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波普艺术的代表安迪·沃霍尔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迪·沃霍尔1928年9月28日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捷克移民家庭,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留下妻子和三个儿子。为了生计,沃霍尔曾跟卡车卖过水果,并在小杂货店当过店员。1945年进入匹兹堡卡内基技术学院学习艺术,准备在毕业后当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暑期在百货商场打工时沃霍尔参与了一些橱窗设计工作,并有机会看到一些著名时装杂志。这给他带来了时尚的感觉。1949年,沃霍尔来到纽约不久就得到为《魅力》杂志一篇文章插图的机会。在随后的几年里沃霍尔拼命地工作,这个时期里他的主要作品是为I.米勒公司创作的时装鞋系列,另外一些商业广告作品也开始经常出现在著名报刊杂志上。1954年沃霍尔首次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学会杰出成就奖。1956和1957年他连续获得艺术指导人俱乐部的独特成就奖和最高成就奖。他的第一次个展是在1952年纽约的一个画廊里举办的,大约在1958年沃霍尔在纽约的一个街区买下了一座四层的房子。这样不到10年,他就成功地在纽约站稳了脚跟。但他并不满足,他现在需要的是进入所谓严肃的高雅艺术领域。在当时的纽约,以莫里斯·路易斯和肯尼斯·诺兰德为首的第二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已经崛起,而约翰斯和劳生伯格等早期波普艺术家也已红极一时。但沃霍尔进入“严肃”艺术家圈子的过程却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最初,他想通过卡通式绘画创作入手,但很快发现利希滕斯坦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他的卡通式绘画遭到了所有纽约艺术经纪人的拒绝,纯艺术界似乎不太愿意接受他,他还得经过一番努力。
  从一开始沃霍尔身上就有一些同以往艺术家们截然不同的东西,例如凡高的蓬头垢面,甚至割掉自己的耳朵,高庚离开巴黎到塔希提岛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源接洽,波洛克整日愁容满面,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而沃霍却离开曼哈顿商业区就不能生活和创作,把自己打扮的时髦光鲜,经常出入一切社交场合,性情随合,讨人喜欢。他喜欢金钱,善于挣钱也善于理财。那种处在于不欣赏其才能的社会中的落魄、孤独、愤怒的艺术家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于沃霍尔。从始至终,沃霍尔对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文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和性,置身于后期资本主义文化或消费社会中,他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并且热切渴望得到这一文化和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他的一位朋友问他:“你是否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沃霍尔答到:“不,我更愿意作一个名人。”沃霍尔以善于知名而知名。
  在60年代初,沃霍尔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艺术发展的方向,这就是波普艺术的必然兴起,他需要的是不同一般的创作主题,以及推出作品的方式。1961年,沃普尔在洛杉机首次展出了他的坎贝尔汤罐头系列,32幅同样的罐头“肖像”。当时的反应并不强烈,沃霍尔需要的是在纽约一举成名。1962年,沃霍尔在纽约展出《八十张两元钞票》,即时引起轰动。同年十月,他的作品被收入在纽约西德尼·詹尼斯画廊举办的重要展览《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者》,参展的有大部分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沃霍尔终于成功地进入了纽约的“高雅”艺术界。随后的几年里,他一发不可收,连续推出了《二十五个彩色玛丽莲》、《玛丽莲·梦露的嘴唇》、《红色艾尔维斯》、《桔黄色的灾难》、《贾桂琳·肯尼迪》等作品,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轰动。1964年沃霍尔在巴黎举办了首次欧洲个展,随后几年是多伦多、科隆、斯德哥尔摩、柏林、伦敦、米兰等地的展览,沃霍尔一跃成为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他变得更为忙碌,除了绘画创作,电影成为其主要创作媒介之一。接受各种媒体的访谈、各大学的邀请去讲课。他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社交中心,各种人物,各界名流杂陈其间。他的社交圈子也不同以往,其中有著名艺术家、名星大腕甚至国家政要。沃霍尔现象随即成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探讨的主题,即使在今天沃霍尔的名字仍然不断地出现在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论说中。
  沃霍尔的创作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常消费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坎贝尔汤罐头,可口可乐绘画系列等。选择这样平淡无奇的题材是想避免传统艺术对于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或内在意义的依赖。沃霍尔自己曾谈到他:“在寻找某种能够显示空洞无物的本质的东西。”第二类是名人肖像系列。为人们所熟知的有玛丽莲·梦露、艾尔维斯·布莱斯利、伊丽莎白·泰勒等明星系列。沃霍尔的大部分名人肖像都是根据电影剧照、报刊照片或招贴画复制而成,沃霍尔完全是有意识地选择已被大众传媒定型,因而已为公众接受了的偶像形象作为其创作的基础。还有一类是与社会暴力行为和事件相关的作品,即《灾难》和《死亡》系列,如《红色种族骚乱》等,其题材亦来自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但沃霍尔的这些作品并不试图评说社会现实,他选择这些题材的主要动机是着眼其传媒性质、大众化与热门话题。
