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设项目内涝分析与评价

来源 :城市住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表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能力降低,产汇流时间缩短,地表径流峰值增大,内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对北京市的房屋建筑、地下电力管线、市政道路3种类型的建设项目进行内涝分析与评价,阐述内涝原因,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点,提出工程与非工程内涝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建设项目产生内涝问题,降低内涝危害及影响,促进城市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以朝阳公园广场A1/A2主楼及彭博新欧洲总部大楼2个绿色高层建筑为例,分析我国与英国在绿色建筑理念及实践方面的差异.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及绿色高层建筑优秀案例的不断涌现,未来我国绿色建筑将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实现建设数量与质量的突破与飞跃.
山西聚落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从线性遗产分布规律及遗产廊道的角度出发,山西聚落可分为3个层面,即流域线性分布、内外长城线性分布和驿道线性分布.研究运用ArcGIS技术、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剖析山西驿道周边115个传统聚落,探究山西驿道沿线聚落特征,梳理其周边聚落价值特色.
为推动乡村振兴,重庆市在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明诚书院的基础上改扩建了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其内的英雄会堂既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又是村内最大的观演空间,为学院教学、会议和文化传播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同时也为当地基层文化生活提供场地.建筑声学设计基于乡村建筑风貌,保证语言清晰度与适宜的混响时间,满足功能多样性和可变性需求.结合建筑声学设计成果,探讨乡村建筑改造为观演空间的过程.
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结合山西省高平市团池村的社会活动与村落的空间结构,以村落中的传统街巷空间为例,建立村落内街巷空间的轴线模型,导入Depthmap进行分析.通过空间句法理论中的集成度、可理解度、平均深度值进行分析,比较团池村历史与现状的集成核演变图,得出团池村整体的空间形态具有核心属性多重性、基因延续性和社会活动主导性等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可为团池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集束化医院管理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入院治疗的158例住院患者和同期在院内就职的28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组,A组14名医护人员对79例患者实行综合性集束化医院管理,B组14名医护人员对79例患者实行常规集束化医院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对于医院管理的满意度,患者所在病房的感染超标情况,统计医护人员的管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 A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医院管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
该文通过介绍某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定点医院安全保卫部门应急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主要工作内容与方法,提供一种安保工作思路,并结合国内医院安保工作发展现状及政策文件要求,尤其是公共卫生定点医院的特殊建设要求,提出医院安全保卫部门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思路,达到少走弯路快速高效建设的目的,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综合治安管理能力提升.
在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外围的传统乡村聚落因靠近城市边缘,承载着城乡二元系统的融合与冲突.实地调研山西省晋中市的传统村落小寨村,综合判定其为潜在型城边村,从其演化过程出发,揭示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与机制,总结其保护价值及发展困境,针对产业建设、人居环境、村民需求提出3条发展策略,为潜在型城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密切监测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发现医院消毒的薄弱环节,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操作的重要科室,已被证实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可将院内感染率由25.7%至12.3%.因此,该文通过对国内外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研究现状进行研究,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加强对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湖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和人们渴望亲近的公共开放空间.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不断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城市湖泊的生态价值与人本服务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湖泊型公园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视角对城市湖泊型公园设计提出四大要求:保障水安全与水质洁净、建立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注入人本服务功能,并以中德生态园河洛埠公园为例,将相应策略运用于公园设计,构建自然生态的滨湖休闲空间,打造安全、生态、活力的城市湖泊型公园,助力城市健康发展.
调研苏州地区节能住宅,结合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设计要求,分析现阶段住宅设计的节能现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苏州地区节能住宅中目前使用较普遍的被动式技术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及遮阳设计,未来应更关注太阳能利用、新风余热回收、节材及场地生态规划等被动式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