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并探讨扩大端侧吻合术、滑动成形术或补片成形术一期矫治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HAA)的主动脉缩窄(CoA)的外科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72例合并HAA的CoA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心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术前右侧上下肢压差(40.7±16.1)mmHg。采用扩大端侧吻合术、滑动成形术或补片成形术一期矫治CoA伴HAA,同期矫治心内畸形。行主动脉弓部操作时给予选择性低流量脑灌注。

结果

全组42例行缩窄段切除+扩大的端侧吻合术,10例行缩窄段切除+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20例行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术。死亡2例(2.7%)。8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均经相应处理治愈。随访70例,随访时间1~85个月。随访期间有1例患儿主动脉弓压力阶差>50 mmHg,CTA显示主动脉弓再狭窄,于术后24个月再次手术;15例患儿手术完成时上肢压力高于下肢,压力阶差小于30 mmHg,术后压力阶差逐渐减少,至转出监护室时5例患儿上肢压力仍高于下肢,压力阶差小于15 mmHg;其余54例患儿下肢压力均高于上肢。术后右侧上下肢压差(3.2±13.5)mmHg,显著低于术前上下肢压差(P<0.05)。全组患儿无脑部并发症。8例患儿存在高血压,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结论

根据HAA合并CoA解剖条件及患儿生理特点,选择理想的一期矫治手术方法,可有效解除狭窄病变,重构主动脉弓几何形态,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早中期随访效果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启动子TATA和G71A、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R1B1)基因A388G和T521C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G1376T多态性与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血小板的变化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SIRS 诊断标准,将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 SIRS (n =40)组和非 SIRS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寄生胎合并巨型脐膨出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例外寄生胎合并巨型脐膨出新生儿临床资料,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近3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总结经验。结果本例患儿出生前经产前彩超已确诊,并经多学科会诊,预先制定了产后的手术计划。患儿生后1 h即在全身麻醉下行脐膨出修补术+外寄生胎切除
目的探讨早期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钙磷代谢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由于产前超声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先心病的实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先心病的介入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大多数先心病出生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因此胎儿先心病的宫内治疗不是先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向。但是对于宫内病死率高、生后治疗效果差的极少数复杂先心病,宫内治疗能够为拯救胎儿生命、提高生后治疗效果。国外已开展胎儿先心病宫内
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无治愈方法,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病率越逐年增高.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将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
期刊
@@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磷脂转运蛋白(PLTP)表达及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至2014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
胆道闭锁是多诱因所致的一种新生儿严重的肝胆疾病,也是目前发达国家儿童终末期肝病需要肝移植的最常见原因,但至今仍病因不明。本文从地域及人种、出生体重及性别、出生季节及病毒感染、胎数与同胞情况、母亲孕龄及营养情况等角度综述了胆道闭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以期探索胆道闭锁的流行病学发病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其病因学研究,并为筛查、预防和治疗胆道闭锁提供新的思路。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系统性硬化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3~4倍,一经诊断,3年内病死率可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