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护理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手术前后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眼部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高精度手术,成功与否和医生的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有关,但是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的观察护理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护理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高精度手术,是在有晶体眼患者的有晶体眼內实施人工晶体植入,使其保持晶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其优点是安全性高,预测性好,从一个微小的切口向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体,即可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此手术具有难度大精准度高,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提高明显的特点,不仅要求术者有熟练而高超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我院从2010年开展此手术,在护理工作中,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7——2012.7我科共进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2岁。
  2手术方法
  手术通过一个小切口,在病人眼睛里植入一枚新型的人工晶体,就像把一片微型镜片戴到眼睛里一样,让患者不用配戴眼镜就能达到最佳的矫正视力,人工晶体在眼内可以固定在虹膜上或虹膜与晶体之间,保留了晶状体自然调节功能,术毕用灌注液封闭切口。
  3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3.1.1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球镜度数-2D~-25D。
  3.1.2。远视:球镜度数+2D~-10D
  3.13屈光状态稳定两年以上。
  3.1.4前房深度≧2.8mm。
  3.1.5 内皮细胞计数>2500个/mm2。
  3.1.6年龄>20岁。
  3.1.7无活动性眼病,无青光眼、白内障。
  3.1.8全身情况良好。
  禁忌症3.2.1 独眼
  3.2.2前房深度≦2.8mm
  3.2.3 内皮细胞<2500个/mm2
  3.2.4眼部有活动性炎症
  3.2.5角膜、视网膜、玻璃体、虹膜疾病——未稳定,不宜作眼内手术者
  3.2.6 其他常见前房手术全身及局部的禁忌症
  4 护理
  4.1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高度近视者常会担心术后的视力恢复,加上眼科手术多为局部麻醉,术中处于清醒状态,对外部刺激较敏感,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术前手术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要求,了解患者的主要顾虑,使心理护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地、通俗易懂地讲解术前、术中配合要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愉快地接受手术,手术护士应反复、耐心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鏡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应注意避免咳嗽和打喷嚏,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4.2 手术器械及麻醉药品准备
  眼科常规器械,眼科显微器械一套,一次性穿刺刀(15°30°隧道刀),晶体置入器,高倍手术显微镜一台,根据A超角膜曲率计测量得到数据,备相应屈光指数及屈光度数的人工晶体一只。2%利多卡因、倍诺喜,美多丽,卡米可林,地塞米松,肾上腺,平衡盐灌注液(BBS)。
  4.3 术中配合
  患者入室后认真核对并确定需要手术的眼睛,取平卧位,头部要放平与地面呈平行状态。为术眼滴倍诺喜2-3次,每次间隔3-5分钟,局部麻醉,2%的利多卡因,检查散瞳效果,必要时给滴美多丽。灌注液中通常加肾上腺素0.4MG,以减少手术出血延长麻醉时间增强散瞳作用。准备好手术用物,配合医生消毒并按常规铺单,灌注液挂在输液架上备用。置入晶体前和医生共同核对人工晶体的屈光指数和度数。术毕将合格证随病历一起带回病房。
  4.4 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加强生活护理,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足球、篮球、跳水、举重、急刹车等,防止视网膜脱离。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治疗其他疾病时应慎用血管扩张剂,以预防眼底黄斑部出血。慎重择业,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近距离过度用眼的工作。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注意眼轴的长度、玻璃体混浊程度、眼底黄斑部形态、视网膜周边有无干性裂孔、有无视网膜脱离等情况。
  5 结果
  术后2周至24个月,平均16个月,18例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
  6 讨论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地弥补了准分子激光治疗不能对超高度近视、角膜过薄患者实施手术的缺憾,屈光稳定,无回退。人工晶体光学质量和科技含量非常高,对眼组织损伤非常小,精度高,术后很快即可恢复视功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已成为矫治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术方法。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须重视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若术中患者不能保持良好的固视或发生眼睑痉挛,则不利术者的操作。因此需针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不利因素,取得良好的配合。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操作规程,器械要高压灭菌避免污染。 手术中的默契配合、仪器使用与维护是手术顺利开展的技术保证。术后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点。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用给予依帕司他50 mg口服,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所有药品均饭前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1%,两组比较有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百多邦软膏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其预防和治疗导管局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对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感染率高达23%,对照组仅3.5%。结论:应用百多邦换药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百多邦软软膏;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换药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痿并发症少,使用时间长,是多数临床实践指南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肾脏闭合性损伤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46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和严密观察和悉心护理,保肾成功,痊愈出院。结论:肾脏闭合性损伤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肾损伤护理  肾创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急症之一, 肾损伤的治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存有功能的肾组织[1],尽量
期刊
【摘要】:对临终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结合临终关怀有利于尊重患者及家属的尊严,减轻其不适感,使其安然离世,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临终患者 临终关怀 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1]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更好地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和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手足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及热毒林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和84%。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关键词】: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热毒
期刊
【摘要】 目的 膝关节周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运动康复与传统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本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17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和传统治疗对照组:每组各有股骨髁上和/或髁部骨折38例和34例;胫骨平台骨折45例和37例;髌骨骨折12例和10例。术后六个月随访并对患者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仪在产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5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250例与对照组250例,两组初产妇平均年龄2l~33岁,无新生儿严重窒息与畸形,常规进行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宣教,观察组采取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不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结果 观察组在催乳、产后排尿、子宫复旧等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于产妇产后的子宫复旧,改善泌乳以及预防产妇产后尿
期刊
【摘要】 目的: 应用0.5%碘伏溶液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应用0.5%碘伏溶液治疗,20例用呋喃西林等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应用0.5%碘伏溶液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提高疗效(P<0.01)。有效地节约治疗费用的支出和减轻受术者的痛苦。结论:0.5%碘伏溶液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疗效明显。  【关键词】 碘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时机、影响因素及护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护理治疗措施。结果:共有56例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再次出血10例,感染20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中枢性高热8例,高糖血症8例,肾功能不全5例,脑水肿6例,部分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 结论:充分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
期刊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