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in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2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对其实施助产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轻度窒息患儿的复苏率为100%,死亡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的复苏率为72.72%,死亡率为18.28%。结论:新生儿身体机能尚且稚嫩,很容易发生窒息的情况,而在新生儿出现窒息时及时给予助产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关键词:助产护理新生儿存活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94【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40-01
  新生儿窒息在妇产科中是一种常见的危险症状,本病发病机理通常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进而引起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本病多为胎儿时期在母体子宫内窘迫的延续。该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极其高,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发生窒息状况导致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以及脏腑器官发生病变,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容易使患儿出现智力低下、脑瘫等后遗症。而在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助产护理工作能有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对此,本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200例新生儿实施助产护理,研究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2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男108例,女92例,根据窒息诊断标准判断,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2例,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78例。其中顺产126例,剖宫产67例,钳助产7例。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
  1.2窒息诊断方式。首先要详细询问产妇的既往史,寻找诱发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因素。其次当胎儿仍在孕妇母体内,孕妇可感觉胎儿于宫内不断挣扎,胎心率过慢低于 100 次/min或过快高于 160 次/min,且羊水在胎粪的污染下,变成黄绿色[1]。再者,对患儿的窒息情况根据APgar评分进行评级,轻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不规则或表浅,全身变紫,其中APgar评分为 4~7 分,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微弱或消失,肌张力较为松弛,皮肤变苍白,APgar评分 0~3 分。最后很据新生儿窒息时间长短的不同判断患儿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以及酸中毒的情况[2]。
  1.3护理方式。选用国际公认的复苏ABCDE方案进行护理,A为清理呼吸道,B为建立呼吸功能,C为维持循环正常,D为药物治疗,E为评估。
  1.3.1清理呼吸道。在生产中当胎儿头部分娩出后,医护人员要即刻将胎儿口鼻中的羊水以及粘液挤出,并将胎儿呼吸系统中的粘液快速抽出,之后剪断脐带,使用消毒毛巾包裹婴儿。在整个过程中,护士动作要轻柔,对于重度窒息的婴儿要實施气管插管将呼吸道内的异常抽出,防止继发吸入性肺炎[3]。
  1.3.2建立呼吸。若此时患儿仍不能自主呼吸,可轻拍患儿腰背部或足底部诱发患儿呼吸刺激。对于情况较差的患儿要及时予以氧疗处置。
  1.3.3维持正常循环。若患儿在进行有效通气后窒息状况仍然未见改善,则要对患儿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处置,按压频率为 100 -120 次/min。待患儿呼吸恢复正常时停止按压,并同时给予氧疗。
  1.3.4药物治疗。对于窒息程度较重的患儿可给予脐静脉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扩容剂、碳酸氢钠、纳洛酮、肾上腺素等药物,但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上述药物的使用率较小[4]。
  1.3.5评估。助产护理人员在对患儿实施复苏时要对患儿的皮肤、心喉反射、自主呼吸、肌张力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为抢救措施提供有利的依据。
  1.3.6复苏后护理。待窒息患儿复苏后,对窒息患儿的情况重新进行Apgar评分,高于8分的患儿认为复苏效果较好,但仍要做好保暖工作,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患儿要及时送入新生儿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1.4疗效评价。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每项 2 分,检查可见新生儿呼吸正常、哭声响,心率≥100(次/min),四肢可正常活动,全身颜色红,插鼻管反应良好,则视为复苏成功。
  1.5数据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对我院2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助产护理后总结出如下数据:
  表1患儿复苏及死亡率
  窒息程度复苏率死亡率轻度窒息(178人)178人(100%)0人(0%)重度窒息(22人)16人(72.72%)4人(18.28%)轻度窒息的患儿复苏率为100%。
  3讨论
  妇产科临床中认为,新生儿出现窒息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缺血或缺氧造成脏腑器官生理功能发生变化。迅速对缺氧状况进行纠正则是患儿复苏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助产人员的护理工作则成了复苏成功的关键。
  本院在对2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助产护理后发现,轻度窒息患儿的复苏人数为178人,复苏率为100%,死亡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的复苏人数为16人,复苏率为72.72%,死亡率为18.28%。因此对于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助产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儿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的发生率,同时也证明了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助产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妇在围生期的检查工作,对于高危妊娠的产妇要密切观察胎儿以及产妇的情况,分析可能导致胎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做好积极的防御工作,若产妇或胎儿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在产妇生产前要及时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准备,并要熟练的掌握正确的复苏技术,为新生儿的降生提供良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助产护理在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存活率,降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参考文献
  [1]许晓燕.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24):13-14
  [2]李晓林.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24-26
  [3]吕艳.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36(17):45-46
  [4]苏东辉.助产工作如何处理新生儿窒息[J].中外医疗,2013,15(31):22-24
其他文献
摘要:脓疱疮(Impetigo)是新生儿科常见多发皮肤病症之一,由于受年龄、体质及接触环境等的影响,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易发生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不便[1],而且该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医院或社区小范围内的疫情传播。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对患儿采取百多邦联合如意金黄散对患儿加以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症护理预防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93例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24h出血率、术后疼痛评分、首次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出血率、术后疼痛评分、首次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病房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2例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例从基础资料、感染部位、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感染是泌尿科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结论:加强病房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减少侵入性操作。  关键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Doi:10.3969/j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的急诊服务流程优化与创新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实施急诊服务流程优化与创新作为研究组,将未实行优化与创新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急诊耗费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就诊首张血化验单时间与首次用药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与投诉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强化急诊服务流程的优化与创新,可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及辅助治疗的98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QOL)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身体机能、心理活动、社会功能及QOL总分分别为(55.50±3.61)分、(56.62±3.40)分、(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1月起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风险管理前后1年内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变化。结果:与护理风险管理前对比,我们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护患满意率明显上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結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氧疗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70例小儿哮喘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给予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出院。结论: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沙丁胺醇小儿哮喘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415【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白内障是由许多因素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并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并最终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晶状体混浊。白内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白内障手术方法主要有白内障针拨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手术并发症不可忽视,处理不当影响疗效。方法:对164例白
期刊
摘要:在经济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院中的各个科室了解到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条例,选拔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相关规定,实施現代化的护理工作,为患者解决有关护理工作的任何问题,推进护理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设计执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年收治的116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58人。整体护理组为患者提供全面性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化疗反应都得到了缓解,但整体护理组更加明显。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