而不能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给企业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让老板尽量不插手
  
  作为CFO,虽然职责是管理企业财务,但老板并不一定就不插手。因为企业是从小发展而来的,老板习惯了一竿子插到底,有时仍不由自主地管起具体的财务,甚至绕过CFO直接安排CFO的下属做事情,更甚至让下属做完了还对CFO封锁消息。这在民企里很普遍。作为CFO,也不必为此苦恼和生气,因为在这个企业里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不过,老板插手财务毕竟给CFO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但要做到减少老板插手具体的财务,也不容易。除了获取老板的信任、尽量在沟通中彼此信息对称外,还要注意逐步规范财务流程、制度。
  规范财务流程制度,要事先征得老板的认同。而让老板认同的前提,就是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从老板的利益出发,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方法和老板沟通,让老板明白你制定的所有财务制度是没有任何私心的。老板认可了制度,还要让更多的关键岗位上的人认可制度,这就需要借助老板的力量来推行。老板和关键岗位上的人认可了制度,自然也就认可了制度带来的结果。只要完全按照制度规范走下来,老板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担心和疑虑。
  制度流程执行初期,老板或元老骨干有时还会时不时违反流程制度。此时CFO既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向老板和元老们兴师问罪。不管不问,会使制度形同虚设;兴师问罪,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被认为沟通力不够,太僵化教条,给自己以后开展工作带来新的困难。所以,这时你要用心平气和、以退为进的策略与老板沟通,让老板从根本上认识到不遵守制度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样老板以后会遵守制度流程。只要老板坚持了,元老们就无话可说了。你没有必要和元老们去争,因为根子不在元老,而在老板。
  做到这些,一般情况下老板也就不插手你的事务了。
  
  稳妥应对“皇亲国戚”
  
  不少民企里都有老板的“皇亲国戚”。而“皇亲国戚”最多的,往往就是财务部门。这些人有的专业,有的不专业;有的职业,有的不职业。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对老板很忠诚,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
  有些CFO往往看不惯这些人,甚至对这些人横挑竖拣,给人感觉就是在“治”这些人。那些忠厚的“皇亲”会忍耐,而那些刺头的“国戚”则会我行我素。当你按制度要修理这些刺头“皇亲国戚”,老板也许为了支持你工作,让这些人暂时下岗,你可能也许为一时的胜利而高兴,一鼓作气引进一些专业人士,连那些忠厚的“皇亲国戚”也晾在一边,甚至扬言让残余的“皇亲国戚”也下岗。如果到这一步,CFO自己也许就快下岗了。因为此时一定有许多不利于你的话传到老板耳朵里了,老板就会质疑你的管理能力,甚至你的动机。接下来,可想而知……你只有主动辞职。
  最好的办法,是对“皇亲国戚”不轻动,最多就是赶走那些刺头的,紧密团结那些忠厚的。因为这些忠厚的“皇亲国戚”对你的评价决定着你能否转正。毕竟老板和你接触很少,而你这些属下天天要和你接触,他们就是老板的眼睛、耳朵、鼻子,对你的表现时刻做着评判。他们就是监督者,是评委,你只是演员。一般,老板是相信他们的评价的。
  请牢记,在企业还没有做到特别大的规模时,老板仍主要是靠信任支撑管理的。你把老板的“皇亲国戚”都赶跑了,等于蒙住了老板的耳目,老板一定会派其他“皇亲国戚”来监督你,甚至比原来的更令你头疼。
  
  为自己构筑防火墙
  
  做大后,民企一般会外请CFO。外请的CFO,顾名思义是外人,外人就有很多事情不能知道。但有些事情也是尽量少知道为好,自己麻烦也少。为此,作为外请的CFO,应该为自己筑起一道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如何筑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为老板设一财务秘书。这位财务秘书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是老板的人;第二是财务专业人士;第三,办事牢靠之人。老板个人的私人账务,一律由老板的财务秘书来处理。至于怎么处理,CFO不去过问。老板财务秘书的账目,只要和公司正常的财务之间总数对接清楚了,禁得起常规的财务审计就行。
  主动为自己设置一个信息盲区,对自己的职业安全非常有帮助。
  
