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凤凰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GIS的凤凰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GIS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以自动监测数据为基础,实现了水情雨情实时监测、大坝测压及渗流监测、视频监控等功能。
  关键词:GIS 信息技术 水文监测 大坝监测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73-01
  一、工程概况
  凤凰水库是一个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它建于1958年10月,水库最大库容5990万立方米,属中型水库。水库常规安全监测项目有:水位雨量观测、坝体浸润线观测和大坝渗流观测等,原有观测项目均采用较原始的人工现场观测手段,观测方法落后。
  二、系统设计思路
  根据凤凰水库常规安全监测项目及实际管理情况,规划建设凤凰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水文测报、大坝安全监测为核心,立足解决水库运营中关注的降雨、水位变化、大坝内部变化、水库流量、发电量等数据的采集、管理问题,以便对水库的安全运行状态、水情信息和大坝运行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监控,为防洪排涝、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速度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设施,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益。
  三、系统主要内容
  1.技术方案
  根据凤凰水库实际运行管理需求,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的建设项目包括:中心计算机网络、水情自动测报子系统、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和视频监控子系统。具体监测内容如下表:
  序号 系统项目 监测站/参数 数量 备注
  一 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 测压管/水位 21 主坝3列15个,第一副坝2列7个
  高精度水位计 1 坝基渗流
  二 水文自动测报子系统 雨量站 3 凤北、东赏、抗美站
  水位雨量站 1 水库站
  三 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视 12 大坝、溢洪道、厂房
  2. 系统結构
  凤凰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其总体结构见下图。中心站建设计算机局域网,实现监测信息的共享;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及图像监控子系统通过GPRS模块/光端机与监控主机连接;水文自动测报子系统采用无线超短波VHF和GSM短信进行通信。
  3.系统功能
  1. 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功能
  实时监测各测压管水位和量水堰水位;
  建立历史和实时监测数据库;
  输出测压管浸润线图;
  输出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相关过程线;
  输出量水堰水位与库水位相关过程线;
  输出各测压管水位统计表;
  具有越限告警功能;
  2. 水情自动测报子系统
  实时接收系统内各遥测站发来的自报数据;
  对接收的水文数据进行解码、检错、分类、存储;并建立历史和实时数据库;
  根据用户要求,按所需格式显示、打印水位、雨量报表及实时水位、雨量累积值;
  显示以GIS地图为背景的降雨值图和实时水位图;
  显示、打印各测站雨量直方图及水位过程线图。
  对越限参数进行告警;
  3. 视频监控子系统
  图像自动切换和自动扫描;
  图像手动切换:图像可由使用者自己控制,在各监控点之间进行切换;
  图形可控:系统可对摄像机镜头的变焦、聚焦、光圈,全方位云台的上、下、左、右任意组合的方向进行控制和操作;
  多画面分割:系统能够通过多画面分割器,在计算机上对多个摄像点的图像同时观察,并任意组合成多画面方式显示
  四、系统技术特征
  1. 采用分布式结构,系统更安全可靠。
  系统各子系统的硬件、软件完全独立,各监测站点拥有独立的太阳能电源,任何一个监测站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到子系统乃至整个系统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 无线通讯组网的自报工作模式,提高抗雷电干扰能力。
  以无线通讯组网的自报式工作体制具有明显的优点。该体制下的遥测站设备结构简单,值守功耗可降到很低,适于太阳能直流供电,通讯时间短暂,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雷电干扰能力和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了系统造价。
  3. 因地制宜运用多种通讯模式,解决远距离通讯问题。
  凤凰水库地处山区,各雨量站点分散距离远,最大直线距离超10公里,在水情自动测报子系统中采用的是超短波VHF数据传送和移动GSM短信双通道通讯模式;在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中,站点远离中心站,信息量相对较大,采用的是移动GPRS移动互联网通讯模式;在视频监控子系统中,数据流巨大,采用的是光纤连接通讯模式。
  4. 基于GIS平台的网页查询模式,直观明了。
  提供网页查询方式更方便于局域网任何一台终端PC查询,有利于自动监控成果的推广和共享;GIS平台的应用,使监测数据查询不再枯燥,反而直观明了,空间感强。
  五、结语
  基于GIS的凤凰水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水库信息管理自动化,提高了水库优化调度能力和电站发电效率;为防洪抢险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保障了下游人民性命和财产的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陈传浩(1957-)男 ,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管理及给排水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通信网络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与一般通信故障不一样,必须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把握好电力通信网络故障处理原则,才能够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判断处理。  关键词:电力通信 网络故障 处理原则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70-01  一、电力通信的故障问题分析  1、通信故障处理方式  通信故障处理基本思路是故障定位然后进行故障处
期刊
摘要:首先介绍了知识反求技术以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然后介绍了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采用逆向工程必须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阐述了逆向工程在汽车产品设计中实施的步骤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反求 汽车设计 逆向工程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65-01  1 知识反求及其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已成为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开发的重
期刊
摘要:在CAM教學中,虽然可以使用仿真软件,但与实际加工还是有差距;若要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则设备的投资大。如果能有一台小型数控设备放在讲台上,在使用CADCAM软件完成零件造型与程序生成后,就可以直接在讲台上的小型数控设备上执行程序;这样的教学既经济,效果又好。基于以上设想,研制了4轴桌面型数控铣床,并在教学中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控铣床 四轴 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64 文献
期刊
摘要:杆塔地下部分总体称为输电线路的基础,它承受着输电线路杆塔的全部负荷,并能够将作用于杆塔上的各种载荷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从而稳固输电线路的杆塔。本文介绍了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从基础施工和架线施工两个角度分析了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送电线路 基础施工 架线施工 施工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生产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已是关系电力生产存亡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讨论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才能全面提高电力生产的信息化。  关键词:电力生产 信息 安全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76-01  1电力生产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涵盖方面  信息化为电力安全所依赖;电力信息化中的信息安全,又是核心的环节。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期刊
摘要:以本钢沙窝煤厂为例介绍InTouch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系统采用一台工控机安装InTouch软件和无线通讯接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数据,同时在以太网上还有施耐得PLC同时与InTouch进行数据交换。InTouch作为PLC和无线通讯的桥梁实现两者之前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InTouch软件 通讯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要: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开采的现存问题,总结阐述了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构成,调查研究了相关保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证了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绿色开采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绿色开采 关键层理论 保水开采 充填开采 煤炭气化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578-01  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
期刊
摘要:通信光缆的接续是光缆施工中最基本的作业之一,作者在文中探讨了通信光缆接续位置的具体结构、光缆接续的全过程以及技术要求,具体内容有:接续之前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接续位置、剖开光缆的护层、加强芯以及护层接续、光纤接续、光纤连接产生损耗的当场测试以及评估、多余光纤的保存、光缆接头处采用护套进行密封以及固定。  关键词:通信光缆 接续 技术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石油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石油产品更是满足各行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对石油产品的检测是保障石油产业与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石油产品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主要通过对石油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在产品检测时的一些技术指导。  关键词:石油产品 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E 文献
期刊
摘要:结合瞬变电磁技术和煤矿水害特征,将瞬变电磁技术应用到煤田水文勘探中,能有效的预防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本文分别介绍了瞬变电磁技术在查明构造含导水性、采空区勘查、含水层富水性评价和矿井水文勘探中的应用,针对不同的目的任务,提出了地面大定源回线和井下偶极两种数据采集装置,分析了每种装置的工作方法,并研究了实际生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煤矿水害 瞬变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