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成”与少妻的浪漫姻缘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w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女士常家瑞,少年时看过无数遍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形象在她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她33岁时,丈夫遭遇车祸身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央视6套“流金岁月”节目中了解到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不久前也遭遇了失妻之痛。常家瑞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和心目中的英雄相伴终生。经过千回百转的追寻,2003年6月,39岁的常家瑞和73岁的刘世龙终于喜结良缘!
  
  追梦心仪的英雄
  
  2001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常家瑞在家中看央视6套“流金岁月”节目,那期节目推出的是表演艺术家刘世龙的生活近况,刘世龙是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英雄王成是常家瑞心中的偶像,她被这期节目深深吸引了。让常家瑞意想不到的是刘世龙刚刚失去了舞蹈家妻子莽双英,现在过着单身生活。常家瑞看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颤,继尔从脑海间蹦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她要成为刘世龙的妻子。
  1964年11月22日,常家瑞出生在太原市的一个干部家庭,妈妈是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一直在机关工作;爸爸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常家瑞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是看着许多革命影片长大的。常家瑞是太原社会保险公司的普通干部。1987年,她和一位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建立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并有了一个宝贝儿子;丈夫一表人才,后来成为了一名年轻的企业家,曾接受过朱镕基总理的接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丈夫在一次出差时遭遇车祸,常家瑞从此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失去丈夫后,她多次婉拒了身边的追求者,她想把这扇感情的大门永久关闭。常家瑞固执地认为:此生不会再遇到像丈夫一样十全十美的人了。可当她看完介绍刘世龙的“流金岁月”节目后,她关闭已久的感情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但是当时常家瑞对刘世龙的了解只是通过银幕,至于刘世龙的人生经历,她知之甚少。不过常家瑞认为:刘世龙既然能塑造出英雄王成的形象,生活中也肯定是位有着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的人。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常家瑞埋在心底20多年的梦想奇迹般地含苞待放。
  常家瑞先后从太原市的音像商店买回了刘世龙主演的老电影《沙家店粮站》、《英雄儿女》、《鸿雁》、《刘三姐》、《草原晨曲》等影碟,重温这些老影片,常家瑞再一次被刘世龙激情四射、充满昂扬的英雄主义的精神所感染。一股爱慕英雄的强烈愿望撞击着心胸,让她早已平静的心涌起波澜。不久,她又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了刘世龙的传奇人生:刘世龙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安徽萧山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是萧山县游击大队长,姐姐是游击队员,受家庭影响他9岁就参加了游击队,16岁入党,担任过剿匪队队长和文工队队长,并多次荣立战功;曾经参加过淮海、渡江和大别山等著名战役。刘世龙23岁时脱下军装,考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学习电影表演艺术,毕业后,他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开始了他的从影生涯。刘世龙原来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他妻子是著名的蒙古族舞蹈家莽双英,是吉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一生成绩斐然,1999年因病去世。生活中的刘世龙热爱生活、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被人们称为生活中的英雄王成!
  
  千里有缘会“英雄”
  
  常家瑞当时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后,怎样去联系刘世龙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她把电话打到央视6套“流金岁月”节目组,对方也没能提供刘世龙的联系方式。她又和长影集团联系,几经周折,常家瑞终于得到了刘世龙的电话。
  常家瑞不会忘记这个让她激动的日子,经过近一年的追寻,终于在2002年7月的一天,常家瑞拨通了刘世龙的手机。
  此时的刘世龙正在江西南昌参加一次演出,当他接到常家瑞的电话时,感到十分突然。自从他成功塑造了英雄王成的形象后,30多年来他的影迷成千上万,但是还没有一个人这样大胆直率地向他求爱,特别是在他70多岁高龄之时。当刘世龙简单了解了常家瑞的情况后,他说:“你的年龄很小,和我的年龄相差太大。我们可以做普通朋友。”常家瑞说:“爱情是不分肤色、年龄和国界的。刘老师,您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年轻的英雄王成。”放下电话后,常家瑞满怀激情地给刘世龙写了一封长信,并附上她的两张近照。常家瑞在信中写道:“尊敬的刘老师:我是一名非常热爱您的观众,您塑造的英雄王成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并生了根。从王成身上我可以看到您本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刘老师,我对您的热爱30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您那英俊潇洒、健康向上的银幕形象一直伴随着我到现在。您是我心仪已久的英雄,我愿意与您相伴共续爱情的新篇。”
  不久,常家瑞就收到了刘世龙寄来的一封信和照片。刘世龙的信写得热情洋溢,虽然他没有马上接受她的求爱,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激情。常家瑞读着刘世龙的来信,激动得热泪盈眶。
  常家瑞开始天天给刘世龙打长途电话,关心刘世龙的生活起居。如果一天不和刘世龙通话,听听他的声音,她就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失去了依托。
  2002年8月,第四届长春国际电影节在长春举行,常家瑞向单位请了一周假,她准备赶到长春和刘世龙会面。
  当常家瑞走进刘世龙的家门时,刘世龙脸上洋溢着微笑,和蔼、慈祥地同常家瑞握了手,常家瑞的心间升起一股暖融融的热流。那天晚上,常家瑞和刘世龙犹如老友新交,常家瑞丝毫没有感到拘谨、陌生。她在刘世龙家中用了晚餐,刘世龙带她看了一场电影音乐晚会。
  第二天,刘世龙说:“家瑞,你第一次到东北,我带你去长白山吧。”常家瑞有生以来是第一次来东北,她只是听说过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峰,美丽的天池座落山巅之上。她兴致勃勃地和刘世龙坐上火车直奔目的地。经典影片《英雄儿女》和《鸿雁》就是在长白山拍摄的,刘世龙一路上都在兴致勃勃地给常家瑞讲当年拍摄这两部影片的有趣故事。当他们登上长白山时,天公作美,平时天气变化莫测的长白山峰阳光灿烂,天池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披着白纱巾。常家瑞站在天池的顶峰,望着长白山的茫茫林海,被这诗一般的美景陶醉了,她更为自己今生能和心目中的“英雄王成”有缘分感到无比幸福。
  归途中,刘世龙给常家瑞买了长白山特产:木耳和蜂蜜。在火车上,刘世龙打开一瓶蜂蜜,让常家瑞品尝,他深情地说:“愿我们的友谊像长白山的蜂蜜一样甘甜。我在长白山天池边许下心愿:我会永远爱你!”常家瑞也满脸甜蜜地说:“今后我就叫你世龙哥吧,我没有看错,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就是生活中的你,我非常幸运成了英雄的伴侣,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我从未觉得你的年龄很大,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当年影片中的英雄王成。”
  
