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璈与中国银行(上)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银行在1935年前是旧中国最大的中国资本的银行,张嘉璈是1935年前中国银行的总经理,对这家银行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研究张嘉璈与中国银行这个命题,不仅可以解剖一家特大的金融机构,探索一位著名银行家的经营思想,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看江浙资产阶级①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四大家族怎样从支持、抗衡到沦为附庸的过程。
其他文献
在改善民生中创新公共管理,需重新界定公共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树立"民本位"公共服务理念。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增加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以
在国际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外汇"是一个最普通和常见的概念;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基础和重要的概念,很有必要不断深化对其的认识.本期特刊出两篇文章,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正> 纽约股票市场的风暴带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迫使很多人考虑.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国际游资.为国际游资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但有几点可能许多人会同意.一、国际游资是短期的流动性强的资金;二、它进出于证券、银行借贷、黄金、外汇等市场,与长期
在金融体制改革论文中,我们节选了中国银行分行的三位作者的文章.他们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中国银行的外汇、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同时各自提出了建议和方案.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欢迎有更多的同志提供给我们这方面的稿件.
<正> 本刊在第一期首次发表了陈云同志在1973年6月有关国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讲话,同时发表了“要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为题的本刊特约评论员文章。这一切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反响。《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很快就作了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作了报道。陈云同志这一谈话从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日益显示出它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 外汇是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产物,是国际债权债务转移的行为活动和支付手段,是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媒介.如果没有外汇,就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和运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往来就要受到阻碍,难以得到发展.外汇是一种特殊的债权,它是通过国际经济交往中取得的.比如某国出口商品得到了外汇,但从国外进口了商品又支付了外汇,前者是债权,后者形成债务.两者相抵,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外贸出现顺差,这时从国家来说,才获得了外汇,增加了外汇储备,而上述的外汇是靠国内商品和劳务净输出换来的.诚然,非贸易中的侨汇净收
<正> 五、张嘉璈任总经理后,在使中国银行经营管理近代化中采取的措施与作出的努力在旧中国,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比较有名的,张嘉璈在这方面作出不少贡献,大致可归纳为八点:(一)经营专业银行的思想1928年初,宋子文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后,曾想利用中国银行改组成为中央银行。宋子文提出的条件是银行名称应用中中银行,政府股份要多于商股。张嘉璈却认为:(1)中国银行四字已深入社会和民间,骤然改变,必影响人们对它的信任;(2)政府股份如“超过商股”,不啻打消十余年来奋斗所求的独立经营的目标,而银行“人事必
<正> 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已显露端倪,有些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引人注目。目前,新的技术革命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学界和工商界人士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新的技术革命无疑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地估计它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新的技术革命对未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谈一点肤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