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顿珠: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

来源 :布达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年前,他出身贫寒,四处奔波,筹得500元錢,开启大学之梦;10年前,他放弃安稳,辞职创业,小试牛角,第一个公司便收入几十万元;如今,他身家过亿,名下6家公司,大都贯以“富民”开头,说起这段渊源,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具有很深的农民情结,我的目标就是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校友巴桑顿珠。
其他文献
1976年的冬天,罗美富作为一名新兵,从家中徒步50公里赶往成都汽车站,奔赴他的下一个人生目的地:军营。军营所在地察隅是位于西藏东南部的一个边境小镇。那个年代,察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1979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贫困的察隅沟迎来发展春天。那年,罗美富也如愿转为志愿兵。之后的年月,他见证了川藏线沿途从泥巴路变成石头路,从石头路变成柏油路。1995年4月,成都
期刊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力量。1978年底,西藏自治区注册登记的个体经营者只有53户;截至2018年6月底,全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24.92万户。  改革開放40年来,西藏非公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全区非公经济无论是数量与规模,还是质量与效益都有了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门有着2300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民族医药焕發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沿线国家医疗、文化等产业的需求下,传统民族医学迎来了新的传承、发展、创新空间。
期刊
“40多年来一直从事跟交通有关的工作,这是緣分,也是一种幸运。”王玉说。在这位年逾七旬的交通人温润平和的讲述中,40年公路交通,尤其是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交通运输变迁史得以重温和铭记。
期刊
德庆央宗的家中有着许多的第一头衔,她是藏族第一位空姐,母亲是藏族第一代篮球运动员、第一代藏语电影配音演员,父亲是新中国以来藏族第一代摄影师,不凡的家族也注定了她的不凡。  与数年前相比,如今的德慶央宗于美丽外多了几许从容与优雅。身为全国第一位藏族空姐的她,生于拉萨,长于北京,离开故乡27年后,她再次回归圣地拉萨,为服务家乡的航空事业,更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开始着全新的旅程。
期刊
自2006年起,30岁的次仁罗布成为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族乡的一名生态护林员。12年来,他巡护着这片家门前的大山,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子。而今年71岁的达瓦坚参,仍然穿梭在管护的林区,受他影响,儿子达瓦欧珠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會,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护林员。他们巡山的路程,少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次仁罗布与队友一走就是60多公里。  改革开放40年来,勒门巴族乡从靠山吃山、乱砍乱伐,到居民们放下伐木斧,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巨变中,中央亲切關怀,全国大力支援,西藏团结奋斗,使西藏紧跟时代步伐,变化的是古老容颜,积极走向现代化;未变的是优良传统,炫丽着中华文化;坚守的是生态文明,彰显了历史担当。
期刊
角加才仁出生于医学世家,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培養下成长为一名藏医学博士。如今,作为北京藏医院一名临床专家和科研带头人,角加才仁已为广大内地和国外患者解除病痛,并撰写了4部藏医学专著,发表了30篇学术论文。  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改革60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对藏医药发展十分重视,给予了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藏医药发展无论从人才培养,理
期刊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三包政策、内地西藏班、组团式教育援藏……一项项重大举措助力西藏教育不斷发展。西藏教育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
期刊
从旧西藏农奴家的女儿,到新中国第一代藏族歌唱家,从18岁一直唱到81岁,才旦卓玛忘不了党对她的栽培,忘不了人民对她的热爱。《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輝》……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才旦卓玛一路歌唱,她将自己对党、对西藏、对人民的爱都蕴含在歌声中。改革开放40年间,她的足迹不但遍布雪山草原、帐篷田间,还将珠穆朗玛的情怀带到五湖四海,让嘹亮的歌声在五大洲回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