  沃霍尔的创作题材清楚的显示了其艺术的主要内容,即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传播媒介。对应的是战后美国社会的三个主要特征: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正是通过这样的题材,沃霍尔试图消除所谓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他的创作手法以丝网印刷为主,是将摄影图像复制到画布上,并且可以大量地重复制作。并且其作品中的形象也是单调的重复排列或略作变化的重复排列,鲜明地展示了所谓“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排除了作品中一切传统美学的、艺术构成的和自我表现的形式因素,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面或无深度感构成了沃霍尔作品的基本形式特征。虽然在他之前也有人采用复制的技法,但只是部分的采用,并且是为了增强作品的独特表现力而采用这种方法,而沃霍尔却是为了减少作品的个人风格和加强表现的非个人性。
  1963年,沃霍尔发表了一段令人吃惊的谈话,其中提到“绘画太费劲。我想呈现的东西是机械的。机器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我愿意成为一部机器。”沃霍尔有许多惊人之语,如同他的行为一样。而这句话说得非常诚恳,简单直白却大有深意。他还经常说,任何人都可以创作出他的作品,而且会同他做的一样好。在一次访谈中他还说到:“我认为在我的艺术中表现了美国,但我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家。我在绘画中表现这些事物只是因为它们是我最熟悉的而已。我并不试图以任何方式批评美国,并不想表现其丑恶。我想,我只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不过,我不能确定我是否很严肃地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艺术家。”成名不久,沃霍尔还进行电影制作,并进一步扩展进多媒体领域进行创作,还写过话剧,并出演过电影角色。沃霍尔不仅是在拓展自己的创作技法,而且也在不断实现个人在创作过程中角色的蜕变。
  1987年2月22日,沃霍尔病逝于纽约,享年仅59岁。在他死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波普艺术运动其实也早已死去。严格说来,其只能算60年代的产物,作为现代派之后的第一个艺术流派,其存在时间非常短暂,但并非是一个不成功的艺术流派,就反对现代主义运动以自我表现为核心的形式主义而言,波普艺术显得异常有力。作为“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以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特立独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的作品,充分地诠释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主张。如同杜尚一样,他以四两拨千斤的轻巧和智慧,打破了现代派艺术所形成的又一层藩蓠和禁锢,打破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他是时代的产物,他顺应了时代。可以这样说,是时代需要安迪·沃霍尔而产生了安迪·沃霍尔。艺术就是在不断的突破中传承和发展的,只是现当代艺术的更迭和嬗变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现当代发展的特点。在沃霍尔去世两年后,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型沃霍尔艺术展,并随后在欧洲的一些重要城市巡回展出。90年代,沃霍尔的一幅《桔黄色玛丽莲》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一千七百万美元成交,从而使其跻身于毕加索和凡高等大师之列。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籍逐渐的普及起来,全国各地书籍的实体店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有的书籍店甚至是走向关闭的道路.作为政府主导的镇区级图书馆,同样面临
本文首先对加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然后分别以外国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戏剧为例对如何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西门西街的惟一的陡坡上,黄迅推着单车爬坡.走在黄迅前面的是个年轻的女子,她也推着单车较艰难地向前迈进.女子丰满的屁股在离他三米远的地方性感地扭动,股沟儿严密,细腿笔直
这里,曾经古木参天,绿色无垠;然而,半个世纪的过量采伐,使大山失去风采,使绿浪枯干;“两危”步步逼近.于是,呼唤绿色,呼唤春天,呼唤安宁,呼唤富裕,成为人们共同的渴盼.于是,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与其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予以中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调剂法为对照组调剂、发放药
骁骁来到我家,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但现在我却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缘分,一种冥冥中早已注定了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缘分.rn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血液透析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
明本《六音字典》是新近发现的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其入声韵基本上来源于《广韵》入声韵,且与阴声韵相配;还有部分入声韵字来源于《广韵》阴声韵,少数来自于《广韵》阳声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广泛传播,实时通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原来越近,地球村慢慢的变成了“地球社区”,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往
数字媒体艺术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研相关产业,分析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结合长期实践,得出数字媒体艺术只有解决好学科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人才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