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笔者曾听过许多教师的“探究”课,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同时也发现有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一些误解,使课堂教学表面化、形式化、教条化,从而严重影响到探究性教学的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重问题轻选题,所有问题都探究
  
  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探究的问题。部分教师对选题不够重视,课前没有认真准备,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问题提出得很随意,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探究一番。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习过程都必须是探究性的,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好的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问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而且这样做一是没必要,二是时间不允许,三是不符合教育经济性原则。
  
  二、重形式轻主体,探究就是分组讨论
  
  探究式教学贵在追求探究本质,它往往是以解决问题形式出现的,问题确定后,课堂教学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讨论是课堂常态,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教师普遍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策略,并认为分组讨论就是探究。虽然分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但单一的组织形式也会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大能力较差学生的依附和自卑心理,导致“精英化”现象,违背探究教学是为提高全体学生化学素养的初衷。实践证明,对于难以理解的化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设计的教学,教师宜用该法,但必须克服它的局限性,突出相应的化学原理,保持较强的理性思维水平。
  
  三、重学生轻教师,学生探究,教师“解放”
  
  虽然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宗旨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学习化学方法,形成化学态度和精神,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不需要讲授了。探究性教学只是一种具有探究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教师还要坚持传统教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则,结合传统的提问、实验、讲授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探究性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要耐心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精心设计探究课题和步骤,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加强,教师得不到“解放”。
  
  四、重实验轻思维,探究就是动手实验
  
  虽然新课程中的许多探究活动都需要实验,要求学生在设计和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协作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但不等于所有的化学探究都要经过实验,一方面没有必要,在通过一定的化学探究之后,学生有能力依据已有的化学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定化学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有的化学知识是无法用实验来探究的,它是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得出来的。另一方面探究应该接近学生的真实环境,不能脱离实际,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探究而探究。单纯的动手实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如果学生完全是按照教师或文本的指令进行操作,那么“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充其量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技能,而学生的思维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实践证明,习题课中的探究模式比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模式来得更直接,学生的成就感更强。
  
  五、重过程轻结果,探究结果无关紧要
  
  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杜威说:“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这些论断足以说明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探究就是追寻过程,而探究原理和探究结论无关紧要”。实际上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融于知识之中。学生若没有掌握一定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就无法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推理出正确的结论。没有结果就没有化学的进步。可以说,结果是过程的归宿和落脚点。每一次的探究结果都是下一次的探究基础,忽略结果的过程只能是在沙滩上建高楼。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探究流程,紧密围绕核心问题层层深入,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素养,又能完善和建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因此,学生只有进行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探究,才能把方法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融于知识的掌握之中。
  
  六、重成功轻失败,探究结论只能成功不准失败,只能正确不能错误
  
  无数的化学事实可以说明,在化学探究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许多次的失败才能换来最后的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实际的化学探究性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探究的最后结论都是统一的、正确的,而对那些没有得出结论的学生另眼相看。一方面,不同学生的化学基础、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学习态度不同,许多化学规律的得出存在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实验器材、实验环境等存在差异,学生的探究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切不可轻率指责或否定学生,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就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总之,探究性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注重人的发展,满足社会、学生、学科的发展需要。教师应勇于实践,不断地探究和反思,避免探究性教学走入误区,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探究性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有效调控者。
其他文献
摘要: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者,给学生创设好的情境,从实际生活中体现物理价值,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开展小实验、小竞赛,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这样教学就能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物理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对脾虚大鼠血浆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益气健脾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大黄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与加拿大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PBI)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油菜基因组和遗传改良研究,以促进双低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Recently, the Chines
阐述了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介绍了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国产化程度。 The importance and superiority of trackless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in coal mine
摘要: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分组实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式来要求学生,同时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一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类型实验阶段    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整节课的时间,在实验室分组进行实验的教学形式;是由学生亲自动手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取得一定的
目的:  通过采集动态心电图诊断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及患者相关基本信息,并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研究室性
随着数字频道的日益普及和增多,电视市场对节目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在数字电视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为满足市场对节目的需求,这些国家的电视播出机构和节目
学习教学法是教师在学生处于最佳教学、有足够时间的条件下让其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教学方式。掌握学习教学法是一个改进课堂教学的综合计划,它不仅有明确的、易于操作的实施步骤,而且包括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思想。  1.掌握学习教学法的几个重要观点    1.1学生都能学习。这是掌握学习教学法在学生观上的全新观点。在传统教育中存在着以正态分布曲线给学生成绩分等的现象,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教与学的客
目的:甲状腺全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方法:根据手术方案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划分为2组,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情况.
有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在高考当中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往往需要通过技巧才能计算出结果,如果方法不得当,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到正确答案。考生在150分钟内要做完理综试卷,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某一类计算题,学生如果能建立固定模型,就可以使难题公式化,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下面我针对有机混合物中有3种元素,在只知其中1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情况下,要求出另外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的这一类有机化学计算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