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h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棋王》这部小说,是台湾作家张系国的代表作。张系国先生是美国的大学教授、电脑科学家。他除了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功以外,还写下了四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的短篇、散杂文、文学评论、科幻小说和翻译作品集。《棋王》通过小说里虚构的那个下棋猜拳无往不胜,甚至能预测股票行情的小神童的奇幻遭遇,剖析了七十年代台湾的社会病态,展示了那些在“新的价值规律”里“失落”的知识分子的心态。
  小说里学哲学的大学生程溧,恐怕是小说里较受读者喜爱的人。他在一次关于神童的谈话里,谈到了热力学,谈到了熵——
  “……热力学里有一个熵的观念。熵越少的体系,越有秩序。熵越多的体系,越混乱。混乱本来是常态。你一定要使东西变得有秩序,就违反了常态。你在屋里装冷气机,房子里的温度下降,变得特别冷,这是违反常态的。你必须消耗电能,才能维持这不正常的状态。可是你这里的熵减少,别的地方的熵就增加。总的说来,熵还是在增加。我们人类发明这样东西,发明那样东西,世界好象越来越有秩序,可是公害问题和环境污染更严重。你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你使一部分变得更有秩序,别的部分就一定更为混乱。你消耗的能越多,世界上的熵就越增加。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到宇宙的熵增加到极限,宇宙的混乱就达到极限,世界就会变成混沌均质的一团,再不会变化。书上说这叫宇宙的热毁灭。我们就趋向这热毁灭。熵少的东西都不能持久。神童这么奇特,他的熵一定很少,他也不能持久。”
  ——小说里这一段道理可谓耸人听闻,但却未免使人生疑。
  热力学有三个定律,第一定律就是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的叙述是:热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第三定律的主要内容是绝对零度(-273℃)不能达到原理。《棋王》中说到的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里一个表示系统混乱度的状态函数。熵字的中文意义是热量被温度除的商,相同热量的温度高则熵小,温度低则熵大。熵的外文原名的意义是转变,指热量可以转变为功的程度,熵小则转变程度高,熵大则转变程度低。通过熵可以判断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在一个孤立体系中,自发过程总是使体系的熵值增加,而不可能发生熵值减少的过程。当达到平衡时,熵值达到最大。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表述。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孤立体系。小说中程溧的错误理论就是建筑在对“孤立体系”的错误理解上的。热力学所讨论的孤立体系,并不是没有外界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外界的包围之中,而又把外界的影响完全消去了的系统,也可以说不是一个宏观的孤立系统。熵增大原理,是人类从地球上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限度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有条件的规律,它不能绝对化、无条件地推广到整个的宇宙。就象经典力学理论不能把宏观规律推广到原子分子一样。如果把宇宙这个无所不包、完全没有外界存在的体系,当作“孤立体系”,把熵增大原理推广到整个宇宙,势必得出错误的结论——由于宇宙的熵不断增大:终将达到极限,那时宇宙万物的温差都将消灭。热变化停止,宇宙处于死寂状态之中。这就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胥斯荒谬的“热寂说”。如果承认这个结论,势必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即如果整个宇宙是向着温度均匀的方向演变,那末,它现在的温度不平衡的状态最初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候,能够帮克劳胥斯忙的就只有牛顿的“第一推动力”了。继之而来的将是上帝创造世界这个美好的传说了。事实也真的如此,当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就曾作过《从现代科学来看上帝的证明》的演说,说“热寂论”所断言的“命运般的现象,必然要求一个必然实质的存在。这个必然实质当然就是上帝了。”
  当然,本文所指出的只是《棋王》里的一段对话,与小说内容并无必然关系,也很难说这就是作者的认识。这里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供读者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若想立足于社会,必须有知识和才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国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学校之间差别很大,重点中学的升学率明显高于一般中学。一些家长为了实现子女成才的愿望,使子女将来能够考上大学,通过各种关系,想方设法让孩子挤入重点中学,有的还要付出几千、几万,甚至更多的择校费。家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值得吗?真能如愿以偿吗?针对这个问题我