  坚持原则地提供人性服务
  
  除人力资源部门外,财务是最容易和其他部门发生摩擦的,尤其是与经营部门。
  例如:当经营部门的人员拿着发票来报销时,财务人员左审右问,搞得别人很不舒服。经营部门会认为财务人员不信任他们,自己辛辛苦苦在一线战斗,受尽了委屈和艰辛,到后勤部门来办事还要受委屈,像审贼似的。其实财务人员只是在正常尽职,理应质疑每笔费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替企业和老板把好钱的出口。虽然这是工作要求,但CFO完全可以在原则的基础上做到有情操作。比如:培训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既做到按原则办事,又让人感觉有亲和力。
  又例如:一线经营人员费了千辛万苦,求来了一个大单子,谈好了条款必须在五点下班前盖好章,或者打一笔款,结果到了财务部门被出纳冷冷的一句话给挡了,于是三急两急就干起架来。面对这些容易和其他部门发生冲突的事情,应该有应急预案。
  总之,要在确保公司利益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其他部门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五年跳槽比较适宜
  
  经常有CFO问我:多长时间跳一次槽合适?我回答:五年左右。有一位CFO在一家企业连续服务了六年,我问他为什么不跳槽。他说老板对他不薄,必须忠诚于老板,而且老板离不开他,别人来了还真接不了他的活儿。这位CFO所说很有代表性。但我劝这位CFO还是换一家公司,干长了容易出事。这位CFO没有听我的,结果过了一年多后,企业真出事了,他和老板一同进去了,到现在也没出来。很不值。
  为什么CFO不宜干长?因为干长了知道得太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对业务工作是好事,对自己的职业安全是坏事。
  做企业完全遵纪守法,有什么可担心的?遵纪守法也不見得不出事,只是出事概率小而已。因为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尤其赚钱时,就不是你有事没事的问题。我五年前就在《中外管理》撰文:企业做大了是社会的,只要做大了就有很多人“惦记”你,赚钱了就有了太多的社会利益关联方“关联”你,任何一方出问题都有可能把企业牵进去。所以,企业做大赚钱了,不是自身出事与否的问题,而是与企业有社会关系的人出事与否的问题。况且,在当今中国社会,作为民企你怎么干都带着原罪,所以做大了不出事才是偶然的。
  因此,作为最直接与资本打交道的CFO,在信息获取到一定程度后,应该主动换一家企业,是对自己的一种职业保护。但太短了也不行,老板会认为你职业稳定度不够。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CFO们会遭遇另外一种尴尬——很难找到一家能让自己连续服务五年的企业。原因是企业的生态环境太差了,随时都可能被外力击倒,不少CFO都是被动跳槽。所以,要找一家生命还能够延续五年以上的规模企业,得瞪大眼睛,除了战略眼光外,还得靠运气。
  
  CFO难做,本质为何?
  
