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话题作文的立意创新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一般地讲,新有两种含义,一为选材新,二为立意新。这里只讲立意。那么,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
  一、创设一个好的开头
  俗话说:万事起头难。俗语又云: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作文也是如此,所以开头非常重要。也有人把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凰”的头,凤凰的头小、美、灵活,所以文章的开头也要娇小、美丽、灵活些。关于文章的开头,我归纳一下,觉得有四种基本类型需要注意:1、描述式。2、设疑式。3、亮靶式。4、开宗明义式。这四种类型,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五种表达方式都可以:叙述式的、描写式的、说明式的、议论式的、抒情式的。当然,还要注意一点:文章的开头用到的材料,下文一定要呼应,这就好比演话剧,开始看到一把宝剑没有出鞘,后面一定要把它拔出来,不要开头讲了很多材料,后面却把这些材料“扔”掉了。
  二、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眼光、眼力
  “不断”是因为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而且这个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没有止境。“加强”是因为我们过去也常说要重视观察能力,但远远做得不够,而且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具体化、系统化,没有可操作性。观察重要,但如何观察,做得少,讲得也少,因此要加强如何观察的指导和实践。
  尽管当代的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但初中生的生活却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七彩阳光”,所以我们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长幼之情、邻里关系、热点问题、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忧伤、勇敢与怯懦、勤奋与懒惰,不失时机地进行“耳提面议”,让学生自觉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意识。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此理。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面对一道作文题,通常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去写,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这是一种求同思维,这样立意当然不错,但是比较难以出新。有时可以考虑,不直接从事物的本身引发联想,而找到与此事物相关的事,这许多相关的事可组成一个外围圈,它们都以原事物为圆心,我们作文可以从外围圈上任找一点展开联想,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被肯定。这样比较容易出新。
  比如“近墨者黑”,从正面去写,就应证明只要你近墨了,必定会黑。如果求异,从相反的方向去写,可写成“近墨者未必黑”,那就得强调人的思想品德、情趣高雅,能“出淤泥而不染”方面去展开。用成语做作文题目类似情况还有: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吃一堑,长一智——吃一堑,未必长一智。有些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侧面,反向说过去,强调的是另一个侧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逆反去做,如“一暴十寒”“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等是无法去唱反调的。
  四、多角度开拓
  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是一条路,要呈辐射状态展开,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特点、甚至每个因素出发,展开思考、联想,这样,每条思维射线的落点,就可能产生一个新的立意。例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根据它的特征展开联想,就可以想象到: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浑圆的石磨、‘圆圆的足球、环形的跑道……学生根据事物外形,进而展开纷至沓来的联想,联想到事物的本质:圆像空虚、像充实;像一无所有、像半满充盈;像成功时的花环、像失败了的陷阱;表示开始的零,表示结束的句号;表示圆滑……每个意象都可以写成一篇优美的文章。
  五、虚实结合,强调一个“新”
  众所周知,作文取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印,它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反映。学生写作文,总是要记“实”的,总是要写出生动的生活画面的,同样也需要写“虚”的。所谓“虚”,就是指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的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情、意和想象。下面就举一题为例,作简要说明:
  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家,也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和成长的避风港。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或伙伴之谊……
  请以“有家真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此题中那些巧妙的比喻和意蕴深刻、充满哲理的语句,不仅能引出美好的生活回忆,即所谓的“实”,同样也能起到触发情感、启迪思维、引起联想的作用,即“虚”也。心理学讲,语词能引出表象,能引出往日生活的具体情景。因此,我们可以把家诠释为“成长的避风港”、父母“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的伞和“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的一缕慰藉”。应該说,这些话语,不仅情意切切,激动人心,而且会引起写作者不尽的遐想。虚实结合,用心思考,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其蕴藏的许多朴素的真理,受到深刻的启迪,这样就能创作一篇新的文章。我们说:话题之美,就美在这里。
  六、构思巧才能推陈出新
  想象力、创造力、创造性,是作文写作的生命力所在。作文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每次都是创造性的劳动,因此,要做出新的文章来,就必须讲究技巧。世界上没有不讲技巧的事情,作文尤其如此。我们平时所谓的巧妙,就是讲的技巧问题。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作文要达到妙境,就得巧写,巧写就得有点功夫,就得讲究方法。什么书信体、日记体、章节体、对话体、小说、戏剧、散文、童话、寓言等等文体都可构思、都可尝试,只要写得巧、写得妙就行。
  写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新形象就没法产生,也无从构思,无从写作,而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有着重大的、导向性的意义。文章没有两篇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讲,写作永远含有创新的因素,需要用创造性思维力来完成。而巧妙地结合话题来构思出一篇有创意的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的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与时俱进,认真钻研教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调动
期刊
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改革十分重视,新课改之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发展,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新课改摒弃了以老师为主体的固定模式,引进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
期刊
一、纸及纸板生产和消费情况rn(一)纸及纸板生产量和消费量rn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2019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7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765万吨,较上年增长3.16%.消
期刊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证,是人一生必须具备并且应得到不断提升的能力。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打下阅读能力的坚实基础,将有益于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学习,有益于终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起点。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
期刊
新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我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用数学的趣味性来感染学生  目前的课本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