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陶冶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操的策略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任”。教师应切实发挥教学策略的教育功效,将情操培养渗透在教学手段中,助力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操培养。本文简单论述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操培养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数学 学习情操 培养策略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小学作为学科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起步阶段,学习情操培养应渗透和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中,既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暴露出了消极、落后的一面。如何“扬长避短”,培养小学生高尚的数学学习情操,成为新课改有效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学习情操培养是长期、系统的持久“工程”,需要深入、有效的锤炼和培养。下面笔者论述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操培养策略的运用。
  一、运用情感激励法,陶冶小学生乐善好学的学习情操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一切实践活动的首要“条件”和根本“基石”。人们所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都需要坚实、深厚的内在情感作为“保障”。学习活动是学习主体内在的特殊需要,更需要学习主体保持和具备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情操。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思想,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学认为,情感激励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升学习对象情感的方法,促进和提高学习对象的内在情感和思想。教师在情感激励法使用进程中,要发挥教学语言的鼓励作用,典型案例的吸引功效,以及场景氛围的渲染作用,将小学生内在能动学习潜能及向上向善的学习情操培养起来。教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小学生具有“崇师”、“亲师”的思想,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言听计从”。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运用好教学语言的引导、鼓励功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肯定评价,表扬小学生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优点”和“长处”,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升腾起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名人逸事、趣味故事的情感激励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向小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数学家刻苦学习、艰辛探究的故事,或趣味盎然、形象生动的数学小故事,以此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
  二、运用探究操作法,培养小学生克难求进的学习情操
  知难而进,克难求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程中所要保持和具备的良好学习情操。很多小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探究疑惑,呈现出畏惧、退缩的表现,知难而退,半途而废,不能保持积极的探究精神,不能主动、深入地解决数学问题。探究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小学生感受探究实践的“意义”,获取良好的学习技能,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树立克难求进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将探究操作法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多提供小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析、判断归纳的亲身活动,感知和体会数学知识内涵、数学要点深刻关联,感受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的“成果”及“意义”,逐步树立勤于探究、克难求进的学习情操。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圆柱有无数条高,而且每条高都相等”这一知识点理解有难度,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有什么关系?你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刚开始,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可是很快小组里有的同学开始行动了,有的用细线、直尺测量圆柱外面的高,有的用直尺测量圆柱形易拉罐内部的高,当老师把一块蜂窝煤悄悄地放在讲台上时,许多同学跑到讲台上测量圆柱形蜂窝煤的高。受到这些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热情高涨并且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演示测量圆柱形蜂窝煤的高,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柱高的特征。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小学生对圆柱高的特征的“困惑”,感受到了探究实践活动的功效,提高了动手技能,培养了知难而进的学习情操。
  三、运用评价教学法,培养小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情操
  务求实效,实事求是,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根本素养和基本品质。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实践进程中,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总是希望找寻到“一步登天”的“捷径”和“良方”,不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评价教学法,能够为小学生有序学习、深入学习提供“指点”,能够为小学生有效学习“敲警钟”,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情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好评价教学手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进行有效评判,既要肯定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进程“闪光点”,又要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不足处”给予中肯评判,让小学生借助于教师的科学评价,树立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学习品质。在评价教学手段运用上,教师要活化评价手段,在教师评价方式之外,让小学生自己做“评委”,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表现“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表现“客观评判”、深入思考,从而让小学生在评中思、在评中悟,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生自评或他评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评判过程的指导工作。
  总之,教书育人,是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和任务,学习情操,是学习对象各方面学习能力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学习情操培养作为长期、系统工程,落实于平常的教学活动进程中,借助教学方法、手段等教育功效,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操。
  参考文献:
  [1]王崇成.德育应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2).
  [2]何素芳.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行为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0(12).
  [3]盛小玲.浅谈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12).
  [4]黄庆山.精神的呵护——德育的智慧选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其他文献
为研究细胞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结合蛋白(CBP)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感染后的结合动态对Ⅰ型干扰素(IFN-I)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P-PRRSV
为了进一步研究3-羟亚甲基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以期发现高活性化合物,利用生物等排原理引入具有芳香性的吲哚环,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羟亚甲基吡咯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进行了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 Czern. & Coss.)和埃塞俄比亚芥(B. carinata A. Braun)与新油料植物资源诸葛菜(Orychophrogmus violaceus (L.) O. E. Schulz)之间
以碘化钠为催化剂,在氢氧化钠存在下2-氯乙氧基乙醇分别与2-巯基芳香杂环化合物反应制得相应的芳香杂环衍生物1a~1e.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其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生成了活化羟基的
期刊
1案例1.1案情某男,32岁,某日10:00许在建筑工地因故与他人发生口角并厮打,打斗中手扶搅拌机时,双手被卡住并严重挤压,后经他人帮助把机器拆卸后将其救出,14:00许入院治疗。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