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课堂教学显得犹为空洞,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使教师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理解太过于抽象。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考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加强实验教学,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必要途径。
  初中生物 实验 教学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在观察时,观察是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相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初中生物实验中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中。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中的观察试验“观察植物细胞”。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学生需要在熟练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认真的、重复多次的观察认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和细胞质。可以使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认识由书本上的抽象过渡到形象,再由形象到抽象,真正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在试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中,要借助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首先,观察它的外形,然后剥去种皮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再作对比观察区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观察试验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地、正确地、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实验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例如:上面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试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黄瓜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生大胆、仔细,还要有不怕失败、不气馁的精神。其一制作临时装片对学生来说可能一次性不能做好,就需得多做几次,明白怎样做才不会产生气泡,才不会使洋葱皮皱在一起。这些经验如果不通过动手操作是永远学不会的。其二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到显微镜,很多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不熟练,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要有不懈努力的精神,也要求教师要耐心、仔细的指点、帮助。通过实验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唱无味的理论知识,又创造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的实验中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明白了科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能力
  实验分析能力是指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例如:在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后要思考这些问题:(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晝夜?(4)光是不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少的条件呢?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得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好的多。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这样才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在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试验中,有些学生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不成功,可能会出现气泡、或者观察到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等问题;或者显微镜使用不熟练调不出清晰的视野等。这时候要引导学生不急不燥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用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这些过程,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在做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试验后,可以适当的让学生自已设计如何观察的动物细胞的试验。要求他们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然后给班级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照教师给出方法实验,一部分学生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然后观察两种方法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结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自学、创新等能力。
  五、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都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这就达到了死的知识学活,书本知识变了自己的知识。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明确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组的。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他们的区别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然后,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举一反三解决类似于“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如果允许你借助显微镜,你怎样将它鉴定出来?”之类的问题。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学生主动学习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下就初中語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
期刊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初二物理起始教学阶段我们物理学科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兴趣,培养物理思维习惯,训练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我们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转变观念,做好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新课程改中进行有效教学势在必行,谁
期刊
语文素质,决定并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加强语文素质教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理论的建设,又需要实践的操作;既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需要教师主导性的张扬;既需要课程设置及课型结构的调整,又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既需要评价标准及方式的重新确立,又需要考试制度的改革。切实理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让语文为素质教育做好服务,让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闪光!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服务 熠熠生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要致力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贯穿新课标,贯穿整个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初中语文 教学  “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
期刊
教学设计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系统化的技术。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  化学 高效 课堂 教学 设计  教学设计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系统化的技术。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那么,在新课改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设计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解读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
期刊
高中数学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所创设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探究。新教材中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  高中数学 教材 素质教育  在高考选拔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也有很多教师无视新
期刊
计算机教学是抽象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的教学的系统,要提高其教学效果,必须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 教学 应用  一、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增强记忆、巩固提高 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综合性、虚拟性、超媒体性、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材料。通过视、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将所学计算机的文化背景,语
期刊
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 预习 方法  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中物理的课前预习呢?  一、课前预习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
期刊
英语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因此,要教育学生学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 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与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能突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
期刊
口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最难的一个部分。《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说”也就是口语的要求是,“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定计划;能报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做3分钟演讲;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英语口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