  为什么民企的CFO难做呢?许多人把罪责归咎于老板。错,老板更愿意遵纪守法,因为他拥有资本,他是穿鞋的人。如果哪位老板在创业时就想着要违法乱纪,那他一定不会选择创业这条路。
  因此,民企CFO难做的背后是老板难做,是企业难做,是企业的生态环境太差。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慢慢地适应和改变。相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复杂恶劣的民企生态环境,也许正是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是大国崛起的道路上遇到的风和雨。管理
  (本文作者系北京腾驹达猎头公司董事长、首席顾问。E-mail:jingsuqi@timehr.com)
  责任编辑:化 石
其他文献
基业长青是企业的终极梦想。在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的《2008:中国常青企业文化研究》的咨询报告中,特别将常青企业分为国企和民企两类来进行对比分析。  这是基于《2007年中国常青企业文化研究》报告从企业文化的分类与特征介绍入手,将企业进行了整体特征划分,提出了象文化、鹰文化、狼文化、羚羊文化等四种文化类型。在此分类的基础上,2008年再考察了民企与国企的组织关注重点是内部还是外部、组织工作
期刊
“我解雇了一个家庭……”    那件事发生在将近11年以前,但约翰吉本斯仍然记忆犹新。那天,他不得不通知120个老员工,由于受到了海外低成本工厂的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他们都将永远失去在罗德岛服装首饰厂的工作。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英格兰珠宝工业是由一个紧密联系的、封闭的工人社区构成,所以来自同一家庭的几代人都在同一工厂工作。”工厂的人力资源总监吉本斯说,“所以,在这一天,我解雇的是来
期刊
汽车业,似乎成了全球经济危机中的“冤大头”。从美国“汽车之城”的萧条,到以高盈利率著称的日本丰田的首亏,一系列老牌汽车品牌在全球漫长的战线上,面临全线萎缩。  而许多中国车企对这场“混乱”中的机会正充满了期待:内需市场的支持,成本方面的“传统优势”,老牌车企的“跛脚”,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兴起带来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当巴菲特出手投资中国汽车业时,给人们带来的想象空间可想而知。  但是,“定
期刊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浙江统计年鉴》的规定,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这一概念,曾经将民间资本与地下钱庄划上了等号,多年不见阳光。  然而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之后,活跃经济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成了主流的声音,民间资本也借机扬眉吐气。央行接连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一时间,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的浙江,
期刊
漫谈“欲望管理”之二    “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这恐怕是每个管理者心向往之的。但这样的状态需要给精神一个支点。    “什么是深?”    笔者早年曾经遇到一位老师,一次在课堂上提出个奇怪的问题:“什么是深?”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就这个提问,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暂时放下杂志,做一番有益的思考。  当时很多同学试探着回答,比如“深就如同一口井”之类,但老师频频摇头。当时笔者脑
期刊
研究王永庆和台塑集团已5年有余,不久前我还曾见到王永庆董事长,当时他的身体还很硬朗。甫然听到噩耗,一时真是无法接受……尽管事过多日,但心中悲恸仍无法抹去。他在凌晨睡梦中去世,亦可谓仙逝;又因为他以92岁高龄,长途跋涉飞往美国,考察金融危机将给世界石化工业带来的影响……所以最终留给后人一个圆满的总结:生死两勤劳!    制度!  在王永庆眼里,他的台塑王国根本就是一组制度。  他一向要求他的管理层务
期刊
两大危机的相同点何在?  当今,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朋友集会,甚至街头巷尾,无不谈论“金融海啸”与“奶粉危机”。这两件事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中心的中心议题,也许“奶粉危机”与“金融海啸”在规模与影响上是不能相比的,但这两大事件爆发之后,人们都不得不思考:这两件事的底蕴惊人地相似。  如果我们对它们背后的动因认识不清,就无法杜绝以后祸害重演。  首先我们要理清二者相似之处:  第一,它们的出现如同泰坦尼
期刊
编者注:当我们遥望大洋彼岸争论是隔岸观火,还是赤膊相救时,殊不知这场灾难的根源也有我们的份儿。我们更应该思考:该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强大而平衡的经济体。    2008美国金融危机势将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并将进一步深化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全球经济危机。  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一个是微观角度,即它发源于美国房屋市场的泡沫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几乎无规范之下的无限操作,酿成了金融风暴,重挫了股市,瘫痪
期刊
严峻的牛年,该做什么?    和每年一样,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午餐,照例是杨辉坐东请部门全体成员吃一顿。  往年的这顿饭,通常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述过年回家乡或去外地度假的见闻,现学现卖刚听到的好笑段子,还不忘记经意不经意地嘲笑一下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在轻松中蕴涵着新一年大干一番,撸胳膊挽袖子的豪迈。  不得不承认,今年稍有不同。  杨辉早在春节期间就盘算过好多次,目前的原则是以现
期刊
“快”泥潭    国内,“毒奶事件”推倒了乳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滔天的谩骂中混杂着企业微弱的忏悔,一场针对乳业全行业的信任危机迅速蔓延开来……  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如火如荼上演,崩溃面正逐渐扩大……  殊不知,乳业危机的元凶并非三聚氰胺。是快速扩张引起的管理失控、疏于监管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两极分化的奶源模式,最终让中国民族乳业濒临悬崖。  “毒奶事件”也不是孤立的,机会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