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寻觅:钱德勒对管理学的贡献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管理来说,历史有什么用?钱德勒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答案。平心而论,钱德勒不是管理学家,他研究的也不是管理问题。但是,他的研究,一步步都走向管理。国家的崛起也好,企业的发展也好,如果最终不追问到管理层面,就不可能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而这个答案,是由对历史的研究形成的。
  在国外,有不少人对钱德勒的理论进行过质疑。这些质疑,在学术上有着重要作用。有些批评,显然切中要害。比如,关于大企业是否过时的争论就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题目。在一个越来越突出创新能力的时代,“船小好掉头”有着数不清的实例,钱德勒立足于大企业的理论是否还有价值?还有如批评钱德勒具有功能结构主义倾向,也符合实际。但有些批评,似乎并不严密,尤其是国内对钱德勒的某些评价更值得推敲。例如,在钱德勒去世后,国内就有人撰文,说钱德勒已经过时,已经“冷场”,已经“失势”等等。学理性的探讨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把批评建立在误解上,尤其是把钱德勒和亚当?斯密对立起来,非此即彼,恐怕不见得恰当。
  相比于某些大人物的轰动效应,钱德勒的去世确实是静悄悄的。然而,这种“静”,恐怕同钱德勒的研究领域有关。企业史的本质是历史,历史学从来就不是显学(中国文革期间历史学之“显”是因为那已经不是“学”),没有“热”,何来“冷”?钱德勒从来不事张扬,没有“势”,何来“失”?钱德勒的学问,是史料的爬梳,是缜密的推理,而不是激动人心的煽情,更不是一本万利的诱惑。这是钱德勒和那些风风火火的管理咨询专家的最大区别。不妨比较一下提出流程再造的哈默,这位咨询专家的《公司再造》,开宗明义就同斯密叫板,但是在钱德勒的书里,找不到哈默式的激情和渲染。他只是平铺直叙甚至有点枯燥地诉说着企业的历史。那些想在钱德勒书中找到让企业起死回生灵丹妙药的人,恐怕会失望。
  不过,如果要看清企业管理背后的机制和逻辑,对管理进行本质性的探索,那么,钱德勒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尤其是那种超越现实功利的启发。他可以促使我们考虑更多的“为什么”,而不是就管理论管理。即使要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读钱德勒也可以间接获得收益。据说,某个知名公司要重组,准备花10万美元的咨询费请麦肯锡公司来设计方案,而有人向这个公司的总裁建议说,花2.95美元买一本《战略与结构》,要比请麦肯锡划算得多。我无法确证此事是否属实,但这种说法显然有它的道理。实际上,钱德勒协助撰写的斯隆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被不少人当做管理教科书来读。
  不了解历史,就等于不了解人类自身。同样,不了解企业史,就等于不了解管理学。企业史不可能给经营管理“催肥”,但却能够使经营管理得到“镜像”。历史使人深沉,使人稳健,使人清醒。对于浮躁的现实来说,钱德勒可以使经理人平心静气地思考。
其他文献
“一切都要制度化”的本质就是:少依赖人,多依赖制度。将一切合理的东西,用制度来规范和固定下来。  拿风险管理作为例子来说明一下。很多人都说中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怎么不健全呢?其实就是没有制度化。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只要他的心思还放在企业经营上,都会不断地在思考企业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很多企业没有做到的,是将这个思考制度化。只有制度化了,这种思考才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期刊
“纷繁世界,多则惑,少则明,简约不简单。××商务休闲男装!”这是一段精彩的广告台词。念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亦有同感,企业管理信息化并不总意味着“博大精深全专新”。这方面,笔者在从事A集团公司分支机构财务系统建设时曾有所思考,信息化的简约应用,亦能给企业管理带来莫大的改观,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同时,该集团公司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读者有所借鉴,有所启迪。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之痛  与很
期刊
汉朝建立后,韩信封楚王,对刘邦而言如同芒刺在背,毕竟一代名将韩信几乎战无不胜,用兵如神,手握大片土地、大量军队,楚地又是项羽龙兴之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对刚刚成立的汉王朝威胁极大。刘邦借着出游云梦大泽地区的名义忽然来到楚地,召见韩信,顺道就把韩信拘留了,带回长安。  一次,刘邦问韩信我和你的才干谁强?韩信说我强,刘邦不解。韩信说大王的能力不过能将兵十万而已,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将兵
期刊
摘要: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进一步支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以攀枝花市为例,从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入手,对农村合作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提出推动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 信贷    一、农信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    攀枝花市
期刊
以笔者对于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非常有限的了解,面对人类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任何严肃的学术研究似乎都应该意识到: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肯定是否存在“规律”—比较自然科学,比较那种近乎无限的可反复性,比较那种对原因和结果之间确定性关联的预测,哪怕是90%以上可能性的;其次,我们甚至不能完全肯定是否存在“真实”—比较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哲学主张尤其是认识论;再次,我们应该逐渐体会到,最具“科学”样式
期刊
南开大学中国企业伦理研究课题组     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达414亿元,同比增长61.4%;建设银行净赚342亿元,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中国移动净利润379亿元,日均净赚2亿;而中国石油更是以818.3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亚洲最赚钱的”的国有垄断企业……随着各大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相继出炉,国有垄断企业出色的业绩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眼球。  伴随着这些国有垄断企业高利润的是企业员工
期刊
“在管理领域,经济学家要清楚自身的局限,不要‘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肖知兴教授的话似乎为喧嚣的经济学界浇了一盆凉水。  经济学的繁荣伴随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速、各类资本市场逐渐渗入日常生活,经济学开始走出大学校园,成为“显学”。当发财的梦想开始与普通人紧密相连时,当“看不见的手”取代“看得见的手”成为市场主流时,能够把握市场脉搏的经
期刊
当潘刚出现在公众面前,似乎总能让人们对伊利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9月,作为全球青年领袖,潘刚再度出席达沃斯论坛,代表中国企业界,明确提出“绿色领导力”理念,被高度关注中国商界未来十年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新走向的全球观察界视为“最激动人心的变化”。  2007年8月,在一场“思想者的盛宴”上,他与柳传志、宁高宁等商界英雄圆桌对话,重新梳理了全新时代的“行业领导力”。  2007年3月27日,莫
期刊
一个有成功基因的企业,始终懂得在成功的关键点上聚集力量以超越对手。案例中的企业出现的问题恰恰在于对此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在关键点上拿出有效的策略并从组织架构上保证策略的执行。财务总监、营销总监和产品总监提出的建议都是出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关注点仅仅聚焦于局部,并各自按照自己认定的“正确”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之道。这样的争论远离了关键点,“添乱”是必然的结果。  假设经营方向正确前提下
期刊
在经济学领域里,大概没有人会忽略亚当?斯密的奠基人地位。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的理论为自由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一句“看不见的手”,把自由市场的充分竞争原理概括得淋漓尽致。此后的经济学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围绕“看不见的手”建立合乎逻辑的学说体系,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也由此产生。  可以说,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及的。尽管经济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早已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