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灯影峡期海洋碳酸盐岩原始δ13C和δ18O组成及海水温度

来源 :古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方灯影峡期(晚前寒武纪)是白云岩广泛发育的海洋碳酸盐沉积时期,在灯影组.中部发育从海水直接沉积、沉淀的原生白云岩,目前仍保留其原始组构特征。从40个原生白云石(岩)中测得:泥晶白云石的δ13C值为3.64‰,δ18O值为-1.17‰(n=6);藻白云岩的δ13C值为3.52‰,δ18O值为-1.86‰(n=15);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为2.90‰,δ18O值为-2.65‰(n=8);海水刃状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C值为2.96‰,δ18O值为-2.41‰(n=8);泥晶纹层和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C值为2.79‰,δ18O值为-3.13‰。40个岩样的δ13C平均值为3.25‰±0.44‰,δ18O平均值为-2.12‰±0.98‰(均以PDB标准)。对于灯影峡期海相白云岩的原始δ13C和δ18O值,不采用所有样品的平均值,而是采用原生白云石沉积物与海水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和δ18O值两个图示分布区重叠部分的最重同位素值,即:δ13C值为4.43‰(PDB标准),δ18O值为-0.62‰(PDB标准),将其作为灯影峡期海洋碳酸盐岩的原始同位素组成。对海水原生白云石胶结物包裹体盐度进行了测定,海水δ18O计算值为2.90‰(SMOW标准),用原始δ18O值计算的原生白云石形成时的海水温度为40.8 ℃。这说明中国南方灯影峡期的海洋为炎热的较高的海水温度环境。
其他文献
新疆榆树沟麻粒岩地体中发育两类尖晶石:一类见于中、基性麻粒岩体中,其化学成分富 Al 贫 Cr ,属铝尖晶石,镜下为深绿色,呈半自形至他形粒状,与其它变质矿物共生,表现为麻粒岩相的新生变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虾塘过量残饵的分解过程、池底硫化物的生成原理、沉积物中硫化物的积累与扩散过程和还原条件下虾病发生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3个月的实验时间内,硫
在华北中部高级变质基底内新发现一套太古代的孔兹岩系 ,它们以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 ,Zr、Hf和Sr含量较低 ,稀土元素分布型式显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及Eu负异常 .其原岩应为一套长石砂岩、页岩或泥质岩 ,并有碳酸盐类 ,沉积于远离陆地的克拉通大陆架浅海环境 ;物源区以花岗岩类为主 ,并有少量TTG ,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 .结合相关的构造制约 ,可以认为孔兹岩系代表的变质沉积盖层是华北大陆新
介绍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露天矿区水文地质普查中运用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方法的情况、遥感方案的选择、技术思路,以及利用遥感方法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绘所取得的成果,对遥感水文地质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选择赣南稀土矿区典型地理景观, 主要研究了表生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与矿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景观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与土体的机械组成密切相关。不同粒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有以下序列: 粗粉粒 (20~63 μm ) ≥细粉粒 (2~20 μm ) > 粘粒 (< 2 μm ) > 沙粒(0063~1 m m ) > 石砾 (> 1 m m )。石英和长石对稀土元素起稀释的作用, 高岭石、埃洛石等次
山西阳泉矿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相当发育,其中早二叠世早期腕足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共计48属125种,分属于31科。通过对腕足动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早二叠世早期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存在着灰岩硅化和砂泥质岩硅化不同原岩类型的成矿围岩蚀变。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含量要比未蚀变原岩稍低,但是仍具有
白龙江流域木本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907 种(含种下等级),分别隶属于103 科,281 属。其中中国植物特有属20 属,白龙江土著特有种25 个。本文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本区系属的主要地理成分,并通过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中晚元古代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由蛇绿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玄武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石岩)、钙碱性基性—中性火山岩(变粒岩)、陆缘碎屑岩(浅粒岩)组
据塔里木盆地结构和盆地地层资料建立了盆地三维地质模型,用三维有限单元方法计算模拟了塔里木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了在构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盆地由浅至深各构造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