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传统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存在伪根、程序实现复杂、受线路长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提出一种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测量点的电压、电流消去不同步角度,求解出线路长度放大倍数,推导出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故障距离.该算法仅利用解析表达式即可求出故障距离,不存在伪根,无需判别故障类型,且不受线路长度变化的影响,程序简单、容易实现,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原理推导和ATP-EMTP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基本不受线路长度变化、不同步角度、过渡电阻、负荷电流等因素的影响,且测距精度高.
其他文献
为解决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送端特高压开关站的电压控制问题,我国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在特高压交流母线上配置高压并联电抗器(简称高抗)的无功补偿方案,并采取专用的特高压交流断路器以满足母线高抗的日常开合需求。开断大容量感性无功设备可能产生严重的过电压、过电流等电磁暂态问题,需要研究其对特高压高抗绝缘水平、断路器开断条件以及邻近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等主设备耐受能力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对策,解决工程设计、设备研制和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了截流、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大,弃风现象在风电并网系统中日趋普遍.针对弃风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风能损失,文章提出一种考虑最优转速与桨距角控制的风电场限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在转
为使多脉波整流器满足某些特定升压场合对输出直流电压的需求,该文对星形自耦变压器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种直流侧输出电压可变的低容量新型18脉波自耦变压整流器.基于18脉波
新能源及负荷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很多基于直流潮流的经济调度研究考虑了不确定性,而考虑不确定性的交流最优潮流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工作包括二阶
首先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接入交流弱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柔直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性能。依托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对渝鄂柔直北通道渝侧弱系统方式进行了系统计算分析,根据系统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构建“接入系统强度管理装置”用于保证渝侧在接入弱系统方式下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设备可用率和年运行可靠性、减少直流强迫停运次数,对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应用RTDS实时仿真装置建立了实时仿真系统,对接入弱系统方式下柔直控制保护策略进行了验证,该策略已经在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得到了应用,保
在线检测局部放电信号是诊断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抑制局部放电信号常见的白噪声干扰,该文提出基于截断奇异值分解的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S变换获得局部放电信号的起始点和结束点,然后将确定位置后的局部放电信号从原信号中截断取出组成新的信号,非局部放电位置的信号被视为白噪声直接置零。再对新的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并根据最优奇异值阈值和标准差变化选择合适的奇异值重构新信号抑制冗余噪声,最后获得纯净的局部放电信号。将所提方法、短时奇异值分解方法、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应用于仿真和实测信号去噪。结果
碳减排是能源革命的目标之一,大力发展风电是实现低碳的重要举措.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骤增.储液式碳捕集电厂可通过储液罐进行“削峰填谷”,同时实现火
为解决抛载法用于自并励发电机参数辨识时因励磁电压变化导致的辨识不准确问题,提出了基于抛载试验和数值差分的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抛载试验和时域辨识法相结合的
为解决西北地区大规模风电接入下系统弃风限电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的大规模风电接入多源电力系统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协调调度源侧常规火电机组、光热(
受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交直流混联结构新特征日益凸显等因素影响,大电网受扰行为愈趋复杂,保障电网安全对第三道防线失步解列控制的动作可靠性、精准性和有序性提出了更