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对我院消毒供应科应用PDCA循环管理,将其消毒工作的各项资料作为观察组,抽取该组110份样品检查资料,统计其消毒合格情况,并抽取100例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其对消毒情况的满意程度。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对我院消毒供应室采取一般管理模式,将其消毒工作的各项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同观察组相同的研究。比较两组消毒合格情况和医护人员对消毒情况的满意程度。结果: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86.4%,包装合格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5.5%,湿包发生率为0.9%,明显低于对照组14.5%。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对消毒的满意度为99.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可以明显提高消毒工作合格率和医护人员对消毒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科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如下:我科护理人员共28名,性别方面:27名女性护理人员,1名男性护理人员;年龄方面:所有护理人员的年龄范围在23岁到4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6.3±3.9)岁;婚姻状况:已婚护理人员17名,未婚护理人员11名。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有15名,大专护理人员有11名,中专护理人员有2名。
  1.2 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护理过程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我科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护理过程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P代表制定计划阶段,D代表计划分步实施,C代表检查阶段,A代表处理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计划阶段: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为标准,结合临床消毒需要,制定我科各项消毒工作的消毒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成立消毒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在制定标准前进行临床调查,寻找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消毒质量的制度以及标准,使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②实施阶段:对我科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监督护理人员按照指定的规则、标准,实施消毒过程。③检查阶段:对经过消毒过程的各个流程都要进行定期以及比定期检查,检查在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各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方便改进制定的标准、规则。④处理阶段:定期对每个阶段的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定下一阶段的消毒工作实施。
  1.3 研究方法
  定期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的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器械清洗和包装的合格率,湿包发生情况,抽取检查的样本为110例,并选取100例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向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消毒工作的满意程度[3]。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工作的上述资料,做和上述相同的调查问卷,两次调查的对象相同。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毒效果
  对比两组消毒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110例样本中,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4%,包装合格率为97.3%,湿包发生率为0.9%。对照组110例样本中,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6.4%,包装合格率为85.5%,湿包发生率为14.5%。观察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 医护人员对消毒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医护人员对两组的消毒满意度,结果显示100例被调查医护人员对对照组的消毒满意程度如下:68例满意,21例一般,11例不满意,总的满意度为。观察组的消毒满意程度如下:87例满意,12例一般,1例不满意,总的满意度为。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消毒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临床工作中显示,传统的对该科室护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下,消毒工作不是很到位。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应用在多种领域,有研究显示,该管理模式应用在医护领域的临床效果可观。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下,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工作的合格程度以及医护人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按照制定计划阶段,进行分步实施,检查阶段,处理阶段这四个阶段进行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消毒工作的合格程度,械清洗和包装的合格率均明显提高,湿包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与常规管理的消毒工作合格程度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消毒工作的合格率,使医护人员对消毒更满意,该管理模式值得在医疗领域推广,尤其是消毒供应科。
  参考文献
  [1]吕勇娟,李杏,杨洁,张志兰,苏冰莲.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5,12(21):111-113.
  [2]费利萍.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6(13):99-100.
  [3]李燕.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8):110-111.
其他文献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邱一壑贪成痴。”这是宋朝著名词作家袁说友眼中的巫山景象。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巫山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因此素有农业大县的美誉。如何
本文在半地转近似下,采用相平面方法讨论了纬向基本气流对线性和非线性地形Rossby波的稳定性及解的性质的影响。结果指出: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判据形式一样,纬向气流及其切变
大白菜传统育种方法受到资源数量所限,品种选育难度持续增大,四倍体大白菜因基因型丰富、剂量高、抗性强、资源范围广,利于新优品种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
破除“以药补医”不仅是取消药品加成,而必须同步建立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药品的采购方式,改变医保支付方式。
【摘 要】 目的 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经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摘 要】 目的:观察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3例,实验组施行急诊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量(20.04±2.19)ml显著少于对照组(30.47±3.68)ml, CGS评分相对较高,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其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容易导致肠绞窄、肠坏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本组患者均予以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本组手术前后有效性指标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Cobb′s角与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本组32例患者神经功能上升0级1例,上升1级12例,上升2级及以上17
“如果不是我得这病,家里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哥哥也不会失去上大学的机会……”22岁的武小莉说,她15岁时得了尿毒症,为给她治病,家人卖掉房子,举家到西安打工,考上大学的哥哥也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