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墓地出土的生肖玉器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肖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动物形象皆是动物图腾崇拜的遗俗,它不仅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寄托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先民们对动物的崇拜与热爱。
  有的学者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史记》载黄帝“建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等描述生肖与地支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从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殷商甲骨的刻铭卜辞中就有关于天干地支纪年的词句。地支“十又有二”何时与十二种动物结合起来,从史书记载看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从考古出土实物资料看则是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两批秦简均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均记于《日书》中。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子,鼠也。盗者兑口……。丑,牛也。盗者大鼻……。寅,虎也。盗者壮……。卯,兔也。盗者大面……。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盗者长而黑……。午,鹿也。盗者长颈……。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盗者而黄色……。戌,老羊也。盗者赤色……。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其中“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已与现今所传生肖相一致。
  秦简中的十二生肖虽然与今传生肖不尽相同,却已基本完整,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的配属在先秦时期已基本成形,秦代的典籍没能记下十二生肖,但是流传民间的《日书》却已列出较完整和成熟的生肖,从而也可看出,十二生肖起点低,扎根于民间生活,流行于社会底层,而且还可以用来推算个人的年龄,并且间接知道了个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相当具备了相面占卜的作用。这两处秦简发现地一南一北,相距甚远,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广为流传。
  虢国墓地就出土了一批生肖玉器,这批生肖玉器玉质温润,造型传神,制作精美。
  玉鼠长2.6厘米、高1.2厘米、厚0.9厘米。青玉,豆青色,大部分受沁,呈黄褐色。圆雕,伏卧状,背部拱起,曲爪伏地,圆眼微凸,阴线刻出头、足、短尾,身饰卷云纹,双爪间有一斜穿。保存完好,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图1、图2)
  玉牛原在墓主腹部。高2.05厘米、长4.7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有灰白色斑,微透明。圆雕,屈腿而卧,头有臣字目,细线眉,身和角部饰细线云纹,腿和蹄部有轮廓线,下唇部有一斜穿。(图3、图4)
  玉虎长9.3厘米、高4厘米、厚0.5厘米。青玉,豆青色,全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较细,微透明。片雕。虎作奔跑状,两面纹样相同,张口,臣字目,云纹双耳贴于头部,凹背,虎爪着地,粗尾上卷,身饰虎斑纹。(图5)
  玉兔高3.6厘米、长4.9厘米、厚0.4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成黄褐色斑纹或斑点。玉质细腻,半透明。片雕,作奔跑状,正背面纹样相同,圆眼,长耳贴背,短尾,前腿稍曲,后腿蹬直,呈现兔子起跑的姿态,口部有一圆穿。(图6)
  玉龙最大径9.9厘米、身宽1.8厘米、厚0.6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细腻,半透明。两面所饰纹样相同,臣字目,眼角带勾,口微张,三角形尖尾,身上有爪,身饰重环纹,嘴部有一圆穿。(图7)
  玉蛇长9.4厘米、宽1.7厘米、厚0.7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斑。玉质温润,半透明。器呈圆弧形,正面略鼓,背面平。口吐蛇芯,椭圆目微凸,蛇尾向内卷曲。正面纵向刻出三行平行的鳞纹。蛇芯与背中部各有一个小圆穿,背面有切割的痕迹。(图8)
  玉马高5.8厘米、宽3.25厘米、厚1.35厘米。出于内棺盖上。青玉,青而泛白,有褐红色斑。玉质细腻,微透明。上端较薄,下端渐厚。正面作马首形,背面呈弧面。马头顶有竖耳,竖向臣字目外凸,鼻孔处饰C形卷云纹。马嘴下端侧面上对穿一个斜穿孔。(图9)
  玉羊高3.6厘米、长5.3厘米、宽2.4厘米。青玉,豆青色,大部受沁,呈黄褐色,或有黄白斑。玉质较粗,透明度较差。圆雕,体作卧姿,仰首,张口,近长方形目,细线睫毛,羊角弯曲盘起,两旁有双尖耳呈凹面状,前肢向前爬伏,后肢收于臀下,尾下垂贴于臀部。身饰卷云纹,前腿之间有一圆穿。(图10)