  我把“英雄”娶回家
  
  常家瑞在长春刘世龙家住了一周后,刘世龙给她买了一张机票飞回了太原。太原和长春相距几千里之遥,电话成了他们彼此交流的工具。常家瑞每天都要给刘世龙打一次电话,她很细心,叮嘱刘世龙注意身体和饮食,每次聊天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2002年10月,刘世龙随长影乐团到湖北演出,演出结束后,刘世龙来到了常家瑞家。
  常家瑞家住太原西街的新秀园小区,是三室一厅,她带着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常家瑞的爸爸妈妈对电影《英雄儿女》同样稔熟在胸,他们把刘世龙当成似曾相识的老朋友,所以彼此交流起来话题很多。在太原呆的十多天里,常家瑞带着刘世龙游览了山西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和王家大院。
  在家中,常家瑞喜欢和他一起看过去的老电影,《英雄儿女》、《战洪图》等电影不知放了多少遍。常家瑞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伴随激昂优美的旋律,刘世龙会深情地唱起老电影中的插曲,两人的世界其乐融融。
  2003年春节前,刘世龙因心脏不适住院,常家瑞得知消息后,马上从太原飞到长春。刘世龙在省医院住院的半个月期间,她天天守在刘世龙的床前,为刘世龙端水送药,她担心刘世龙晚上在病房里孤独,就陪在他的病床边和他聊天,每天还给刘世龙按摩、洗脚。经过她的精心护理,刘世龙很快康复出院了。
  5月中旬,刘世龙随团到重庆演出,由于正值“非典”期间,演出中途被迫停止,他就买了车票赶到太原和常家瑞团聚。刘世龙说:“家瑞,经过一年的交往,我们的爱情成熟了,选个日子结婚吧!”常家瑞兴奋地说:“世龙哥,咱们说办就办,我早就盼着这一天,把我心目中的英雄‘娶’回家。”两人在结婚前定下调子:一切从简。
  刘世龙虽然已是70多岁的高龄,他的精力却十分旺盛,身边的人都说他的性格依然像银幕上王成的形象一样,热情如火。他在离休后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每年都要随长影乐团在各地演出,四处奔波。在闲暇时,他喜欢读书和运动。每天早晨,常家瑞早早地起床,到报摊买几份当天的报纸,然后煮上一杯热牛奶送到刘世龙面前,如果他想看什么书,常家瑞会千方百计地搞到。刘世龙最喜欢的运动是冬泳,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喜欢上了冬泳,成为长春市冬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并任长春市冬泳队队长。他之所以有一副好体魄,得益于运动伴随了他一生。
  常家瑞从小也喜欢各种运动,刘世龙告诉她冬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她深受感染,也决心学习冬泳,刘世龙就鼓励她说:“家瑞,冬泳能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体魄,让人更加热爱生活。”常家瑞在刘世龙的指导下,开始天天洗冷水澡。两人结婚后,运动健身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刘世龙的家在长影宿舍,离他常去冬泳的南湖只有5里地远。刘世龙常常精神抖擞地在零下2度左右的冰水中畅游。常家瑞在岸边穿着羽绒服还冻得瑟瑟发抖,生在中原的她还是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滴水成冰,她觉得简直能把人冻成冰棍。常家瑞激动得像个孩子,看着刘世龙在水中劈波斩浪,她真是无比开心: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这个样子。她完全沉浸在幸福中,并对着夜空情不自禁地高喊:“刘世龙,我爱你,今生今世!”她的声音传出很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