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常项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当前企业普遍采取的竞赛组织形式,总结组织过程中凸显的问题,由此,提出与之对应的创新形式和方向,最终,以实践得来的经验和成效,体现出竞赛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技能竞赛;创新;成效
职业技能竞赛是企业推进员工培训、发现优秀技能人才普遍采取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办好技能竞赛过程中,通过总结组织经验,大胆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竞赛形式,构建科学、系统的考评体系,将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成为职工喜闻乐见、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的“品牌”工程。那么,如何创新技能竞赛组织形式呢?
一、当前普遍采取的竞赛形式
竞赛形式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通过题库选题或技术人员临时出题的方式组编试卷,操作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专项技能演练等形式进行,如电工采取线路安装、钳工采取工件锉配等。技能竞赛年复一年进行,各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成熟经验,竞赛形式逐步固定下来,多年不曾改变。
二、组织过程出现的问题
考试形式固定下来,长此以往难免僵化,脱离实际需要,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重视考试组织,轻视赛前培训,考试日渐脱离初衷;考试内容缺乏灵活性、实用性;职工参加竞赛的积极主动性降低,日渐失去兴趣;考试内容与生产过程所需技术脱节,职工通过培训、考试提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通过生产实际过程得以展示,培训、考试的工作成效无从体现,工作渐渐失去相关部门及职工的支持和认可。
三、找准组织形式创新切入点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竞赛组织形式要从以下几个切入点着手创新。
1、强化赛前培训
树立“以竞赛促培训”的办赛理念,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赛前培训,明确培训课时和内容,发挥技师、高级技师等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技术优势,加大员工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将员工出勤情况、学习成效核算计入考试成绩,激励员工珍惜难得的培训时间,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推行考试过程无纸化、自动化
理论考试采取第三方出题的方式,考试过程全部通过电脑完成,既检验了职工基础理论知识功底,又考查了职工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选手提交试卷,立刻显示成绩,保证了成绩的客观、准确。
操作考试的员工序号和台位由组委会制定规则,通过电脑随机排定,随机性较强,裁判事先无从知道选手姓名,选手事先无从确定台位和裁判,避免“人情分”、“照顾分”的存在。
3、裁判只对操作竞赛分项进行评判
比赛过程交由各裁判组协商完成,减少组织部门的参与程度,节约比赛资金消耗。每名裁判仅负责单项比赛中一个环节的裁定,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对总成绩的影响程度。同一专业裁判组成员互检互评,共同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4、竞赛项目的设置要与时俱进
随着设备维护水平和机械加工技术的提升,由人力制作工件的必要性降低,但准确性要求更高。比如工件镶配操作,标准件已完全实现机械加工,非标准件人工制作的几率很低,此时,再安排职工耗费大量体力、时间制作工件已不合时宜,所考非所用必然招致职工异议。即使安排工件镶配,也要缩短时间、减少工料厚度,只在某些环节提高精度要求,比如孔距偏差。测绘考试只允许使用铅笔、橡皮,不准利用尺子和绘图工具,考察职工生产现场完成绘图作业、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加符合实际
要求。
5、安排颇具技术含量的竞赛点评
比赛结束,各裁判组要及时对参赛选手成绩、各项考评单元的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体现选手的整体水平;对操作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讲解技术要点、解析技术难点、传授技术诀窍,使参赛选手通过点评豁然开朗,并有所收获。
6、优良的硬件装备、软件系统是大赛成功的保障
科学、顺畅的竞赛组织一定要以优良的硬件装备和严密、实用的软件系统为保障。有些单位投入应用的模拟生产装置,成为现场生产设备的“微缩版”,控制系统、运行系统完全相同,解决了生产工种无法进行操作考试的问题。同时,开发应用考试软件系统,实现组编试卷自动化、考试成绩分析统计自动化,既降低竞赛人工成本又保证考试过程严密公正。
四、实践中检验创新成效
经过连续多年的创新实践,作为组织人员对技能竞赛的变化感受深切,总结起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过程流畅、效率提高。竞赛组织提高自动化程度,组织过程规范流畅,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不但降低了人为参与因素,比赛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30%。
2、职工通过参加全新的竞赛,对自身工作、工作质量产生全新认识。比如机泵拆装,是检修职工工作中常规的简单项目,员工对此少有“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的思考。通过改变考试内容,变更评分标准,使这项简单的工作立刻体现出丰富的技术含量。通过参加此次考试,职工深切感到以往操作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检修标准,存在很大改进空间。由此可见,在“考什么”方面要开拓思路、反复研究,传统“大而全”的考试内容,容易因职工工作岗位差异导致针对性降低,在考试内容特别是实际操作考试内容的设置上要坚持高标准、规范化。
3、以竞赛组织创新推动人力资源系统整体管理工作成效。技能竞赛作为人力管理工作的有机构成,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组织形式,改进硬件、软件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职工认可度、参与度更高,带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改进,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素质一流、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我们永远在路上,同样,技能竞赛创新无止境,需要我们潜心努力,大胆探索。
关键词:技能竞赛;创新;成效
职业技能竞赛是企业推进员工培训、发现优秀技能人才普遍采取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办好技能竞赛过程中,通过总结组织经验,大胆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竞赛形式,构建科学、系统的考评体系,将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成为职工喜闻乐见、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的“品牌”工程。那么,如何创新技能竞赛组织形式呢?
