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一次关于“青年问题”的讲演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1922年9月3日《申报》第15版刊发了一条“简讯”,题为《李大钊今日在职业学校讲演》。原文如下:
  青年星期演讲会于今日下午一时邀请北大教授李大钊,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青年问题。该会以此问题极关重要,特邀印力志、沈雁冰、杨贤江等加入演讲,临时听者尚可发问云。
  简讯中提到的沈雁冰就是茅盾,当时已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杨贤江也是一位共产党员(1922年入党),曾参加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这则90字的简讯,在多版面多栏目、各路信息竞相发布的主流大报《申报》之上,不甚引人注目,很容易被读者忽视。然而,新近已有研究者指出,正是李大钊在沪讲演活动期间,“隐藏着两位伟人在上海的一次历史性会晤,也隐藏着中国革命发生重大演变的一个契机”。这一历史性会晤与契机,是指“1922年至1924年,他(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
  除《申报》外,《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也有对李大钊这次讲演的“预告”,内容大致相同。在李大钊讲演当天,《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与《申报》均又刊发了简讯,内容也与之大致相同。

讲演内容之发现


  对这一讲演相关研究并不多见,笔者经年搜求,终于在1922年9月4日的上海《民国日报》第10版之上,找到了此次演讲现场状况的报道及讲演内容的记录。原文如下:
  青年星期讲演会讲演记
  昨日青年星期讲演会,请北大教授李守常君在中华职业学校开会讲演。听众约二百余人,李君讲演青年在社会上之地位,及青年应当注重政治争斗,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之压迫。听众极为感动。接续演说者,有沈雁冰、杨贤江、高尚德、张国涛、张占刚诸君。对于九月三日为“国际少年日”的历史,及外力与武人压迫等等,讲演详尽。此时会场中发散传单,大众对于“九三”之观念更加明瞭。最后某君提议,应由本日大会致一电于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等团体,以响应劳动立法及争各种自由运动,并提议中日与会青年,须组织民权运动同盟。会场中一致热烈赞成。兹将李君演说记,记录如下:
  李君演词
  今日与诸君讨论,是“青年问题”。我们青年,尤其应该明白青年所处的地位。现在社会的组织,说是老年人和青年人。而老年人所有的精神是保存(守)的,青年人的精神是进步的,发展的。因为有这两种人在社会,所以一方面能保存固有的状态,一方面能发展未来的文明。我们青年所守的态度,既然是进步的,发展的,那末“人”的未来事业,完全是我们青年的责任。进一句话说,我们青年的群众运动,就是社会革命的先锋。
  这几年来政治所以弄得这样糟,良由我们青年着了旧时的观念,不喜过问,即社会重要部分素来都让一班无头脑的老年人去干。所以政治上随便那些武人军阀去玩弄,社会上闹到这样不堪。总之我们从前的观念,是错误的,不能成立的。
  前几年人家以为教育与政治是两件事,不用妥协的。到了现在简直受了此种误解的破产。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的。从前蔡元培先生即抱此种观念,决不干预政治,结果国立北京八校竟有停办的危机。所以我们决不能把政治离开不顾,任一般坏人去做。我们须要急起相持,非争到我们手里不止。
  中国现在的特殊情形,由来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压迫,即受国际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支配。一种是国内武人军阀的压迫。要在此种情形中解放,完全要我们团结起来奋斗。五四运动的时候,因为外交问题激起的。但此次青年运动结果,社会上受影响很不少。所以我们要做政治运动,也要像军队的团结起来。促进民主主义,做有步骤的进行。民国以来,此种政治运动,有国民党和进步党两个团体,而国民党的目标是民治的,所以比较上实是一个完全的政党。现在还有更和我们关系的团体运动,如劳动运动,妇女运动,都是因为此种运动,就是民主主义的纯粹运动。
  几年来战争不已,而每次战争的结果,何尝不是影响于我们人民的生活。所以我们此后对于政治,决不可再有默视的态度了。
  上述报道,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公开披露李大钊“青年问题”讲演内容的史料文献。在讲演次日即刊发,其中讲演现场状况的记述有200余字,李大钊讲演内容有700余字。
1922年9月4日《民国日报》第10版全版,加框处即为李大钊“青年问题”讲演的报道

