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9月3日《申报》第15版刊发了一条“简讯”,题为《李大钊今日在职业学校讲演》。原文如下:
青年星期演讲会于今日下午一时邀请北大教授李大钊,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青年问题。该会以此问题极关重要,特邀印力志、沈雁冰、杨贤江等加入演讲,临时听者尚可发问云。
简讯中提到的沈雁冰就是茅盾,当时已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杨贤江也是一位共产党员(1922年入党),曾参加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这则90字的简讯,在多版面多栏目、各路信息竞相发布的主流大报《申报》之上,不甚引人注目,很容易被读者忽视。然而,新近已有研究者指出,正是李大钊在沪讲演活动期间,“隐藏着两位伟人在上海的一次历史性会晤,也隐藏着中国革命发生重大演变的一个契机”。这一历史性会晤与契机,是指“1922年至1924年,他(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
除《申报》外,《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也有对李大钊这次讲演的“预告”,内容大致相同。在李大钊讲演当天,《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与《申报》均又刊发了简讯,内容也与之大致相同。
讲演内容之发现
对这一讲演相关研究并不多见,笔者经年搜求,终于在1922年9月4日的上海《民国日报》第10版之上,找到了此次演讲现场状况的报道及讲演内容的记录。原文如下:
青年星期讲演会讲演记
昨日青年星期讲演会,请北大教授李守常君在中华职业学校开会讲演。听众约二百余人,李君讲演青年在社会上之地位,及青年应当注重政治争斗,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之压迫。听众极为感动。接续演说者,有沈雁冰、杨贤江、高尚德、张国涛、张占刚诸君。对于九月三日为“国际少年日”的历史,及外力与武人压迫等等,讲演详尽。此时会场中发散传单,大众对于“九三”之观念更加明瞭。最后某君提议,应由本日大会致一电于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等团体,以响应劳动立法及争各种自由运动,并提议中日与会青年,须组织民权运动同盟。会场中一致热烈赞成。兹将李君演说记,记录如下:
李君演词
今日与诸君讨论,是“青年问题”。我们青年,尤其应该明白青年所处的地位。现在社会的组织,说是老年人和青年人。而老年人所有的精神是保存(守)的,青年人的精神是进步的,发展的。因为有这两种人在社会,所以一方面能保存固有的状态,一方面能发展未来的文明。我们青年所守的态度,既然是进步的,发展的,那末“人”的未来事业,完全是我们青年的责任。进一句话说,我们青年的群众运动,就是社会革命的先锋。
这几年来政治所以弄得这样糟,良由我们青年着了旧时的观念,不喜过问,即社会重要部分素来都让一班无头脑的老年人去干。所以政治上随便那些武人军阀去玩弄,社会上闹到这样不堪。总之我们从前的观念,是错误的,不能成立的。
前几年人家以为教育与政治是两件事,不用妥协的。到了现在简直受了此种误解的破产。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的。从前蔡元培先生即抱此种观念,决不干预政治,结果国立北京八校竟有停办的危机。所以我们决不能把政治离开不顾,任一般坏人去做。我们须要急起相持,非争到我们手里不止。
中国现在的特殊情形,由来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压迫,即受国际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支配。一种是国内武人军阀的压迫。要在此种情形中解放,完全要我们团结起来奋斗。五四运动的时候,因为外交问题激起的。但此次青年运动结果,社会上受影响很不少。所以我们要做政治运动,也要像军队的团结起来。促进民主主义,做有步骤的进行。民国以来,此种政治运动,有国民党和进步党两个团体,而国民党的目标是民治的,所以比较上实是一个完全的政党。现在还有更和我们关系的团体运动,如劳动运动,妇女运动,都是因为此种运动,就是民主主义的纯粹运动。
几年来战争不已,而每次战争的结果,何尝不是影响于我们人民的生活。所以我们此后对于政治,决不可再有默视的态度了。
上述报道,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公开披露李大钊“青年问题”讲演内容的史料文献。在讲演次日即刊发,其中讲演现场状况的记述有200余字,李大钊讲演内容有700余字。

据此报道可知,参与此次讲演活动的,除了李大钊之外,还有“沈雁冰、杨贤江、高尚德(高君宇)、张国涛(焘)、张占刚诸君”。这些人均为中共早期党员,对近现代史及中共党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这些人物应当都不会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