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旨言外之意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抉择》如利剑出鞘,直刺盘根错节祸国殃民的腐败毒瘤!如明镜高悬,照亮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的高风亮节!如战鼓催征,鼓舞全党全国义无返顾的迈开反腐倡廉的坚定步伐!不过,《生死抉择》毕竟是一部电影,对它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开掘思想深度和阐发社会意义的层面,还应当进行艺术上的评判与品味。
  电影是镜头的艺术,无论是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还是勾勒环境、渲染气氛,都是由镜头组接而成。正是在镜头的运用上,《生死抉择》不仅具有内蕴丰厚、调度从容的优势,而且凭借其耐人寻味的象征意蕴,传递出许多难以言表的象外之旨、言外之意。


  为阻挠海州市委追查中纺厂的问题,严阵约李高成到海边谈话,企图对他施加压力。本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滨,此刻竟坑坑洼洼,乱石挡道,这已隐隐点破李高成反腐之路的艰难。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黑糊糊的巨石竟占据了银幕的三分之二,只留下一道狭长的空间让人物立足。这严重失衡的构图,分明使人产生难以立足的挤压感和艰于呼吸的窒闷感,预示着李高成举步维艰的倡廉之途。而那块黑色的巨石,又怎不令人联想到李高成难于掀翻的重重压力呢?
  为查清中纺厂的问题,李高成夜探地下工厂,竟被保安一拳打昏。正是这一拳,不仅把李高成从重重迷雾中打醒,而且打掉了李高成和杨诚之间的误解,于是,就有了“山顶谈心”这一组经典镜头:蓝天、白云、高成和杨诚伫立山顶,凭栏远眺,鳞次栉比的城市历历在目。而城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则正好处于李、杨二人的中间。这构图上的高瞻远瞩,不正象征着两位共产党人在反腐倡廉上的高瞻远瞩吗?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多象一座巍峨的丰碑啊!而它矗立在两人中间,是不是象征着两位共产党人在自己心中也屹立着一座丰碑呢?接着,镜头由全景变为特写,栏柱上两盏乳白色球形灯分立于李、杨身旁,格外醒目。这象征光明的明灯,是不是隐喻着两位共产党人坚信“道路虽曲折,前途仍光明”的开朗心境呢?
  随着中纺厂的盖子被逐渐揭开,严阵终于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向李高成公开摊牌。这种摊牌是见不得人的,因此,“镜头时空”便选择了深夜和书房,并且用满架的图书与黯淡的灯光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然后,严阵便对李高成软硬兼施:忽而一本正经,要李高成支持中纺厂的“改革”,迅速撤除工作组;忽而满脸堆笑,为李高成挥毫作画。作画可不是闲笔,其中大有讲究。因为画面取材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这显然是要李高成坚信自己就是坚持改革的“柳宗元”,以便放心大胆的跟着严阵干。怎奈李高成不为所动,使严阵气急败坏,手腕乱抖。此刻,银幕上出现了一组颇耐寻味的镜头:三滴墨汁从严阵的笔尖滴下,将“独钓寒江雪”的画面染得一塌糊涂。乍一看,这组镜头只是衬托严阵恼羞成怒、动作失常;细一想,它分明暗示着严阵的人生之画已被腐败的墨汁毁灭殆尽!
  从严阵家里出来,李高成心情沉重,无以排遣,便再次登上山顶,凭栏远眺,只见万家灯火,一片辉煌,光明与温暖顿时充满李高成的心田。接着,镜头拉成特写,李高成扶着栏杆,两旁的球形灯通体透亮,耀人眼目。表面看来,这组镜头与“山顶谈心”相同,却同中有异:前者在白天,没有开灯,重在突出画面的开阔,以衬托人物心境的开朗;而后者在夜幕的映衬下,灯光格外璀璨,重在强调光明穿透黑暗的力度,更足以象征李高成的心境从黯淡到敞亮的巨变。瞧,就这么几盏普普通通的灯,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可见影片的象征性镜头的确是匠心独运,引人入胜。
  (责任编辑 秦雯)
  
其他文献
故事    患病的母亲去世了。对11年来一直看护她的耐尔(莉莉·泰勒饰)而言,与其说是打击不如说使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因看护母亲得了严重的失眠症。当她接到奇怪的电话,得知失眠症实验室的实验后立刻参加了应征。挂心马罗教授为了进行这次实验特地借用一间被称为鬼屋的大房子,召集3名男女作为被测者,治疗失眠症只是一个借口。迎接耐尔的是管理人达多里夫妇(布鲁斯·达恩与玛丽安·塞尔蒂斯饰),耐尔被这对形色诡异的
