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借助网络通信资源和服务猛然发展的现状,电信运营商已逐渐沦为互联网的流量渠道。电信运营商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积累,然而日渐下降的话务和短信业务量和对流量业务转型的后知后觉给予了运营商沉重的打击,亟需快速实现流量和数据的充分结合,同时加强多元化合作实现模式的开放共赢,在通信领域做精做专的同时尝试新兴领域,并且正视企业系统庞大的身躯和资源配置,做到大胆切割轻装上阵。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流量经营 数据挖掘 信息渠道
国家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因子在传统行业上发酵加速了转型升级,在新兴行业中迸发推动了更新换代,互联网+时代让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电信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基础建设、合并重组、高速发展、遍地开花、存异竞争的阶段,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长成了坚实而庞大的躯体,面对互联网企业大胆的创新精神、灵活的决策身手、迅速的响应服务,却在不知不觉中慢却了脚步。
同时,三营纷争你追我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大运营商的较量也从未停歇过,3G时代的电信和联通初尝螃蟹,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却又被移动凭借2G时代积累的客户人脉、4G概念和跨越式的网速抢回了领先权,在业绩和用户拥有量上遥遥领先,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业绩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净利润为163.61亿元,中国联通净利润为81.8亿元,而中移动该数据为854亿元。面对中国移动的高歌猛进以及市场各式各样基于运营商流量渠道的互联网应用的四面夹击,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是共享基站和网络资源,后在2015年12月联合发布《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在终端层面强强联手,随后又在2016年1月举行“资源共建共享、客户服务提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可见运营商之间除了来自圈外的压力,同时也需优化行业内的资源分配和自身发展模式,面对互联网趋势下的市场模式转型迫在眉睫,只有更迅速更贴合地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才能经久不衰,日发壮大。
一、社会资源投资收益
1.流量导向多元发展。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行业发展对话音业务的依赖大幅减弱,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的53.2%提高至58.2%;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突破100%,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2707.2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17%提高至23.5%,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1.8%,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7.2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速下滑。衣食住行的优化方案现在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和流量数据,正因如此电信运营商手中紧握用户流量动向、使用行为、地理定位等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沉淀和累积,运营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于物联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回馈社会的同时提升运营商品牌影响力。
2.无形资产孵化利用。电信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身躯庞大,资金的投资使用受到制度的限制,往往需要繁琐而冗长的流程,效率低下甚至错过最佳的财务投资阶段,可采取资源置换的模式,加强战略性投资,一方面充分利用流量、渠道、数据资源,加强信息数据的二次挖掘加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置换资源,另一方面加大数据等科研技术投入,大力打造电信行业创新工场和创业孵化基地,提高新兴技术与应用的孵化转化率,以数据和技术入股的方式投资互联网发展,降低资金投资风险的同时,引导流量方向、培养用户习惯、提供个性服务,从而又反馈完善电信运营服务。
二、项目发掘开放承接
1.业务开放合作共赢。从国际运营商与OTT企业开展合作的经验来看,美国与欧洲运营商的选择不尽相同。2012年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100%的移动运营商已经和OTT企业结成合作关系,而在欧洲,只有18%的运营商与OTT合作。25%的欧洲运营商在与OTT的较量中导致高达5%的收入损失,而美国运营商无论信息服务业务量还是收入都没有收到影响,还有促进作用。美国Verizon于2010年与Skype合作,让用户以更便宜的价格通过网络拨打国际电话;印度移动运营商巴蒂电信也与Twitter达成协议,允许巴蒂电信手机用户通过标准短信资费发送,而接收Twitter信息则完全免费。可见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联手合作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运营商的发展潮流趋势,互联网企业依赖运营商的网络流量渠道得以发展和业务扩大并提供用户服务,而运营商则应开放与应用市场、APP服务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不断提升移动数据流量占比,加固移动数据主营地位。