被卢卡契誉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托马斯·曼,在西方的某些评论中是纳入现代派作家的行列的。如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后现代派”的代表巴思说:“‘后现代派文艺美学’的前驱可以循着二十世纪上半叶伟大的现代派作家如T.S.艾略特、威廉·福克纳、安德烈·纪德、詹姆斯·乔伊斯、弗兰茨·卡夫卡、托马斯·曼、罗伯特·穆西尔……一直上溯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①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彼得·福克纳在《现代主义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出版之后,曾送了一本给李厚。扉页上,朱先生还题了首诗,最后两句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翻新自有后来人”。  朱先生是中国美学界的老前辈,李泽厚则是当今美学论坛上的健将。他们之间与其说是师友,还不如说是学理上的“论敌”,或者说既是“论敌”又是师友,学术上这两者本来就浑然难分的。李泽厚的一部《美学论集》,恰好也在最近问世,那其中的文章,大部分是“文化革命”前就已发表的。尤其那几篇和朱
讲到读书,有人说开卷有益,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说法各不相同,也各有其偏颇的一面。其实照我看来,这两句话倒是有机地联系,不可偏废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何尝不对,因为有些书说真话不多,说假话不少,你倘然完全相信了他,势必上当无疑。五七年那一阵子,有些人就是太相信书上的话,对照古本,言必有据,结果挣来一顶帽子,几乎不得翻身。有的人要烧书,有的人要摔笔,虽不属于“吃一堑,长一智”之列,其心是
提要:古埃及历史上第一次重大危机出现在古王国崩溃之后。主要由于中央政权的崩溃导致大饥馑的发生。地方统治者尝试使用发明新的人工灌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古代埃及国家的形成与人工灌溉工程的发明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联系,并不符合“治水专制主义”学说。  关键词:古代埃及国家;离心化危机;管理在古代,埃及被称为罗马的谷仓。埃及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得它的生存看似十分成功,但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因为法老时期也
相声,亦呼“段子”,其源可溯于优语、参军。王国维集唐宋优语五十条,成《优语录》,以为可以考戏剧之源,寻变迁之迹。任二北先生扩而充之,自周迄于近代,共得三百余条,成《优语集》,可称大备。  我对优语,最感兴趣的是其“谏语”,每每奇怪何以对时政得失的指斥,不出于公卿士大夫之口,而多见之于优伶。  譬如,一伶扮官到任,见百姓告状则大喜曰:“好事来了!”下厅向告状者深揖。隶人不解,说:如何这等敬他?官曰:
有些作品名望很大,读时满怀热情,但读后感到不过尔尔,未免失望。有些作品事前一无所知,往往带着探险的精神去读,开始时还担心能否读完。可是大出意料之外,越读越有兴趣,要放也放不下,读完后尚有意犹未足之感,我读王莹同志的自传小说《宝姑》时就是怀着后一种心情的。  王莹同志是著名的话剧、电影演员,她的演技高明,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对她有如此出色的文学才华,在读《宝姑》之前,说实话,我是很不了解的。  世界上
读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制度》    一    读完郭毅生同志的近著《太平天国经济制度》,油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来。我于五十年代中,得读郭毅生同志《论新兴市民等级在太平天国革命中的作用》一文。以往我曾探索过天地会创立问题。认为天地会的思想源自明洪武年间罗贯中《水浒传》,但为什么天地会的创立不见于十四世纪后期,而见于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呢?在政治上说是由于反清复明,但在经济上看其原因何在呢?毅生同
八十高龄的老作家贾祖璋把他解放前所写的《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几本散文集子精选,编成《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已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处出版了。虽然贾老把这些散文称之为“科普创作”,但在捧读之余,却常常想,它们不正是描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诗篇吗?  我这样想,丝毫没有贬低科普读物、抬高文学作品之意。近年来有人掀起科学文艺姓“科”姓“文”之争,我认为这
网上的虚拟农场游戏玩家众多,玩家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可以互相“偷菜”,在“防”与“偷”中乐此不疲,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偷菜”游戏是有民俗渊源的。古人称其为“偷青”,许多南方地区有此风俗。如在广东广宁(今属肇庆),清代道光时《广宁县志》称:“十五散灯,是夜幼小男女,或三或五,向各圃偷菜,谓之‘偷青’。”在广东德庆,光绪年间《德庆州志》谓:十五夜“摘邻园蔬煮食,曰‘偷青’,亦曰‘拗青’”。同时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