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来源 :电力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动化技术在自配电运行系统中有很大的发展。配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保证了用户的用电要求,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使配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其中任然存在一些没有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介绍开始,逐渐对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情况对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引言
  随配电自动化主要是指把和电网有关的一些在线数据、离线数据、用户信息和电网的结构等关联密切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这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对于配电网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控制,这是一种电网自动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智能电网的要求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必须加强分析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并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管理水平。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的优势
  配电系统将相关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系统当中,从根本上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配电自动化系统,本节将主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巨大优势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1)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证。配电系统将一些相关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系统当中就是为了从根本上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当配电系统发生故障之后,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地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然后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有效的保护。除此之外,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将出现故障的位置与没有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隔离,以此来保证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这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故障发生的范围以及大大地降低了维修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配电自动化系统从根本上保证了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最终确保了用户对电能的正常使用。(2)初投资以及检修费用大大降低。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系统当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投资以及维修费用。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系统中应用之后,使得线路投资的费用、停电时间以及维修费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自动化系统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寻找故障位置所面临的困难,也使得维修时间大大的缩短,最终确保了用户正常的生活。(3)管理水平以及供电质量都得到了有效保证。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系统中应用之后,使得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供电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一些故障问题出现之后能够及时的发现。供电部门则可以安排维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故障问题,从而确保了供电质量。
  二、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功能设计单一
  在过去,对配网自动化进行功能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供电可靠性的增强。但是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有大约存在四分之三的停电问题都是人为计划停电因素导致的,而配电网产生的故障不是产生停电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统的设计思路仅仅把提升供电可靠性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思路,这是比较狭隘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逐渐从过去的单一进行数据采集、监控以及配电自动系统向地理信息、配电管理以及配电自动化组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2、设备盲目求新
  一些供电企业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相关设备设施的选购上存在盲目性,他们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也不考虑新旧设备的兼容性等条件,常常造成新设备与老设备产生冲突的情况,旧设备不能很好的和新设备进行匹配,整体性的优化工作做得不够好,从而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
  3、结构设计失衡
  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有些单位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做到统筹兼顾,经常导致主站与控制端发生不匹配的现象,各个设备之间产生矛盾冲突,造成通信通道的容量无法满足所有的使用需求。甚至有些时候个别供电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陈旧的老设备和已经老化的配电网上使用比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这样就让配电网自动化的实际功能难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4、管理机制漏洞
  在当前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不足和漏洞,如果失去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营进行协调,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也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即使我国相关部门很早之前就已经颁布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行业规范,但是在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仍然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三、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1、配电系统开关设备的配合
  在该阶段,主要配电设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也缺失通信网络。重合器等的使用会影响配电系统的功能,表现在: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时,通过相应的配电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配电系统可以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以及维护,从而保证了对用户供电的正常以及稳定。在自动化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下,配電系统自动化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动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在实现维护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同时这种维护缺乏安全和稳定的自动化特点。
  2、配电通信网络
  在该阶段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了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它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功能而言是质的飞跃。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后台计算机网络应用依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应用通信网络还有助于配电系统的遥控维护等。
  3、配电系统自动控制
  在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阶段,主要是实现了相应的自动控制功能的添加;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开关设备配合自动化和后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自动控制功能的添加。它不仅实现了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远程遥控的自动化。   四、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措施
  1、智能电网配电主站自动化系统
  电网配电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也就是配电电网的SCADA主站系统,它是整个电网配电的重要控制系统,对于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配电电网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中主要包含有配电电网的远程终端设备的服务器以及数据采集和监控服务器、地理位置监控服务器、调度以及报表工作站等。其中电网配电系统中的远程终端设备服务器也是配电系统的前置机服务器,电网配电系统中前置机服务器有很多台,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配电电网的一台前置机服务器出现故障,那么配电系统将会自动将相关系统运行收据转移到另一台前置机服务器中,从而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网配电的主站系统中,配电网子站系统的服务器装置主要负责向配电系统中的主前置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配电系统的主前置机接收到子站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之后会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进行存储并实现共享。