  据此报道可知,参与此次讲演活动的,除了李大钊之外,还有“沈雁冰、杨贤江、高尚德(高君宇)、张国涛(焘)、张占刚诸君”。这些人均为中共早期党员,对近现代史及中共党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这些人物应当都不会感到陌生。

其他文献
一、恐惧弹琴的女孩  小辛,19岁,大专二年级学生,常穿灰黑色的衣服,佝背含胸,拘谨小心,做什么都生怕出错。当她踌躇着敲开咨询室的大门时,双手发抖,好半天才说出自己的困难——没有办法弹钢琴,一直在回避,又想顺利毕业,感到无助、无力、慌张、恐惧。  二、恐惧弹琴的概念化理解  小辛跟随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工作繁忙,小辛成为小自己六岁的妹妹的主要养育者。上学之余,小辛要承担许多家务,几乎没有社交。
一、恐惧弹琴的女孩  小辛,19岁,大专二年级学生,常穿灰黑色的衣服,佝背含胸,拘谨小心,做什么都生怕出错。当她踌躇着敲开咨询室的大门时,双手发抖,好半天才说出自己的困难——没有办法弹钢琴,一直在回避,又想顺利毕业,感到无助、无力、慌张、恐惧。  二、恐惧弹琴的概念化理解  小辛跟随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工作繁忙,小辛成为小自己六岁的妹妹的主要养育者。上学之余,小辛要承担许多家务,几乎没有社交。
1.贺页朵的“宣誓书”  井冈山博物馆讲解员:各位观众大家好,咱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物,是一位农民党员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入党誓词。CCP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  入党誓词上面写的是“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红布两边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与入党的时间、地点: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页朵;地点北田村;1931年1月25日。虽然这份誓词24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健康教育;压力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0-0075-03  【作者简介】罗元珊,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广东中山,528404)心理健康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体验到压力增大是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会对学生的学习效能、情绪状态、生理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会积极地看待和应对压
案例二   一、愤怒的“小火山”   小林,五年级男生,二年级时随父母搬入城区,同时转学并重读二年级。刚转学时,小林成绩很好,经常获得老师和家长的称赞,进入三年级后,他的成绩迅速下降,四年级时,上课处于听不懂的状态。他的情绪低落,变得敏感不自信,出现挑衅老师、攻击同学等不良行为。   一天,小林因被老师留校做作业而情绪失控,他在老师面前扬言要杀掉父母,并且已经定好时间、买好凶器。老师打电话来求助。
【关键词】孤立;援助;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6-0070-03  【作者简介】刘慧慧,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00)教师,讲师。  【设计理念】  社会化是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困扰,遭遇“孤立”就是其中之一,它会妨碍学生的归属与爱、尊重等需要的满足,影响其身心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读大学时就从收音机里、报刊上知道了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后来,他参与主持领导了国防重要科研项目的制定和研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钱学森是我们景仰的英雄、学习的榜样。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非常渴望有机会能见到他,当面聆听他的教诲。然而这种渴望又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想不到的是,1988年11月下旬,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特殊信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红旗》杂志作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指导下,大力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体现在版面上,而且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城市改革丛书》,集中宣传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改革和开放。  《中国城市改革丛书》,由《红旗》杂志副总编马仲扬担任总主编,由总编辑熊复担任总顾问,并成立了丛书工作组,专门负责对各城市编辑、出版发行丛书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协调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人祸天灾”,根据地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人民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为此,党和根据地政府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事业,通过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组织,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合理分配合作社的收益等措施,使边区合作社得到了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巩固并发展了冀鲁豫根据地。边区合作社的发展与组织领导  冀鲁豫边区的合作事业,最初是在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和山东分局领导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不禁回忆起我在外交部任职档案馆馆长期间,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历史文献局合作编辑出版历史文献的往事。这是迄今中国与外国第一次成功的档案合作。合作的成果最终体现为编辑出版《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49年—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即率先与新中国建交。《汇编》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双方交往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史料,再现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