期刊
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 的汽车大盗时髦动作新片《极速六十秒》(Gone in 60 Seconds),仅上映一周便突破2250万美元,将汤姆·克鲁斯《碟中碟2》逼至亚军位置,第二次成为《碟中碟》克星。四年前,尼古拉斯·凯奇的《石破天惊》就把《碟中碟》逼到屈居其下。奥斯卡影星尼古拉斯·凯奇更是大牌巨星派头,为了迁就他在希腊拍新片的档期,片商迪斯尼公司特别将《极速六十秒》的国际媒体
期刊
看到右边这幅照片了吗?请不要急,我们没有搞错,他确实不是克拉克·盖博,而是十年来美国电视电影界中薪酬一直最高,以及世界公认的最性感的男人之一的乔治·克卢尼。  乔治·克卢尼,因主演电视连续剧《急诊室》一炮而红,借此登上银幕,主演了一系列影片:《地狱里的一夜》、《蝙蝠侠》、《美好的一天》、《从黄昏到黎明》、《和平制造者》、《三个国王》和《兄弟你在哪》等,以及本刊这次介绍的《完美风暴》。  在1995
期刊
出品人:黄 勇  编 剧:廖致楷  导 演:杜云萍  摄 影:林国华  制片主任:叶奇峰  主演:  汪亚梅……梁 争饰  龙 四……于荣光饰  德 叔……戈治均饰  阿 发……黎耀祥饰  阿 标……于 佳饰  阿 美……田蕊妮饰  棒 子……张伟健饰  这是一部具有浓郁南国风情的都市剧情片。某抢劫团伙成员梅姐,在一次凶劫案中,亲眼看到她所爱的人龙四一伙杀害了一名孕妇,她彷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澳洲新电影”兴起,由于语言、文化上的便利,于是不少导演和一些条件优异的演员都得到去好莱坞发展的机会。梅尔·吉布森就是那时候打入好莱坞的。    更正身份    梅尔·吉布森同时拥有美国、澳洲两个国籍,细追起来梅尔应为美国人。1956年他出生在纽约,自然拥有美国公民身份,但幼时便随父举家迁移到南半球的澳洲,他不仅在澳洲国立戏剧学院完成学业,并以澳洲演员的身份打进好莱坞,成为国际级的超
期刊
看影片《希茜公主》,大家喜爱罗密·施奈德扮演的纯真好强的希茜;同时,希茜的丈夫、英俊执着的国王弗兰茨·约瑟夫的形象也拨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特别是受女性观众所青睐。他的扮演者自然也被人们倍加关注,这位男演员就是卡尔·海因茨·伯姆。  卡尔·海因茨·伯姆是德国电影演员,1927年生于达姆斯塔特,系著名指挥家卡尔·伯姆之子。他曾就读于格拉茨大学,主修哲学。卡尔早年致力于舞台事业的追求,于1952年登上银
期刊
玛丽莲·梦露与肯尼迪  玛丽莲·梦露1926年6月1日出生在美国洛杉矶,1962年8月4日死于洛杉矶海丽娜·德莱布五号住宅,年仅36岁。  玛丽莲·梦露从影十五年,参加拍摄了三十余部影片。她用自己的美丽青春和年轻的生命为好莱坞盈利二亿多美元,可她的银行存款却仅仅够支付自己的丧葬费。  玛丽莲·梦露是西方影坛上风靡一时的好莱坞“性感明星”。她以自身线条的魅力,俘虏了亿万观众。在她死后,电影的规模日趋
期刊
NO·1:茱莉亚·罗勃兹的未婚夫本杰明·布拉特  本杰明·布拉特是好莱坞一名演员,英俊、聪明、温和、善良。两年多以前,他和世界上最有魅力、片酬最高的女明星茱莉亚·罗勃兹相爱并同居,使事业有成、在感情生活中历经波折的茱莉亚有了美好的归宿。  本杰明出生在美国一个冶金工人家庭,父亲祖籍德国,母亲是位出生在秘鲁的印弟安人,职业为护士。32年前,她就代表土著人,参加了美国的一个和平组织,当时,本杰明才5岁
期刊
爱情没有地界,艺术没有国界。漫画的似与非似,形散而神聚是世界漫画的通语。今开辟影人漫像大本营以馈广大漫友与读友,共参与、共赏之、共醉之……  栏目主持 老藤    外域漫笔  无需语言、无需文字,您从东洋艺术家手下看到“黑暗王子”尼古拉斯·凯奇那天使与魔鬼合二为一的眼光了吗?    漫像苑  葛存壮 陈强(安徽)绘    漫画擂台赛  漫画擂台赛今日开张,首届漫葛优  漫赛规则:  ① 以漫主
期刊
1、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演技不断提高(1974年11月11日生 26岁)  在以《泰坦尼克号》一片成为超级名人之前,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已凭《基尔伯特·格雷普》一片获得过奥斯卡奖提名。在《男孩传记》、《基尔伯特·格雷普》中他就显示了令好莱坞名演员都黯然失色的演技,在《知名人士》中更显示了令作品整体都失去光彩的存在感,新作《沙滩》似乎与《泰坦尼克号》之间又拉开了一些距离。有消息说迪卡普里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