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异常机制及治疗进展

来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食管动力异常是导致GERD发生的原因。食管动力异常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清除反流障碍,以及出现其他症状或并发症。随着食管动力检测新技术发展,如24 h食管pH检测、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24 h动态食管测压等,对食管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基于此,本文针对GERD患者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对GERD治疗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GERD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附属医院学生学员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进一步了解如何在突发事件背景下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对学生学员应急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高校附属医院党团学工作整体发展,以某高校附属医院为例,通过对医院学生学员信息传递有效性、志愿服务主动性和问题求助倾向性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完善网格管理,实化信息传递有效性;加大体系建设,强化志愿服务主动性;融入三全育人,优化问题求助倾向性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全国高校附属医院学生学员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及全球,这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都是极大的考验。文章分析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在疫情防控初期遇到的问题与难点,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目标,建立建医疗物资保障应急系统,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研判能力,构建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并健全城市医疗卫生分级诊疗系统,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从而提升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目的对分级诊疗背景下政府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方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分析总结当前我国政府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方式存在的不足,并以城市医联体的典型: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的补助方式和取得的成效为例,进行探讨。结果建立符合分级诊疗发展背景的政府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方式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的发展。结论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基本医疗补助方式是趋势,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补助方式是方向,加强基本医疗补助金使用内外监督是保证。
目的探讨四联双歧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水样腹泻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双歧组、蒙脱石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四联双歧杆菌+蒙脱石散治疗方案,双歧组采用单独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治疗方案,蒙脱石组采用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治疗方案,每组均治疗7 d。对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道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组、蒙脱石组和双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将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作为东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市卫生健康局根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工作要求,按照“四个集中”原则,举全市之力支援市九院,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市九院成立了临时党委,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定点医院的顺利运行和有效运转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医院把党建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切实转化为推动疫情防控强大动力的做法与实践,为医疗机构做好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AP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8例;另选取同期在北京老年医院体检健康者1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L-37、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P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门诊一站式无理由退费模式的构建的有效性,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由价格管理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多部门协作,构建门诊一站式无理由退费模式体系。收集2019年10-12月门诊使用一站式无理由退费模式的患者300例为优化后组,2019年3-5月门诊使用手工签退退费模式的患者300例为优化前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均退费耗时、医院人力成本投入、患者满意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化后的一站式无理由退费模式人均退费总耗时为(3.04±1.09)min,医院人力成本投入为(268.50±1
目的针对有复诊需要的门诊、住院患者,让医生在门诊诊间或住院患者出院时即可根据既定的复诊时间预约其任一院区的号源,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复诊引导,提高患者复诊的依从性,同时通过在线查看复诊预约情况,让医生可以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方法设计一套由医生主导、面向门诊以及住院复诊患者的诊间预约挂号方案,将此方案在选定的科室试点实施,并且进行持续的流程优化,直至在全院所有科室全面推广。结果患者复诊率明显提升,因“挂号难”产生的医患纠纷显著减少,医生及相应门诊科室均能提前为即将到来的接诊工作做好准备。结论通过设计并实施
目的分析智慧医疗新模式下产科门诊运用全预约挂号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提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产科门诊就诊孕妇预约挂号的数据报告,按照就诊人数及预约人数变化、开放号源及加号、预约途径、门诊停诊及爽约的情况、投诉及预约就诊满意度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2019年,产科门诊就诊孕妇逐年增加,预约率从62.57%逐年上升至94.30%,现场加号率从46.90%逐年下降至12.12%,停诊率从2.25%下降至0.47%,孕妇爽约率从16.92%下降至1.43%,预约号源投诉率从48.41%降至
随着政府对预算绩效评价要求的逐渐提高,绩效评价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在理论界被提及。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型设备项目的绩效评价,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热点。目前公立医院大型设备预算管理尚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重视大型设备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及预算执行控制和绩效评价不到位等。文章基于绩效评价的角度,对公立医院大型设备预算管理提出优化措施,构建大型设备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维度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