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社区防治工作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18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水平,加强社区居民对高血病的重视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病的治疗仅仅依靠药物是不行的,所以社区卫生服务要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量化管理、合理用药等综合预防及治疗措施,必须控制其并发症的发作。
  加强定期普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提高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的警惕性,加强定期普查,识别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发现不典型发病患者,力求全面、合理的早期综合治疗,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增高,35岁以后发病明显增多;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但高血压有遗传性;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病,其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者的2~6倍;摄入盐和脂肪过多,焦虑、不经常活动、吸烟、饮酒过量等均是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所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定期普查血压,对于>35岁的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病人监测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重要办法。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广泛教育。早期高血压及轻症患者因无症状和体征,并能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故易被本人和家庭忽视,部分高血压病患者一旦被确诊,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后,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常会盲目用药,当血压控制较稳定后,又因害怕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逐步使靶器官受到损害。目前对于高血压,人群中仍普遍存在“三低”和“三个误区”,即对高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存在“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科学服药”的现象,造成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因此,通过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教育,让高血压病患者和所有社区居民了解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懂得要想预防病情恶化,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就要实施以饮食运动、降压药和自我血压检测为基本措施的综合性治疗,且对这种治疗要做到终身坚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对高血压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途径。社区医生应首先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消除的悲观,愤怒和失望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有关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社区医生应严密跟踪,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适时进行高血压病知识的宣教,批导如何选择用药和饮食运动疗法。
  建立高血压病人系统管理档案,实现动态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率: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由社区医生和护士对社区内每户成员进行体检登记,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身高、体重;既往史;查体;血压动态变化。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一是要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心脏、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服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核心任务是开展健康教育,避免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根据高血压病人特点,制定实施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病人不同时期、不同个体、不同健康问题,采取不同教育形式,进行全方位、有效的正确指导,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发病率[1,2]。二是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的医学发展形势,以及对高血压病的最新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特点及疗效。
  
  参考文献
  1 叶江洪,王静华,杨进军,等.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18-19.
  2 陈爱萍,张唯娜,蔡虹,等.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护理研究,2002,16(3):145-146.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超大规模电力系统日益凸显的弊端和局限性充分暴露了电网的脆弱性,因此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
本文着重探讨电子出版物的定义特点、种类以及对传统图书馆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加强人性化导诊的重要作用人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理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和发展。对护理领域来讲,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最基础部分。社区常常是疫情发生的第一现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解、分析、總结后,能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疾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隔离、救治等工作,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到位,对防止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做的工作   
笔者从2000-2004年4月,共收治电光眼患者18例。均用消炎痛(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治疗效果极佳,报告如下。
本文针对中国地区中文类文学网站进行了初步调查,力求客观的反映其资源分布状况、组织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