2.深度挖掘资源共享。对于中国电信市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日本电视市场,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合资成立移动广告公司D2C,瞄准了快速崛起的移动广告市场;在金融行业的合作中,收购三井住友银行34%的股份,通过移动信息和智能手机大力改变用户习惯,并创新性地发行手机信用卡;另外还和欧姆龙合资成立移动医疗公司,打算通过NTT DOCOMO的云服务统一管理从智能手机和健康仪器获得的数据为客户提供健康保险等组合服务。三大运营商已各自發展成全业务体系,除了面对来自相互之间的竞争,还需面对建立在网络渠道、流量渠道的互联网企业。运营商手上掌握着流量数据,掌握着用户数据、掌握着行业数据,数据的重复获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并需要从大量的用户群体中开展业务并抓住用户粘性,运营商对于运营数据的深层挖掘、适当开放、资源共享,能催化电信行业内外跨领域的合作。看回电信圈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合作,相互发挥固网宽带的优势,通过室外基站共享,加强LTE结合WiFi的网络覆盖合作,极力在4G时代落后的局面中打出4G+组合牌,实现相互网络的自由切换,实现网络质量和网速提升,必将带来运营商价值的再次增长和格局的变化。
三、快速响应抢占市场
1.高效决策贴近市场。电信运营商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改善着用户信息获取的时效和渠道,但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其决策的缓慢性和风险承受的保守性,作为电信巨人,站得高看得远,然而动作缓慢迟迟不肯迈步,而正是这些属性导致其在互联网市场发展面前显得后知后觉,让风口上的互联网企业占尽了先机而错失了大好良机。电信运营商可通过分步前进,行业战略深思熟虑,细分部署放开权限,通过部门决策流程精简化,放开决策权限的方式实现战术的快速响应,地域实践应因地制宜,贴切市场宣传机制,响应潮流,根据潜在客户人群制作宣传广告,引起受众共鸣,快速成效。
2.个性服务快速响应。虚拟运营商作为电信运营多样化和开放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均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面对挑战和格局多元化,三大运营商需更了解客户所需,从O2O消费者认知、吸引新顾客、购买、分享、再次购买(ARASL模式)的各个购买环节进行引导,需求收集以提供个性化服务:(1)金融及结算业务:推动智能手机软硬件便捷支付体系,并推出话费存储增值机制,吸纳话费预存资金,加强用户粘性;(2)医疗与健康服务:打通医院及医保系统,利用实名制的信息特性完善预约挂号、医保查询、病历跟踪等功能;(3)交通与定位业务:利用实时通信和定位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和流量行为分析,做好出行查询、定位、购票、预约等差旅合作服务;(4)安全安保服务:加强智能家具合作,结合高速网络传输,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和隐私保护;(5)物联网:联合打造智能穿戴、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慧出行、便捷支付等生活配套服务生态圈。
四、结语
时代在变迁,运营商也不再是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面对互联网创新,运营商需要正视形势和局面,寻求市场模式的突破,积极采取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保持业态常青。
参考文献:
[1]黄兴利,联通电信“在一起”抗衡移动. http://www.chinatimes.cc/article/53024.html,2016年1月13日.
[2]苏敏坚,欧美运营商与OTT:一边坚持战争,一边走向合作[J]中国电信业.2012(11):72-75.
[3]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流量经营 数据挖掘 信息渠道
国家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因子在传统行业上发酵加速了转型升级,在新兴行业中迸发推动了更新换代,互联网+时代让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电信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基础建设、合并重组、高速发展、遍地开花、存异竞争的阶段,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长成了坚实而庞大的躯体,面对互联网企业大胆的创新精神、灵活的决策身手、迅速的响应服务,却在不知不觉中慢却了脚步。
同时,三营纷争你追我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大运营商的较量也从未停歇过,3G时代的电信和联通初尝螃蟹,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却又被移动凭借2G时代积累的客户人脉、4G概念和跨越式的网速抢回了领先权,在业绩和用户拥有量上遥遥领先,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业绩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净利润为163.61亿元,中国联通净利润为81.8亿元,而中移动该数据为854亿元。面对中国移动的高歌猛进以及市场各式各样基于运营商流量渠道的互联网应用的四面夹击,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是共享基站和网络资源,后在2015年12月联合发布《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在终端层面强强联手,随后又在2016年1月举行“资源共建共享、客户服务提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可见运营商之间除了来自圈外的压力,同时也需优化行业内的资源分配和自身发展模式,面对互联网趋势下的市场模式转型迫在眉睫,只有更迅速更贴合地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才能经久不衰,日发壮大。
一、社会资源投资收益
