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与疼痛敏化调控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敏化和脊髓后角的中枢敏化是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多种伤害性刺激能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中特异性激活和表达增多,这种现象能被MEK特异性抑制剂所明显阻断,并能使明显减弱伤害性刺激所导致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可见,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疼痛敏化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RK激活(p-ERK)后可调控一些基因表达和磷酸化一系列底物,参与疼痛敏化调控,并且可能是通过长时程增强方式来改变突触可塑性来实现.随着研究深入,有望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靶位。

其他文献
自发性气胸临床多见,但引起胸导联交替电压的未见文献报道.自2000年9月至2006年9月,我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11例胸导联交替电压均为左侧自发性气胸引起,报告如下。
期刊
脊柱矫形手术是为了纠正脊柱畸形采取的一种治疗手段,常见术式有前路松解和后路矫形手术2种.后路手术损伤大,时间长,出血量较多,通常在俯卧位或侧卧位等特殊体位下施行.患此类疾病儿童大多生理发育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且解剖生理特征亦不同于成年人.如何使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并能在术后顺利苏复.这对手术配合护士在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俯卧位下后路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