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化数学学习中获取“自我成长”之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输入孩子的头脑,而是需要他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获取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不钻研教材,采用传统的经验式、讲授法教学。很多教学活动不符合“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理念,没能体现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然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为此,笔者提出了:让孩子在生活化数学活动中获取“自我成长”之能这一观点。
  关键词:不断推进;数学素养;自我成长
  静下心来思考数学教学,我们都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然而,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很多教师的经验式教学方法,忽视了生活化数学教学。我认为,这样的学习不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不具备孩子自己的思想,不是更好的数学教学。当前的现状:追求分数的态势是只高不下的,很多学校为了所谓的“课堂高效性”,老师将数学课堂简化为“最简单”的讲授教学,充分占用孩子的其他时间,尤其是民办学校更是如此。一切为了“分数”服务,而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了这分数,如今的孩子需要付出的已不仅是体力和脑力的透支,更多的是权利与尊严的丧失。”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是让他们能在生活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能力。
  一、 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推进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赋予数学知识的生命力,能够让知识本身“说话”。教师要借助于学生的生活,在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寻找难易适中的内容。学习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探究性,要能够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实现理解的目标,要能够促进孩子数学思维火花的绽放。要让孩子能够处于“借助于梯子就能把树上的桃子摘下来的”的学习平台。
  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内容,对单位“1”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对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作为单位“1”的理解。如果让孩子独立思考,他们难以理解。教师如果一味地等待学生思考的结果,那肯定是一无所获的。此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来启发他们理解,让孩子的思维真正能够快速地跳动起来。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的片断:
  师:一个桃子可以用自然数多少来表示?一个苹果呢?
  生:一个桃子、一个苹果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师:8个桃子还能用自然数表示“1”来表示吗?
  此时,孩子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应该用“4”来表示。
  师:拿出一个空布袋,将8个桃子都装进去了。此时,老师手里提的桃子还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吗?
  生:能,是一袋桃子,所以可以用“1”来表示。
  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理解了“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在对不同的单位“1”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们拾阶而上,思维不断地得到推进,以至完全理解。
  二、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孩子内在的数学素养
  (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它又服务于生活;因而小学数学就要把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孩子的整个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回归生活。比如:在学习《平行与相交》一课时,我能就地取材,让学生寻找教室中蕴含的“平行与相交”等事物。如:黑板相对的两边、窗户相对的两边、桌面相对的两边……互相平行;窗户防护网上钢丝、黑板上边与左侧边……是相交的。在课堂上把蕴含数学知识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他们会在思维新旧交替中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与规律。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入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 数学中时时有生活
  数学是一门极富智慧的学科,但是仍要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它存在的更大价值,同时也在丰富自身的内涵。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能在最后的知识提升时,给孩子渗透中华民族大家庭团圆思想,使孩子们理解圆的知识更具有内涵,增强了学习数学中的人文素养。在《图形的变换》学习中,孩子们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明白了数学中的美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演绎着特有的作用,为数学学习融入了生活美的生命力。
  三、 赋予学生充裕的思维时空,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塞入孩子的头脑,而是需要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参与和操作。”数学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猜想、动手和交流的时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取的过程,让孩子在自主理解和探索活动中实现思维的提升。例如一位教师的探究圆的特征时教学片断: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生答:折痕交于一点,并且有很多条折痕),那么这个点叫什么,这些折痕又叫什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探究后汇报。
  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时地在思维的时空中绽放。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一起参与了整个知识发现、体验与探究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发的,学生在快乐、合作的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
  生活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数学学习是孩子智慧提升的必经之路。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么就可以说“数学即智慧”。我们应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真正能够使孩子在生活教育的大舞台上学习数学,获取“自我成长”之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著.《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M·希尔伯曼著.《积极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作者簡介:
  江成刚,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现役石油工程结构未来服役期的变化特点,研究其可靠度评估时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的模糊数学表达,分别按确定性荷载及随机性荷载研究了现役石油工程结构可靠度评估的荷载取
会议
摘 要: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需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学期间教师需对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行激发,并且开展更多数学活动,帮助其在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索中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掌握。而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满足以上要求。本文在概述复习课运用问题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究问题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问题式教学  所谓问题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将所讲
摘 要:小学是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的重要时期,而其天性决定了数学教学的游戏化特征,在游戏中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条件,以游戏导学、游戏导行、游戏导能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式,旨在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一、 前言
该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海用机载雷达的三防技术。这些技术已在中国首部海用机载雷达三防试验中得到严格的验证。
摘 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因此对这方面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对其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这些具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实际中,数学学习会对学生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高中教育不再满足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开始逐步转向技能素质、学习思维等方向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所有学科的教学重点与目标之一,这成为了一种“教学共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则各有不同,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这一教学目标更难达到。这是因为在原有的高中數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侧重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是现阶段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成为当下教师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讨论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做出具体策略和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实践;有效对策  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