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推动红色思政教育落地生根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以躬行,料以致用”,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甄材实学”大学生实践团的初心和使命。成立7年来,团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要求,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创新创业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开展精准扶贫、科创报国等多项实践活动,奔赴广东、浙江10余省市,行程万余公里,致力于生物医用相关材料产业化调研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助力当地农民创收百万余元,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创青春”大赛银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这样的社会实践团在北京理工大学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脚步探寻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


红色基因为魂,创新主题教育打造红色育人阵地


  北京理工大学团委全面响应团中央号召,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主题教育活动为理论学习阵地,以志愿、实践、创业为实际行动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材料学院始终把激扬爱党爱国情怀和激发爱校荣校情感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同时,带领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明确成长方向、找准成长路径,打造具有北理工材料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打造红色育人高地,引领红色育人合力。将主题教育活动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落在平常,打造意识形态领域红色育人高地。2018年与同样从延安走来的北京电影学院开展“科学与艺术对话”共建活动获得光明网报道;2019年主办“百年青春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获得《新闻联播》报道;2020年与宁夏红寺堡第一中学共学延安精神主题团日活动获得人民网报道;2021年承办学校“党的旗帜就是奋斗方向”师生宣言发布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获新华社、光明网等报道。团北京市委来到北京理工大学调研时听取了学院团委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发挥共青团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和卓越效果。
  坚定红色信仰,弘扬爱国情怀。学院红色育人阵地的扎实根基造就了大学生爱国强国的坚定信念,学生秉承“矢志国防、不畏牺牲”的“火炸药精神”,毕业后积极地投身国防事业、扎根基层,每年到国防领域工作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0%。学院以党的旗帜指引青年的奋斗方向,用强劲的主流思想和正面声音引领青年学生,坚定青年学生的信仰、信念和信心,用爱国奋斗的主旋律点燃大学生的青春梦想。

知行合一为重,注重实践创新提升德育素质能力


  构建由校园到社会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建立了“面上覆盖”与“点上突破”相结合的双创实践育人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能力,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创立双创育人的全链条培养机制,学院建立了2个双创基地、23个校外实践基地,组建了近百名教师参与的指导教师团队。通过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项目、大团队为牵引,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以来,学院在全国“挑战杯”、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等各类双创项目评选中获得国家级竞赛奖31项、省部级竞赛奖近40项。2020年更是在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项金奖。
  深耕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全覆盖,将社会实践活动列为所有学生必修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将实践创新与服务基层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选树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建立了“甄材实学”等多个品牌社会实践团队,如:“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团连续8年来足迹遍布河南、四川等多个省市的贫困县,3次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聚力基层团建,浸润文化体系发挥红色育人实效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推动思政手段深度融合,提升红色育人效能。聘请了院士、军工企业家、中组部二级巡视员等近百位校外优秀人才担任德育导师,筑牢广大党员团员的思想根基。创新团组织设置模式,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的要求,聚焦青年专业特长、兴趣所在,在学生社区、社团组织、科研管理团队中创建功能型团组织,成立了“橄榄树”志愿型团支部、功能高分子創新型团支部等,引导党团建设与学生双创实践互促互进。
  创新党史学习形式。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特别开辟“材述党史”系列音频栏目,邀请党团支部青年师生作为领学者,以诵读的形式讲述百年党史故事,更为深刻地学习、理解党史,更好地传播党史故事;推出“党史大擂台”学习与实践竞赛活动,让党史学习走心入怀,以融媒体优势扩大党史教育影响力,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在党团支部日常建设中充分彰显“延安精神”“军工文化”等红色教育的育人实效。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北京理工大学团委将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着力加大实践育人力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活力,开拓新形式、创新新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青年力量!
其他文献
路桥区路南街道团工委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以创新思路打造“三带(带思想、带实践、带机制)五微(微课堂、微阅读、微公益、微心愿、微帮扶)”特色“青”字号品牌,激发青年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动力,为助力辖区建设注入青春正能量。依托“三带”思路系牢“党建带团建”纽带  坚持“同步党团任务、同步党团阵地、同步党团建设、同步党团教育”的“四同步”原则,从思想、实践、机制三方面精准落实“党建带团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庄严宣告引领全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重新标定我们党奋进新征程、开创新纪元的坐标原点。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做百年大党忠实传人。  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
期刊
7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幸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門城楼发表的重要讲话声声有力、句句铿锵,现场聆听后让人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以史为鉴,观照现实,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保证、灵魂旗帜、正确道路、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涵极为丰富、视野极为宏大、意义极为深远,全景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清晰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图景,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对于包括共青团和
期刊
团南京市委、市少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围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丰富红领巾寻访学习教育形式和内涵,引导少先队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更加坚定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寻访红色地标,让党史故事“活”起来  团南京市委
期刊
马潘村地处横街镇东南角,是抗日名将陈安宝将军的出生地,曾获得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级书法村、首批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法治村等多项荣誉。现有总人口数为3637人,常住人口1871人,流动人口1766人,青少年(6-25周岁)人数为734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0.18%,其中本地青少年390人,外来青少年344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人。  2017年以来,马潘村抓住“全
期刊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临沂现有35岁以下青年280多万,团员近36万,少先队员超过14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摆在团临沂市委面前的首要课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团临沂市委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
期刊
今年以来,团泉州市委主动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前思考、统筹谋划共青团庆祝建党100周年各项工作,组织引领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针对性、感染力强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聚智明初心,真情颂党恩  团市委组织市县两级团组织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以多彩的艺术展现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期刊
“五代同堂话党史”“红色武汉青春自由行”“党史塑风”、党建工程“学”“讲”“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工程大学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主题教育、校史挖掘、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开模式”,不断推进学史铸魂、学史育人,引导全校学子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堂“大课”。引领青年“学”,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学好百年党
期刊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建工集团团委在团重庆市委和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立足青年实际,聚焦党政所需和青年所盼,全面推进“我为青年做件事”系列实践活动。集团团委所属各级团组织纷纷响应,力所能及为身边青年办实事,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聚焦青年身心发展,赓续红色青春力量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