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方法回顾分析1例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达沙替尼"、"肺动脉高压"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dasatinib,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
结果患者男,55岁,因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达沙替尼100 mg/d"治疗,用药36个月后出现胸闷、乏力及全身水肿,纽约心功能分级Ⅳ级,超声心动图示右侧房室内径均扩大,室壁增厚,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主肺动脉及左右分支增宽,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115 mmHg(1 mmHg=0.133 kPa),伴心包积液,左侧房室内径正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胸部B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此后患者自行停药并恢复用药5次,停药后症状均好转,前3次停药后超声心动图Spap可降至37~82 mmHg,心包及胸腔积液消失,第4次停药后1年肺动脉压力维持80 mmHg,再次自行服药。因患者拒绝右心导管检查,结合病史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除外肺实质疾病、肺血栓栓塞症、结缔组织病及其他药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诊断为达沙替尼引起的部分可逆性肺动脉高压,随访至今。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14篇,报道24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17~74岁。
结论达沙替尼可导致部分可逆性肺动脉高压,反复用药后肺动脉高压可能难以逆转。用药期间应监测超声心动图,出现肺动脉高压停药后不建议再次使用达沙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