1.流量导向多元发展。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行业发展对话音业务的依赖大幅减弱,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的53.2%提高至58.2%;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突破100%,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2707.2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17%提高至23.5%,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1.8%,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7.2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速下滑。衣食住行的优化方案现在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和流量数据,正因如此电信运营商手中紧握用户流量动向、使用行为、地理定位等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沉淀和累积,运营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于物联网、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回馈社会的同时提升运营商品牌影响力。
2.无形资产孵化利用。电信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身躯庞大,资金的投资使用受到制度的限制,往往需要繁琐而冗长的流程,效率低下甚至错过最佳的财务投资阶段,可采取资源置换的模式,加强战略性投资,一方面充分利用流量、渠道、数据资源,加强信息数据的二次挖掘加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置换资源,另一方面加大数据等科研技术投入,大力打造电信行业创新工场和创业孵化基地,提高新兴技术与应用的孵化转化率,以数据和技术入股的方式投资互联网发展,降低资金投资风险的同时,引导流量方向、培养用户习惯、提供个性服务,从而又反馈完善电信运营服务。
二、项目发掘开放承接
1.业务开放合作共赢。从国际运营商与OTT企业开展合作的经验来看,美国与欧洲运营商的选择不尽相同。2012年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100%的移动运营商已经和OTT企业结成合作关系,而在欧洲,只有18%的运营商与OTT合作。25%的欧洲运营商在与OTT的较量中导致高达5%的收入损失,而美国运营商无论信息服务业务量还是收入都没有收到影响,还有促进作用。美国Verizon于2010年与Skype合作,让用户以更便宜的价格通过网络拨打国际电话;印度移动运营商巴蒂电信也与Twitter达成协议,允许巴蒂电信手机用户通过标准短信资费发送,而接收Twitter信息则完全免费。可见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联手合作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运营商的发展潮流趋势,互联网企业依赖运营商的网络流量渠道得以发展和业务扩大并提供用户服务,而运营商则应开放与应用市场、APP服务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不断提升移动数据流量占比,加固移动数据主营地位。
2.深度挖掘资源共享。对于中国电信市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日本电视市场,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合资成立移动广告公司D2C,瞄准了快速崛起的移动广告市场;在金融行业的合作中,收购三井住友银行34%的股份,通过移动信息和智能手机大力改变用户习惯,并创新性地发行手机信用卡;另外还和欧姆龙合资成立移动医疗公司,打算通过NTT DOCOMO的云服务统一管理从智能手机和健康仪器获得的数据为客户提供健康保险等组合服务。三大运营商已各自發展成全业务体系,除了面对来自相互之间的竞争,还需面对建立在网络渠道、流量渠道的互联网企业。运营商手上掌握着流量数据,掌握着用户数据、掌握着行业数据,数据的重复获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并需要从大量的用户群体中开展业务并抓住用户粘性,运营商对于运营数据的深层挖掘、适当开放、资源共享,能催化电信行业内外跨领域的合作。看回电信圈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合作,相互发挥固网宽带的优势,通过室外基站共享,加强LTE结合WiFi的网络覆盖合作,极力在4G时代落后的局面中打出4G+组合牌,实现相互网络的自由切换,实现网络质量和网速提升,必将带来运营商价值的再次增长和格局的变化。
三、快速响应抢占市场
1.高效决策贴近市场。电信运营商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改善着用户信息获取的时效和渠道,但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其决策的缓慢性和风险承受的保守性,作为电信巨人,站得高看得远,然而动作缓慢迟迟不肯迈步,而正是这些属性导致其在互联网市场发展面前显得后知后觉,让风口上的互联网企业占尽了先机而错失了大好良机。电信运营商可通过分步前进,行业战略深思熟虑,细分部署放开权限,通过部门决策流程精简化,放开决策权限的方式实现战术的快速响应,地域实践应因地制宜,贴切市场宣传机制,响应潮流,根据潜在客户人群制作宣传广告,引起受众共鸣,快速成效。
2.个性服务快速响应。虚拟运营商作为电信运营多样化和开放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均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面对挑战和格局多元化,三大运营商需更了解客户所需,从O2O消费者认知、吸引新顾客、购买、分享、再次购买(ARASL模式)的各个购买环节进行引导,需求收集以提供个性化服务:(1)金融及结算业务:推动智能手机软硬件便捷支付体系,并推出话费存储增值机制,吸纳话费预存资金,加强用户粘性;(2)医疗与健康服务:打通医院及医保系统,利用实名制的信息特性完善预约挂号、医保查询、病历跟踪等功能;(3)交通与定位业务:利用实时通信和定位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和流量行为分析,做好出行查询、定位、购票、预约等差旅合作服务;(4)安全安保服务:加强智能家具合作,结合高速网络传输,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和隐私保护;(5)物联网:联合打造智能穿戴、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慧出行、便捷支付等生活配套服务生态圈。
四、结语
时代在变迁,运营商也不再是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面对互联网创新,运营商需要正视形势和局面,寻求市场模式的突破,积极采取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保持业态常青。
参考文献:
[1]黄兴利,联通电信“在一起”抗衡移动. http://www.chinatimes.cc/article/53024.html,2016年1月13日.
[2]苏敏坚,欧美运营商与OTT:一边坚持战争,一边走向合作[J]中国电信业.2012(11):72-75.
[3]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