  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应用软件系统是为帮助电网配电系统在实现自动化改造之后,对于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要求满足而进行的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护等。这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实现以及配电系统对于电力用户的电力供应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网配电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功能的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检测,以保证电网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实施。最后,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配电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于地理位置的自动监控功能的实现。电网配电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监控系统对于配电系统的遥控以及地理监控自动化都有着控制实施作用。
  2、智能电网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
  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对于配电子站系统自动化的改造主要是为了避免配电网系统中的主站系统对于整个配电网运行多并且广的系统控制中不能够完全实现的自动化控制功能,比如配电网系统中的一些配电设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于配电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对于配电系统的主站服务系统和所有的配电主站系统设备的相互连接监控,而电网配电子站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的这一问题。在电网配电系统中,配电子站系统主要负责配电开关以及相关监控设备的自动管理和监控,同时对于配电系统的这些设备在整个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对于系统运行中需要的数据采集以及运行监控和维护等功能。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子站系统还负责对于配电系统运行中的通信装置系统进行相关处理和监控。总之,在电网配电站系统中设置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配电主站系统完成对于整个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成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3、智能电网配电终端系统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电网配电的終端系统的自动化与自动化改造主要是为了对于电网配电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运行,在实现电网配电系统的遥控功能和故障识别检测等功能的基础上,帮助电网配电系统的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实现对于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自动实施和监控,保证整个电网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配电终端系统中,变电站开闭所自动化的终端是在光纤双以太网连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采集和服务器连接的,配电系统的主站自动化终端系统则是使用无线连接或者光纤连接等其它一些连接方式进行数据的连接采集的。这样的配电系统终端配置是一种能够进行灵活配置的系统装置,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但是也可以针对相关系统配置进行相关的改造设置,以满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需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剖析,能够对智能电网进行把握,进而能够提出一些自动化建设的方法,如此方可在实践的电网系统管理中对智能电网进行掌控,提高智能电网的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衡,张建园.小议配电网自动化[J].技术与市场.2011
  [2]麦海波.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问题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
  [3]王黎明.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与实践[J].硅谷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是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企业生产率等发挥了重要效应。但是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根据现有的资料,结合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如何改进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 运行管理 管理效率 研究策略  一、引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电力系统的规模、范围都极为庞大,系统内设备之间的联系又极为复杂,因而要求电力系统必须纳入高质量的自动化控制之下。本文探讨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概况、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电力工程 自动化 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早已走进了高压直流输电行列,高压直流接地极系统在我国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接地极施工,特别是极环施工由于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易坍塌,造成施工难度大,现以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江门换流站接地极为例,对极环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极环施工  1、高压直流接地极系统  
期刊
摘要:农网的改造升级,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真正体现了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农网的改造升级,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农村区域,要加快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必须提升改造工程的施工进度,在确保农网改造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安全的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施工进度;提升施工进度  1、导语  做好农网的改造升级,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方向,主要是:一要统筹考虑输煤和输电的关系,二是要坚持电网智能与坚强高度融合的原则,三是要积极参与、广泛合作。我们认为,在国内,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等机构应积极宣传智能电网知识,提高公众对智能电网的认识和接受水平。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发展现状;趋势  一、前言  伴随着电网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电力和安全可靠性和电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的施工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电力工的合同管理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正是合同管理的状况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败起直接影响作用。本文笔者从分析目前电力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的合同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正是一种合同经济,做好合同管理是促进各行各业快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对电力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改变。电力运输的安全稳定,需要优异电力工程的支持,所以,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电力发展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导语  如今,电力工程的施工已经成为一种包含多项施工内容、施工工种繁杂、施工难度大的立体作业。在以往的电力工程施工当
期刊
摘要:在我国,工农业的大力发展也带动了电力事业。国家每年对于电力产能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换流站作为高压输电系统中的中转驿站,国家交变电的重要电力工程设施,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生活提供着可靠的直流电能和交流电能,也间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是高压输电系统中关键的一环。本文将尝试分析500kV常规直流换流站不同的运行方式与其特点,并结合操作,来探讨一下直流换流站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换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也得到了的快速发展,并且不断的被推广运行,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数字化变电站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工作,还极大的影响了自动化变电站的产生。由于數字化变电站被广泛的应用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显露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但是变电站技术的数字化也给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及电力市场的建立,各个变电站、调度中心及电厂之间的数据交换,趋于频繁,电力系统对数据网络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力公司调度网络化专用的数据平台,电力调度数据网对通信的可靠性,对数据传输时的准确性与实时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工作,越来越急迫。本文在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力调度数据网技术体制、IP规划等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