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志清的文学因缘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但我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却特殊而又悠久,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
  
  对青年作家少说重话
   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两位夏先生可以说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学启蒙老师。
   1963年我到美国念书,暑假到纽约,遂有机会去拜访夏志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因为我们都是夏先生兄长济安先生的学生,同时又是一群对文学特别爱好、开始从事创作的青年,我们在台大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夏先生亦是知晓的,所以他对我们特别亲切,分外热心。他領了我们一伙去哈德逊河坐游船,夏先生那天的兴致特别高,笑话一直没有停过。
   我在爱荷华大学毕业后,到加州大学教书,这段期间,我开始撰写《台北人》与《纽约客》系列短篇小说,同时也开始与夏先生通信往来,几乎我每写完一篇小说登在《现代文学》上后,总会在信上与他讨论一番。夏先生私下与人相处,非常随和,爱开玩笑,有时候兴奋起来,竟会“口不择言”,但他治学严谨却是出了名的。
   夏先生对已成名的作家,评判标准相当严苛,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鲁迅、巴金等人丝毫不假辞色,可是他对刚起步的青年作家却小心翼翼,很少说重话,以免打击他们的信心。那段期间我与夏先生在文学创作上互相交流,是我们两人交往最愉快的时光,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体小而密的信,总是一阵喜悦,阅读再三。我的小说,他看得非常仔细,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纽约客》系列他比较喜欢《谪仙记》,他认为结尾那一段李彤自杀,消息传来,她那些朋友们的反应,压抑的悲哀,写得节制而达到应有的效果。后来他把《谪仙记》收入他编的那本《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英文是我自己译的,经过夏先生精心润饰,其中也选了张爱玲的《金锁记》,这本选集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当时有不少美国大学当作教科书。
   1969年夏先生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白先勇论(上)》评论我的小说,这篇文章发表在《现代文学》12月第39期上。那时我只写了25篇短篇小说,《台北人》系列才完成7篇。夏先生这篇论文,对我的小说评价起了很大的肯定作用。
  
  推荐信帮我渡过难关
   1965年我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拿到艺术硕士学位。
   这种学位以创作为主,止于硕士。当时我的选择有两个:我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循着一般当教授的途径。在美国念文学博士起码要花四五年的功夫,我那时急着要写自己的小说,不愿意花那么大的工夫去苦读研究别人的作品,而且好像写小说的人,很少有念博士学位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找份工作,一面写作。正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东方语文系有一个讲师空缺,教授中国语文,我去申请得以录取,夏先生的推荐函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夏先生在美国汉学界的地位,他的推荐当然有一定的分量。
   后来,在我长期的教书生涯中,每逢升等的关键时刻,夏先生都会大力推荐,呵护备至。因为我没有博士学位,在美国大学升等,十分不容易,我很幸运凭着创作及教学,一直升到正教授退休,夏先生一封封强而有力的推荐信,的确帮我渡过不少难关。
   虽然我长年在美国西岸加州大学教书,但我也有机会常到东岸,尤其是纽约探望亲友、开会演讲。每次到纽约,我一定会去拜访夏先生。夏先生好客,我去了,他总会约好住在纽约我的老同学、老朋友丛甦、庄信正等人一同到他喜欢的几家中国饭馆共进晚餐。去世前一天还吃了我送的梨。
   2012年11月间我因出版父亲的传记《父亲与民国》,纽约世界日报及华人作家协会,邀我到纽约演讲,同时苏州昆剧院也应邀到纽约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精华折子。我在法拉盛演讲,听众有六七百人,夏先生与夏太太也去参加。青春版《牡丹亭》折子戏上演,我请了一批朋友去看,当然还有夏先生夏太太。那天的戏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演得特别卖力,尤其是俞玖林的《拾画》分外出彩,半个钟头的独角戏挥洒自如,夏先生坐在我身旁兴奋地指着台上叫了起来:那个男的怎么演得那么好!
   看完戏第二天,夏先生、夏太太请我吃饭,庄信正夫妇俩也参加了,还有夏先生的妹妹。我们在附近一家有名的法国餐馆吃龙虾大餐,那次夏先生的精神气色都特别好。
   夏先生病后已不便于行,需坐轮椅,那晚吃完饭,夏太太用轮椅推着夏先生回家,我看见夏太太努力地推着轮椅过马路,在秋风瑟瑟中两老互相扶持,相依为命,我心中不禁一阵悯然,深深被他们感动。
   2013年12月29日夏先生过世,噩耗传来台北,我打电话到纽约给夏太太,她说夏先生走得很平静,前一天28号还吃了我送过去的皇家梨。
其他文献
提及学术大师,人们对其似乎总有种思维定式,比如生活上刻板严肃、一丝不苟,甚至比较随意、马虎。其实,好多大师是有真性情的,生活也是很有趣的,如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他和三任妻子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笔者的学生、顾颉刚嗣孙顾行健仍居住在顾家故居内,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交往。谈及祖父顾颉刚,顾行健说他自幼在苏州故居生活,仅去京见过祖父两次,祖父返苏时相处过一段日子。他们祖孙之间一直保持信件来往,祖父“关心家
期刊
曾经.别了,儿时亲密的伙伴;别了,儿时幼稚的梦想;别了,琳琅满目的玩具柜台;别了,小时那捞鱼的破网.
期刊
时见的忧伤和恒久的坚持造就了张海迪的文学之力.张海迪无论作为作家还是公众崇敬的坚韧不拔的象征,她都以自己生命之旅和精神抗争创生精神.张海迪的散文集在分属的五个部分
由省茶叶学会建议,报株洲市科协批准,株洲市茶叶学会于1987年10月12日在醴陵市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到会的有农业、供销、外贸、劳改、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76
本文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光泽县油菜生产的现状,从思想认识、品种、栽培、气候等方面,分析当前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该县油菜生产的对策:1、加强对发展油菜生产重要意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缺氧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制备含QDTMT的血清并干预传代的HuVECs。将HuVECs根据不同处理因素随机
当前的演艺界,人才辈出,然而也光怪陆离。我想,在刘琼老师诞生106年之际,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会有些意思的。   刘琼老师生于1913年,与我父亲同岁,确实是我的父辈。他在我生下前8年就开始演电影,出大名。无论从哪方面看,我都是他的小字辈,只有对他仰视的份。但真与他在一起工作,他一点也不会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可谓良师益友。   我有幸能与刘琼老师接触,那是在“文革”后的上影文学部工作期间。我们那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后不同时间,梗死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以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的关系,为细胞移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在MI后不同时间,用PC
从1984年起,福清县倒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的杂优品种威优64,1986年推广面积达30471亩,占全县晚稻面积的15.2%,分布在福清县的平原,海滩地和山垄
1986年我省宿县、阜阳等地区在2800亩甘薯上应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提供的甘薯增产菌07(M_(38))、08(M_(43))兑水沾根栽插。通过69个点试验示范表明:春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