一、当前普遍采取的竞赛形式
竞赛形式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通过题库选题或技术人员临时出题的方式组编试卷,操作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专项技能演练等形式进行,如电工采取线路安装、钳工采取工件锉配等。技能竞赛年复一年进行,各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成熟经验,竞赛形式逐步固定下来,多年不曾改变。
二、组织过程出现的问题
考试形式固定下来,长此以往难免僵化,脱离实际需要,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重视考试组织,轻视赛前培训,考试日渐脱离初衷;考试内容缺乏灵活性、实用性;职工参加竞赛的积极主动性降低,日渐失去兴趣;考试内容与生产过程所需技术脱节,职工通过培训、考试提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通过生产实际过程得以展示,培训、考试的工作成效无从体现,工作渐渐失去相关部门及职工的支持和认可。
三、找准组织形式创新切入点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竞赛组织形式要从以下几个切入点着手创新。
1、强化赛前培训
树立“以竞赛促培训”的办赛理念,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赛前培训,明确培训课时和内容,发挥技师、高级技师等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技术优势,加大员工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将员工出勤情况、学习成效核算计入考试成绩,激励员工珍惜难得的培训时间,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推行考试过程无纸化、自动化
理论考试采取第三方出题的方式,考试过程全部通过电脑完成,既检验了职工基础理论知识功底,又考查了职工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选手提交试卷,立刻显示成绩,保证了成绩的客观、准确。
操作考试的员工序号和台位由组委会制定规则,通过电脑随机排定,随机性较强,裁判事先无从知道选手姓名,选手事先无从确定台位和裁判,避免“人情分”、“照顾分”的存在。
3、裁判只对操作竞赛分项进行评判
比赛过程交由各裁判组协商完成,减少组织部门的参与程度,节约比赛资金消耗。每名裁判仅负责单项比赛中一个环节的裁定,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对总成绩的影响程度。同一专业裁判组成员互检互评,共同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4、竞赛项目的设置要与时俱进
随着设备维护水平和机械加工技术的提升,由人力制作工件的必要性降低,但准确性要求更高。比如工件镶配操作,标准件已完全实现机械加工,非标准件人工制作的几率很低,此时,再安排职工耗费大量体力、时间制作工件已不合时宜,所考非所用必然招致职工异议。即使安排工件镶配,也要缩短时间、减少工料厚度,只在某些环节提高精度要求,比如孔距偏差。测绘考试只允许使用铅笔、橡皮,不准利用尺子和绘图工具,考察职工生产现场完成绘图作业、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加符合实际
要求。
5、安排颇具技术含量的竞赛点评
比赛结束,各裁判组要及时对参赛选手成绩、各项考评单元的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体现选手的整体水平;对操作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讲解技术要点、解析技术难点、传授技术诀窍,使参赛选手通过点评豁然开朗,并有所收获。
6、优良的硬件装备、软件系统是大赛成功的保障
科学、顺畅的竞赛组织一定要以优良的硬件装备和严密、实用的软件系统为保障。有些单位投入应用的模拟生产装置,成为现场生产设备的“微缩版”,控制系统、运行系统完全相同,解决了生产工种无法进行操作考试的问题。同时,开发应用考试软件系统,实现组编试卷自动化、考试成绩分析统计自动化,既降低竞赛人工成本又保证考试过程严密公正。
四、实践中检验创新成效
经过连续多年的创新实践,作为组织人员对技能竞赛的变化感受深切,总结起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过程流畅、效率提高。竞赛组织提高自动化程度,组织过程规范流畅,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不但降低了人为参与因素,比赛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30%。
2、职工通过参加全新的竞赛,对自身工作、工作质量产生全新认识。比如机泵拆装,是检修职工工作中常规的简单项目,员工对此少有“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的思考。通过改变考试内容,变更评分标准,使这项简单的工作立刻体现出丰富的技术含量。通过参加此次考试,职工深切感到以往操作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检修标准,存在很大改进空间。由此可见,在“考什么”方面要开拓思路、反复研究,传统“大而全”的考试内容,容易因职工工作岗位差异导致针对性降低,在考试内容特别是实际操作考试内容的设置上要坚持高标准、规范化。
3、以竞赛组织创新推动人力资源系统整体管理工作成效。技能竞赛作为人力管理工作的有机构成,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组织形式,改进硬件、软件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职工认可度、参与度更高,带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改进,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素质一流、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我们永远在路上,同样,技能竞赛创新无止境,需要我们潜心努力,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