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几种笔者常用的调控方法,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调控方式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笔者常用的调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教法调控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因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地理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应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二、兴趣调控
  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之处,可使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浅表,而应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揭示其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言调控
  在地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造成一种地理意境;讲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地理规律时,要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提醒注意;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
  四、情绪调控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的气氛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都应该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势必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如用热情自豪的神情讲祖国的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面临的环境、人口等问题,用充满信心的神情讲祖国未来的前景。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教师上课时进入“角色”,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地理教学,真正用情去讲授,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五、反馈调控
  信息反馈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接受信息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因此,要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教师要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达到了目标,哪些还有差距,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扬长救失,亡羊补牢。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
  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和强化教学反馈功能,创设种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作出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就能够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使地理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地理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一种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0引言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存储和处理个人信息,甚至是敏感信息。通过手机,我们可以查看用户的通信记录、联系人信息、照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还可以精确地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自己的手机的面前就是透明的。然而,智能手机对这些私人信息的管理和访问控制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Android操作系统上的各个程序是相对独立的,分别被赋予一些有限的访问系统保护资源或者其它应用程序资源的权限。换
为了不影响埋地管道的正常运行和节省开挖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埋地管道进行在役检测并将结果成像的技术,是基于二维成像技术和解析延拓提出的一种向下延拓的方法,能够根据
0前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被誉为21世纪最有价值的挑战性课题之一,在监控、军事等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电池供电,其电量约束是无线传感器
目的 对多孔磷酸钙(CPC)体内降解情况进行研究,为其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肋骨支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CPC材料埋植于兔皮下,并于预定的时间点将材料取出,称重并送扫描电镜检查,以观察其降解情况;其周围组织则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以观察其炎症反应和生物相容性.结果 CPC材料在术后2、4、8、12、24周的生物吸收率分别为(2.500±0.098)%、(7.000±0.167)
X射线检测是长输管道焊缝内部质量检测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焊缝内部质量的信息载体-射线底片是评判焊接质量最直接的媒介。本文总结了长输管道底片伪缺陷-黑斑黑点的形成原
应用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信号处理方法,对超声TOFD检测回波到达时间进行识别。介绍了VB和MATLAB软件混合编程方法在该TOFD检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使用MAT-LAB A
【摘 要】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
以La(NO3)3×6H2O,Fe(NO3)3×9H2O和Co(NO3)2×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LaCo0.2Fe0.803纳米晶,用DTA,TGA对原粉形成纳米晶过程进行分析,用XRD,SEM对纳米晶进行表征,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多项研究证实BDNF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1]。
介绍了管道环焊缝X射线检测辅助定位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X-ray detection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ipeline girth weld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