  玉猴高5.9厘米、宽1.9厘米、厚0.2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灰白色与黄白色。半透明。整体为一蹲踞的猴形,面部呈猴形,形态传神,头部盘有一龙,龙尾屈于猴头之上。颈下亦雕有龙,臀部饰一龙首,头部盘龙的卷尾处有一圆穿。(图11)
  玉鸡高2.9厘米、长4.8厘米、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斑或灰白斑。玉质细腻,透明。片雕,两面纹样相同。作卧姿状,尖喙,圆眼,直冠,翅上翘,尾向后上卷成一椭圆形穿孔,曲爪附地。翅上饰羽纹,爪饰阴刻细线纹。胸部有一小圆穿。(图12)
  玉狗长5.3厘米、高2.9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扁平片雕,垂首,臣字目,张口露齿,塌腰屈腿,卷上尾。正背面纹样相同,均以单阴线界出各部位轮廓。口及尾处各有一穿。(图13)
  玉猪高2.7厘米、长5.5厘米、厚0.6厘米。出于墓主腰部。青玉,深豆青色,局部受沁,有土黄色斑,微透明。躬身而立,长嘴,大耳,短尾。阴线刻扁圆目,下唇处有一细斜穿。(图14)
  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年代应为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且又较系统的记载。
  东汉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中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从以上文献记载和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日书》可知,我国生肖文化起源于华夏先民的动物崇拜与图腾崇拜,发展于春秋,成型于秦汉,到了南北朝已为人们所普遍熟悉和使用,对生肖的认识流传有序,是华夏先民对时空记载和早期天文学认知的结晶。
  ————————————————
  作者单位:虢国博物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临清的庙会  临清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明清时期凭借大运河漕运发展起来。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临清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绚烂多彩。在临清众多民俗中,以庙会和社火最具代表性。  临清庙会一般在寺庙所在地举办,名为酬神,实则是开展城乡贸易、进行物资交流的一种手段。民国《临清县志》记载:“临清庙会不一而足,如城隍庙则正月、腊月及五月二十八日均有会,五龙宫则三月三有会,歇马厅
期刊
近几年,人们对丧葬礼愈加重视,闽西客家传统的丧葬习俗过程较为烦琐,每个流程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颇具代表性.本文选取闽西上杭县南阳镇为调查点,概述近二十年来丧葬习俗流程的
期刊
在我们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时,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谢方先生对这个学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谢方先生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
期刊
是我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大型盛酒器,问世于商代晚期,勃兴于春秋中期.皿方 全称“皿天全方 ”,全身漆黑发亮,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 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器物,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
期刊
一rn要想读懂南京,读懂六朝,乃至读懂江南,都必须先从破岗渎开始.rn站在杂草丛生的高坡上,望着干涸荒凉的河道,如果没有遗址碑文的提示,很难想象一千多年前这个地方曾经的忙
期刊
作为古往今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植物,木槿、朱槿、佛桑、扶桑,在古人的记载中,混乱抵牾处颇多,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与联系?rn木槿与朱槿的区别rn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从易
期刊
慈禧太后有一个闻名于世的便盆——“官房”,其精美奢华之程度令人惊叹,《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中对其有较为详细的描写:rn可老太后常用的是檀香
期刊
诗人、学者闻一多(1899-1946),也是画家、篆刻家.湖北浠水人.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先后任《清华学报》、《清华周刊》(英文版)的美术编辑,绘画成绩优异,画作曾被选送巴拿马博
期刊
阐述了对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提高中厚板成材率的关键技术内容,研究了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GM-AGC系统的基本结构.着重分析和研究了成形轧制阶段变截面轧制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