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推广,高中数学的教学重心日渐由“知识的习得”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分析等六个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文就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做了如下探讨,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情境;研究;思想;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50-01
  究其本质,数学教学的目的绝非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计算与解题,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学生学会以计算和解题为媒介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利用数学客观、严谨的特性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将核心素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促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一、注重直观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在空间几何、圆与方程这些内容的教学中,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势必会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一定的阻碍。鉴于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善于从生活原型中抽象出数学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直觉。
  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时,我先是向学生问道:“教室中的日光灯管与地面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答道:“平行!”于是,我继续问道:“在我们忽略墙面凹凸时,门的边框与墙面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内!”“当老师转动门时,两者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平行!”这样,以生活实例出发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数学表象。接下来,我再次向学生问道:“想要判定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平行,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让学生借助折纸来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键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幻灯片一直在循环播放动态翻折图片。如此,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增添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基于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学习过程等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要想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获取知识,并通过思考探究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多元化,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曲线与方程”时,我先是借助课件将圆锥曲面的动画生成展现了出来,并让学生观察与圆锥的轴垂直的平面截圆锥的变化情况,同时思考截面和圆锥侧面交线是哪一种图形,以及由于平面和圆锥轴线之间的夹角发生了变化,此时截口曲线发现了哪些变化等等。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圆和椭圆以及抛物线与双曲线均能通过平面截圆锥得出,如此便使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方程对圆锥曲线的性质进行研究与掌握,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比学习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如此,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迁移运用能力。
  三、重视数学思想渗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我们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决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关键除了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学科思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向学生渗透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数形结合、类比、分类讨论等等,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处理。
  “数”就是方程、函数、不等式及表达式,“形”就是图像、曲线、图形等。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形”主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高中数学教材中处处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若方程lg(-x2+3x-m)=l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在向学生分析这道题目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对这一对数方程进行了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形进行解决。如此一来,既简化了解题步骤,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反思认知能力培养
  要想实现数学高效化教学,及时有效的课后反思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课后总结、归纳不仅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重要巩固,更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通过在课后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被自己忽略的知识点,从而有助于在促进学生反思认知能力培养的同时,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以“直线与方程”这章为例,在完成教学内容后,我让学生自主思考这几种不同形式的直线方程各自的特点,以及应该如何选择和应用方程等问题。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直线方程不同形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而且还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漏洞。在这之后,我要求学生基于本章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并将自己的学习感悟附之其上。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反思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给了教师一个具体的教学理念,也给了学生一个具体的学习方向。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媒介,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各要素落实的有效途径来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7,4(46):381-382.
  [2]林小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35+37.
其他文献
【正】一、伺服系统及其构成伺服系统(Servo system)也叫随动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伺服系统,以机械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作为控
"文化是高职教育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健康优秀的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当前,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推拿临床的常见病之一。由于突出部位、方向、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各不相同。有些因突出物范围较大,神经根受压情况
【正】非基础教育学校在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独当一面,完
【摘 要】兴趣是学习各种知识法宝,它是激发人们积极从事各种活动主动力。这个法宝对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好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在于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课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
FSW是通过摩擦生热使待焊区材料处于热塑化状态,通过搅拌结合成一体实现焊接。形成焊缝的直接原因不是摩擦,而是搅拌。将FSW称为搅拌摩擦焊不妥,宜改为摩擦搅拌焊。按照英文
一名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进一家国企当技术员,主要负责维护维修厂里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他读大学时就接触过,并不陌生。工作几年后,他对这些设备更是了如指掌。   那天,主管通知他,下周去北京参加业务培训。他一听到培训两个字就烦。类似的培训,他参加过几次,培训的老师不外乎告诉他们,如今技术更新很快,要他们平时多学一些先进的技术。   其实,他的知识和经验对付厂里的设备绰绰有余,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也用不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应用人才,即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懂专业又有知识面、会管理又善
目的:探究USP22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分化及钙化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β-磷酸甘油建立钙化模型,并用茜素红染色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模型是否成功。
<正>现代基础教育的综合性使教师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教育现代化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的确立,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都要通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